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登
摘 要:隨著"互聯(lián)網+"戰(zhàn)略方針的提出,各行各業(yè)紛紛開始加快其自身的互聯(lián)網科學技術發(fā)展速度,進而產生了非常成功的實踐案例。本文主要以網絡平臺為基礎,針對高速公路快速通行制定了一種全面的創(chuàng)新模式--"WEB+TC",并對其基本運行原理、設計實現(xiàn)過程及具體可行性展開了詳細分析,不但能最大限度節(jié)省高速公路建設投資成本,提高車道利用率,還能具備良好的應用價值,獲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關鍵詞:"互聯(lián)網+";高速公路;通行模式
根據目前我國高速現(xiàn)狀來看,其正在大力倡導ETC系統(tǒng)的應用實踐,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速公路通行能力,但對社會群眾所要求的便捷化還存在著較大差距,特別是逢年過節(jié),各大城市的高速通道堵塞現(xiàn)象是頻繁發(fā)生,這對ETC系統(tǒng)的應用推廣非常不利。因此本文提出了“WEB+TC”高速公路通行模式,對上述ETC系統(tǒng)應用存在的問題能很好的解決,從而有效提升高速公路通行水平。
一.互聯(lián)網+模式下“WEB+TC”高速公路通行模式的基本思路研究
所謂“WEB+TC”通行模式的主要構成包括公路運營主體、來往車輛、車道運行系統(tǒng)及乘務人員等,并且其主要是以微信等網絡平臺為連接服務器。在此以廣東省某高速路段為例,對其高速進行微信公眾號的注冊,然后順利開通公眾“WEB+TC”注冊入口,進而對來往車輛實行通行費用的收取。同時公眾也可以通過對該高速路段公眾號的關注來展開登記審核工作,主要審核內容包括車輛車牌、行駛證號、車主姓名、身份證號及相關綁定手機號等,并且來往車輛在統(tǒng)一進入到收費站口時,可利用線圈感應對車輛車牌進行自動系統(tǒng)識別,進而展開后臺比較。尤其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對于注冊車輛,如果系統(tǒng)提示其為不停車通行收費車輛,那么系統(tǒng)后臺就要相應的對其進入時間、計費等信息詳細記錄,在自動抬桿放行之后向車主傳遞消息。除此之外,對于沒有登記注冊的車輛來說,相關工作人員需要采取以往傳統(tǒng)的人工放行或是自助取卡放行。
二.基于“互聯(lián)網+”下“WEB+TC”高速公路通行模式的技術實現(xiàn)
(1)總體框架構建
通常情況下,高速公路通行模式的總體框架主要包括車道收費子系統(tǒng)、收費中心子系統(tǒng)、公眾服務平臺、收費站子系統(tǒng)、收費結算中心系統(tǒng)及外部公眾平臺等六方面內容,其中車道收費子系統(tǒng)、收費中心子系統(tǒng)及收費站子系統(tǒng)等三種仍為以往傳統(tǒng)的MTC三級收費結構,功能結構并未發(fā)生改變,但卻由于車道收費子系統(tǒng)對來往車輛的管理控制方式的改變而發(fā)生了一定程度變化,進而要及時采取外部公眾平臺手段對上述三級收費結構實行有效調整和完善,從而便于為“WEB+TC”通行模式的合理應用提供良好保障。
同時上述提到的公眾服務平臺還包含以下內容:車主注冊、視頻驗證、入站支付提醒、欠費管理及應急報警等,其中車主注冊、視頻驗證主要是指將車輛的實際用戶加入到“WEB+TC”車主庫之中,便于隨時使用最新的高速公路通行監(jiān)控模式,實現(xiàn)車輛的快速通過;入站支付提醒主要就是指將車輛運行情況為手機等APP綁定,這樣一來車輛的實際運行便會通過手機短信、微信等形式傳遞到用戶手中,使其能夠充分掌握車輛的行駛狀態(tài);而欠費管理是指相關工作人員對高速車道來往的車輛通行情況進行仔細查詢,一旦其存在欠費問題,便要在規(guī)定時間內通知車主上交通行欠費,如果其不能按照規(guī)定時間繳納,便將該車輛列入到欠費黑名單行列之中,進而禁止其進入到高速公路行駛范圍內;而應急報警則是指在車輛入站之前,會有相關短信通知車主,一旦出現(xiàn)套牌車輛時車主便可通過短信內容來檢查自己車輛是否被套牌,從而及時向高速交警報警,對疑似套牌車輛展開詳細檢查。
(2)高速車道收費子系統(tǒng)流程實現(xiàn)
對于目前“WEB+TC”通行模式下收費站擁有的收費車道極其相關應用設備現(xiàn)狀來說,只需要對其展開微小的調整完善即可,換句話說,“WEB+TC”收費模式并不需要建立專門的車輛通道。由此可知,其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內容:登記注冊、駛入出登記等,其中登記注冊主要就是指車輛所有者利用微信等網絡平臺完成信息填寫、信息審核及視頻驗證等一系列登記手續(xù),一點登記注冊成功就意味著車輛相關信息已進入到“WEB+TC”模式之中,大大提高了高速公路車輛通行的便利性,具體步驟如下:①關注并打開微信公眾號;②完成車主信息資料、車輛信息及支付信息三方面內容的填寫;③等待系統(tǒng)內部的審核驗證。
駛入出登記主要包括以下運行步驟;①車輛線圈感應。即為利用車輛線圈感應來準確判斷該高速公路是否有車輛通過,如果有就要立即對其實行有效識別和拍照,但如果沒有則要再次進行感應;②車輛車牌識別。使用車輛主動識別設備來對相關車輛實行識別,一旦識別成功要立即展開車牌判斷,但如果識別失敗則要啟動自動報警裝置,轉入人工處理;③車輛車牌判斷。此過程的展開主要是依據車道收費子系統(tǒng)來展開有效的聯(lián)網判斷,如果車牌判斷符合相關標準,則要保持不停車通行,但如果不符合相關標準,則要轉向人工處理;④通行及數(shù)據記錄。通常在車輛通過之后,公眾服務平臺需要立即發(fā)出車輛進入的提醒短信,并且還要將車輛車牌、進入時間及其他信息及時更新入庫,便于為日后調查取證提供切實可行的參考數(shù)據。
三.基于“互聯(lián)網+”針對高速公路“WEB+TC”通行模式的可行性展開研究
對于“WEB+TC”通行模式的應用情況,以下從三方面角度來對其進行詳細闡述:第一,從技術水平角度來看。在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背景下,一些網絡電子技術及計算機技術等也得到了迅速發(fā)展,這對“WEB+TC”通行模式的創(chuàng)新完善無疑是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在以往傳統(tǒng)ETC的應用實踐中得到充分證明,并且作為“WEB+TC”通行模式的核心所在,互聯(lián)網+已逐漸滲透到各行各業(yè)之中,將微信等網絡平臺作為主要連接器,進而對高速公路收費系統(tǒng)實行了有效更改突破。由此可知,“WEB+TC”從技術角度來看是非??尚械?。第二,從經濟角度來看。根據現(xiàn)階段實際情況來看,“WEB+TC”的應用并不需要構建相應的專門車道,而是根據互聯(lián)網平臺進行業(yè)務的辦理,全程實行自動化收費,這樣一來不但能有效控制高速公路車道建設費用的投資,還能最大限度減少人工成本,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第三,從社會環(huán)境角度來看。在對網絡智能化產品的大力倡導之下,一些智能化手機的生產數(shù)量也在逐年遞增,而其中微信等軟件的應用普遍性也是極高,根據相關調查顯示,目前我國微信使用量已達到5.56億,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項工具。同時微信平臺所大力推廣的支付功能也是日漸成熟,支付用戶達到了4億左右,由此可以預知,未來高速公路“WEB+TC”通行模式可以說是必然趨勢,不但能充分滿足人們的交通出行需求,最大限度提高高速公路通行效率,還能徹底突破以往高速公路通行方式存在的局限,為人們帶來極大的便利性。
結束語:
總之,基于“互聯(lián)網+”背景下高速公路“WEB+TC”通行模式的實踐應用可以說是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不但能有效節(jié)省高速公路車道建設投入的資金費用,提高高速車道的實際利用率,還能真正做到順應時代的發(fā)展變化,提升高速公路車輛的整體通行水平,存在著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陳釗正,何耀忠.基于SSL VPN的江西省高速公路互聯(lián)網服務研究[J].公路交通技術,2016,32(5):120-123.
[2]虞安軍.“互聯(lián)網+”和高速公路營運企業(yè)“互聯(lián)網+”探討[J].中國交通信息化,2016(10):15-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