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萍,劉 芹
(昭通學院 外國語學院,云南省 昭通市 657000)
大學英語閱讀教學與元認知策略培訓的相關(guān)性
胡 萍,劉 芹
(昭通學院 外國語學院,云南省 昭通市 657000)
采用問卷的方式調(diào)查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元認知策略的使用狀況之后,然后又把元認知策略應用到實驗班里.結(jié)果表明:元認知策略對大學英語閱讀有較強的闡釋力;利用元認知策略教授大學英語閱讀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大學英語閱讀能力,并與學生的閱讀學習成績顯著相關(guān).
英語閱讀; 元認知策略; 大學英語成績
英語學習的基本技能有聽、說、讀、寫、譯,閱讀是其中重要的一項.通過英文報刊、書籍的閱讀,學習者不僅可以擴充詞匯量,也可以進一步拓寬視野,同時也能及時掌握國際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最新信息以提高自身文化素養(yǎng).閱讀是一個閱讀者運用了所有能調(diào)動的元認知來獲取信息的積極的過程.Barker 和Brown 提出:閱讀理解實際上包含了很多有關(guān)元認知的技能.
閱讀在實際的運用中有具體的模式.目前被運用得最多的有下面四種.第一種是“自上而下”的閱讀模式.它指的是閱讀開始之前,讀者會先從文中挑出一定的信息,然后對整個閱讀的篇章進行預測.第二種是“自下而上”的閱讀模式.它指的是文章的難易程度和讀者自身語言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閱讀的能力.第三種是“圖式理論”.它指的是對閱讀影響大的是讀者的各種圖示,如內(nèi)容圖式、形式圖式和修辭圖式.第四種是“交互模式”.它指的是讀者運用各方面的知識,把各種方法加以靈活運用的閱讀方法.
非英語專業(yè)本科的學生雖然已經(jīng)學了多年的英語,但是從整體來看閱讀速度較低,閱讀的能力和效率普遍不高.導致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有多種,如自身的語言基礎(chǔ)、文化知識、對閱讀材料的興趣等,但最重要的一點是閱讀學習中未使用到元認知策略.因此,大學本科英語教學的重點之一仍然是要努力提高學生們的英語閱讀能力.在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的大學英語教學的課堂中,教師仍然占據(jù)課堂的主體地位,所以要改變這種局面,就應該打破這種格局,要強調(diào)學生的積極參與,并且建立以學生為主導的局面.元認知的教學模式應運而生,此種教學模式已成為了當代教學的趨勢.它著重強調(diào)學生個人的自我認識和調(diào)控,最終達到自動化的學習,所以它對大學英語閱讀教學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元認知策略是美國Flavell在70年代提出的.它是一種較高層次的語言學習技能.它指的是學習者對自身的心理狀態(tài)、能力、任務目標和認知策略等方面的認識及對自身的各種活動加以計劃、監(jiān)控、評價和調(diào)節(jié).并且,O’Malley amp; Chamot認為元認知策略應該包括:預先組合、集中注意、選擇策略、自我管理、功能計劃、自我監(jiān)控及自我評價等.
自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學習策略已經(jīng)成為全球研究的重點,在中國也是如此.一些比較有名的中國學者(如文秋芳、張欽、楊小虎、紀康麗、張文鵬)在這個領(lǐng)域作了大量的調(diào)查研究,都得出了相似的結(jié)論,即閱讀水平很高的閱讀者都能夠很好地自覺地使用元認知策略來指導自己的閱讀過程.但是不足的是,以上的研究對象都是比較發(fā)達的沿海地區(qū)的學生,而對像本校所處的西部地區(qū)的院校的研究較為缺乏.因此,針對這一問題,本課題把本校四個本科班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大學英語閱讀理解和元認知策略培訓的研究.
本課題的研究工具包括:1)兩套難度相當?shù)摹伴喿x試題”,均選自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滿分都為100 分;分別把它們作為本項研究的前測試卷和后測試卷.2)《大學生英語元認知策略學習狀況調(diào)查問卷》,本問卷總共有10個問題.每個問題對應5個選項: “完全不對,不對,基本對,對,完全對”.選擇“完全不對”得1分;選擇“不對”得2分;選擇“基本對”得3分;選擇“對”得4分;選擇“完全對”得5分.分數(shù)統(tǒng)計完畢后,每小題的平均分值在2.50分以下,可以判定為被調(diào)查者對這個問題的總體態(tài)度是“不支持”;同理,2.50分至3.49分之間為“中等支持”;3.50分至5.00分之間為“非常支持”.
此研究把四個2015級非英語專業(yè)的本科班,總共200人,作為實驗對象.其中一班和二班作為文科班,三班和四班作為理科班,同時把一班和三班為實驗班,二班和四班為對照班.這些學生涉及本校的語文教育和數(shù)學教育專業(yè).本次發(fā)出和收回的調(diào)查問卷都為200份.
本文運用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軟件SPSS17.0(中文版)對數(shù)據(jù)進行了統(tǒng)計和分析.具體包括以下三個步驟:1)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2)單因素方差分析.3)皮爾遜相關(guān)檢驗.同時教師在實驗班中使用元認知策略來訓練學生們的大學英語閱讀.
表1 班級人數(shù)表
從上表中可以得知:實驗一班和二班的總?cè)藬?shù)為104人,而對照一班和二班的總?cè)藬?shù)為96人;四個班總共有200人參加此實驗.
表 2 前測總體情況表
表2顯示:四個班級的前測成績中,最低分為33分,最高分為77,都為1人,各占總?cè)藬?shù)的0.5%;得分率最集中的是有17個人都得了40分,占了總?cè)藬?shù)的9.0%.由此可知:元認知策略培訓之前的學生們的大學英語閱讀成績普遍偏低.
表 3 后測總體情況表
表3顯示:四個班級的后測成績中,最高分為98,最低分為38分,都為1人,各占總?cè)藬?shù)的0.5%;分數(shù)最集中的是在62分,有27人,占了總?cè)藬?shù)14.4%.由此可知:元認知策略培訓之后的學生們的大學英語閱讀成績普遍有所提升.
表 4 班級間前后測成績的具體比較
在表4中:實驗一班和二班的前后測成績的差異很大.實驗一班后測整體提高了31.8704分,而實驗二班則提高了23.6874分.也可以看出,對照一班和二班的前后測平均分的差距不明顯.由此也可以證明,實驗班在經(jīng)過元認知策略的訓練以后,大學英語的閱讀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通過表5所示,英語后測成績與英語元認知策略呈現(xiàn)顯著相關(guān)性.
表 5 成績與元認知策略的皮爾遜相關(guān)系數(shù)
表 6 問卷結(jié)果
從上表的統(tǒng)計結(jié)果可知:調(diào)查問卷的10個問題的平均分值都在3.50分至5.00分之間.因此可以判定被調(diào)查者對本次問卷調(diào)查的總體態(tài)度是 “非常支持”.
總而言之,接受過與未接受過元認知策略培訓的學生在大學英語閱讀能力上有顯著差異.
本課題的以上研究結(jié)論給大學英語的閱讀教學帶來以下一些啟示:
元認知策略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積極地引導學生在英語閱讀過程中計劃、監(jiān)控和評估自己的學習過程,從而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但是元認知策略的理解和具體的應用有一定的個體差異.所以,教師在日常的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不斷調(diào)整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恰當使用元認知策略,從而培養(yǎng)他們好的閱讀習慣,最終提高他們的英語閱讀能力.
因此,把元認知策略的培訓運用到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不僅能夠引導學生們的反思性學習,還能夠降低大學英語閱讀過程中單一的閱讀策略培訓帶來的枯燥感,從而提高他們大學英語閱讀學習過程中選用策略的自覺性.
[1]Baker, L & Brown,A.L.Meta-cognitive Skills and Reading in P.D.(ED)[A].Handbook of Reading Searching,Longman,New York,1984.
[2]Flavell,John H.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 [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9.
[3]O’Malley, J.M amp; Chamot.Learning Strategy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Cambrldge: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 1,(2):88-93.
[4]文秋芳.應用語言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5]楊小虎,張文鵬.元認知與中國大學生英語閱讀理解相關(guān)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文雙月刊),2002,(5):12-18.
[6]紀康麗.外語學習中元認知策略的培訓[J].外語界,2002,(4):14-19.
[7]張欽.針對閱讀活動的元認知研究[J].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8):20
Relevant Study of the Scores of College English Reading and the Training of Meta-cognition Strategies
HU Ping, LIU Q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Zhaotong University, Zhaotong 657000,China)
Firstly, the writer investigates the non-English university students’ condition of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with Questionnaires.Afterwards,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are used to teach college English reading in the experimental classes.Results indicate that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have the strong explanatory power to college English reading.Meanwhile, using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to teach college English reading contributes t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of college English reading and ha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with the scores of college English reading.
English Reading;Meta-cognitive Strategies;English Scores
H319.37
A
2095-7408(2017)05-0098-03
2017-09-30
2015年云南省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改項目“元認知策略培訓與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相關(guān)性”(云高教【2016】2號).
胡萍(1974— ),女,云南昭通人,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應用語言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