■ 王有根 黃 峰
無紙化審圖
■ 王有根 黃 峰
在江蘇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上,江蘇省委明確提出,要堅持把“放管服”作為全面深化改革“先手棋”和轉變政府職能的“當頭炮”,系統集成推進“放管服”,在行政審批服務中,強調最關鍵的是要“讓群眾少跑腿,讓數據多跑路”。只有推進“不見面審批(服務)”改革,在充分用好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的基礎上加快“互聯網+政務”建設,才能真正提高老百姓的獲得感和滿意度。目前,全省各地都在積極探索“網上辦、集中批、聯合審、區(qū)域評、代辦制、不見面”的審批模式。
施工圖審查是工程建設基礎性工作,是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和安全控制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關乎工程質量百年大計,關乎公共利益和公眾安全,關乎千家萬戶安居樂業(yè),可謂責任重大。為了促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服務好項目,服務好發(fā)展,服務好民生,江蘇省泰州市建設工程施工圖設計審查中心砥礪前行,創(chuàng)新開展工作,自主研發(fā)成功“大數據O2O審圖云平臺”,極大地方便了建設項目施工圖報審和行政審批手續(xù)辦理。
至此,施工圖審查行業(yè)迎來了無紙化審圖的新時代。
“大數據O2O審圖云平臺”由審圖機構審查系統、建設單位項目報審系統、勘察設計單位設計文件上傳回復系統及配套網站組成。建設單位項目報審系統包含建筑、市政、專項3大分類。
建設工程圖紙審查部門較多,除建設工程施工圖設計審查外,還有規(guī)劃審圖、節(jié)能審查、消防審查、人防審查、通信入戶等專項審查,各審圖部門之間又各自為政,每個工程項目都要求建設單位將施工圖一式多份分別送審,分頭審查,無形中加重建設單位的負擔和成本,特別是不同圖審部門互為前置更會導致施工圖審查出現卡殼、遲滯問題。某專業(yè)審查不合格還要再次修改,反復報審,審查周期拖得很長,影響工程建設推進速度。
運用“大數據O2O審圖云平臺”實施多圖聯審,將施工圖審查平臺前延后伸,為住建、規(guī)劃、節(jié)能、消防、氣象、民防、通信等部門提供并聯審圖平臺,各部門審圖信息資源共享,方便了聯審部門的網上交流,提高了對審圖問題的研判能力。通過一張網,一個平臺,免去了建設方紙質報審、多頭報審的前期報審環(huán)節(jié),壓縮了建設單位報審周期,為設計方修改施工圖節(jié)省了時間,有效縮短了圖紙審查時間,大幅度提高了建設工程審批效率,實現了工程建設審批流程再造。
紙質藍圖審查是傳統的施工圖審查方式,近年來,我國各地也在積極探索數字化審圖方式,有的是將矢量圖轉換成PDF電子圖;有的將藍圖掃描上網,保證與報送圖紙的一致性。這些方式不能做到完全無損轉換,而且費時耗力,且PDF文件大,不能自由縮放,不能隨意拖放,也不能精準測距和面積計算,無法滿足勘察設計審查人員的工作需求,而且還存在陰陽圖紙的隱患。
“大數據O2O審圖云平臺”要求所有建設單位工程設計施工圖全部網上報審,設計單位CAD矢量圖直接上傳,網上簽章認證;審圖機構在線無損審查,電子蓋章。專家在審圖時通過任意拖取、自由縮放、精準測距、周長面積計算、屬性分析、實時批注,建設、設計、審查三方全部網上交流互動,避免了陰陽圖紙的產生。
工程建設程序復雜、環(huán)節(jié)較多,施工圖設計審查前置政策性材料除施工圖設計技術資料外,還包括立項、土地、規(guī)劃、設計備案等許可資料,建設單位為準備這些資料需涉及的部門多,辦理周期也長,需要來回往返多次跑,即便如此也很難一次辦齊。設計圖紙還需要打印、曬圖、折疊、包裝、運輸,工作量也很大,材料如有缺項還得反復報送,審查圖紙不合格的,還需要修改后重新打印、曬圖、折疊、包裝、報送。
“大數據O2O審圖云平臺”要求網上直接報審,建筑CAD圖紙在線傳輸,免去以上輔助工作。建設單位線下準備資料,可以24小時在線報審,一次也不要跑,設計單位直接上傳建筑CAD矢量圖紙,審圖職能部門并聯審查,審查意見互聯共享,審圖專家擺脫了堆積如山的圖紙,只需使用“一臺電腦,一根網線,一個平臺”便可隨時隨地在網上審圖,既保證了圖紙審查的質量,又提高了審查流程效率。
建設工程是百年大計,設計質量是基礎和關鍵。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充分利用“大數據O2O審圖云平臺”的數字化審圖成果,搭建工程建設上下游管理平臺,實現“互聯網+”動態(tài)監(jiān)管,對發(fā)現的勘察設計質量問題,及時告知建設單位組織整改,同時對整改、施工過程可進行跟蹤監(jiān)督。建設工程管理、質量監(jiān)督、城建監(jiān)察、檔案管理可利用這個平臺實行建設工程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監(jiān)管,實現設計藍圖與施工現場的無差錯核查,杜絕陰陽圖紙,保證工程建設質量和安全。
該平臺基于FAMP環(huán)境開發(fā)調試,利用XML amp; XSLTamp; SMARTY amp; PHP amp; MySQL amp; CSS amp; MMCACHE及反向代理等技術,實現了平臺界面與數據的分離,編譯、靜態(tài)緩存技術,提高了訪問速度,合理利用了網絡帶寬資源。
所有審圖程序全部網上進行,審圖過程節(jié)點化,用紅、藍、綠三種狀態(tài)欄表示審查進度和實施狀態(tài),可實時查看辦理流程,“紅色”表示不通過,即設計不過關,需要糾正或修改;“藍色”表示正在辦理;“綠色”表示完成,審查進程、時間節(jié)點在網上一目了然。建設單位可網上查詢項目審圖進度,下載審查意見;設計單位無需打印、曬圖、報送,直接在網上與審圖專家在線交流,回復審查意見和修改圖紙;審圖專家隨時隨地在網上審圖,實時批注,避免了審圖人員與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的直接接觸。對技術特別復雜的工程,也可以請外地知名專家異地“坐診”,為服務對象提供100%的優(yōu)質高效服務。
“大數據O2O審圖云平臺”讓施工圖審查程序更加規(guī)范有序,審查過程公開透明,審查信息并聯共享,杜絕了“人情審圖”“面子審圖”的情況,用“無情電腦”代替“有情人腦”,讓服務在陽光下運行,讓權利為民所用,有效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利于做好廉政建設風險防控。
需求設計包括模塊設計、架構設計兩部分。
“大數據O2O審圖云平臺”由審圖機構審查管理系統、建設單位項目報審系統、設計單位上傳回復系統組成,涉及的模塊有基礎數據設置、專家管理、勘察設計單位管理、系統安全、審圖管理、統計上報、痕跡保留、在線交流等。
(1)建設單位項目報審系統
實現建筑、市政、專項3類工程在線報審。
(2)設計單位上傳回復系統
實現在線申請CA及電子簽章、在線報送圖紙電子簽章、在線下載審查意見及回復、在線打包下載CA簽章圖紙出圖等功能。
(3)審圖機構審查管理系統
實現在線受理報審項目、在線分配部門專家任務、專家在線審查及電子標注、繳費單自動生成、工作量自動計算、各類數據統計等功能。
系統設計包括數據庫設計、架構設計。
(1)數據庫設計(主體結構)
(2)架構設計
采用B/S結構MVC三層框架設計;
操作系統采用FreeBSD amp; Linux amp; WinSer;
采用AMP架構設計;
編碼規(guī)范采用UTF-8;
存儲引擎采用MyISAM;
編譯、加速引擎采用ZEND和MMCache。
報審時,為解決CAD圖紙缺少字體導致亂碼及篡改情況發(fā)生,通過加載在線字體共享給各聯合圖審部門審查。
報審時,為解決CAD圖紙缺少參照文件導致顯示不全的情況發(fā)生,通過加載在線參照文件共享給各聯合圖審部門審查。
利用雙屏擴展器,自動實現圖紙窗口識別、移動、放大,方便專家邊審查圖紙、邊錄入意見。
專家審查時,接入GBK電子規(guī)范、圖集供專家查閱相應強條、強標等信息。
因“互聯網+”軟件模式慮及網絡的特殊性,存在著惡意攻擊、主干網中斷、網絡設備或服務器故障等風險,一定程度上會導致數據丟失或軟件不能正常運行,如何避免這些問題發(fā)生,或這些問題發(fā)生如何處理,顯得十分重要。
(1)網絡環(huán)境的優(yōu)化
增加防火墻設備;
增加IDS/IPS設備;
增加上網行為設備;
增加VPN設備,采用HTTPS協議訪問。
(2)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
機房管理制度的制定;
人員培訓制度的制定;
人員責任的落實。
(3)軟件系統的維護
域名及DNS解析維護定期跟蹤檢查域名DNS服務器解析情況;
WEB主機維護定期分析WEB主機運行日志,跟蹤主機運行情況,發(fā)現問題立即處理;
DB主機維護定期檢查、分析、優(yōu)化、修復數據庫;
運行維護定期分析WEB主機運行日志、DB主機運行日志,跟蹤主機運行情況,及早處理發(fā)現的問題;
應急處理軟件及配套故障排除及修復。
總而言之,在互聯網環(huán)境下,施工圖紙的審查與管理系統的數據庫設計與軟件設計都是科學化管理快速發(fā)展的結果。依托于互聯網的網絡環(huán)境,使圖紙的審核人員與設計人員以及相關專家的作用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發(fā)揮,通過在線聯合審查、意見提交、意見下載、意見回復、文件批準等流程進行審核,審核完成后再通過短信通知以及數據上報、匯總查詢等有效地提高了施工圖審核的工作效率。
不僅如此,還為其他事項的審批提供了借鑒。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市建設工程施工圖設計審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