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記者 林芊芊
中國—東盟職教交流,從學做中國菜開始
□ 文/本刊記者 林芊芊
伊尹——中國商朝初年著名的丞相、政治家,也是中華廚祖;“伊尹學堂”,則是中國廣西經貿職業(yè)技術學院(以下簡稱經貿學院)以伊尹形象為文化背景,發(fā)起的一個國際交流項目。該項目依托經貿學院烹飪專業(yè)的特色和優(yōu)勢,聯(lián)手希爾頓酒店集團,共同調配優(yōu)質教學資源和先進的技術、設備支持,走進東盟國家院校教授中華美食烹飪技能和舉辦相關系列活動。“伊尹學堂”不僅將職業(yè)教育人才培養(yǎng)與中華飲食文化傳承相結合,也成為廣西職業(yè)教育交流“走出去”的一張亮麗名片。
“伊尹學堂”中泰師生合影
是什么讓中國菜檸檬鴨、菠蘿咕咾肉風靡泰國清邁大學生的社交媒體圈?又是什么令馬來西亞大學生把中國梧州的紙包雞吃出了趣味,甚至探究起其秘制的調料包?原來是因為他們加入了“伊尹學堂”。在這里,對馬、泰兩國的學員們而言,不出國門,就能嘗到地道的中國菜,還有專業(yè)老師手把手傳授烹飪技法,是前所未有的。搭配上老師從中國帶來的特產黃皮醬,他們還能在學成后隨時給家人“露一手”。
時下,中餐館在世界各地并不少見,然而外國人對中國菜的認識大多只停留在味覺上?!八麄冊谧约旱膰依铮苌儆袡C會親自動手,深入接觸到中國本土的十八般廚藝,”“伊尹學堂”項目負責人、經貿學院黨院辦國際交流科科長梁茵茵告訴本刊記者,這也是“伊尹學堂”把廚房當成課堂,受到東盟國家青年學生歡迎的原因。
據悉,“伊尹學堂”迄今已舉辦了三期培訓班,該項目團隊先后與泰國清邁遠東大學共建“中華民族美食體驗和傳承中心”;與馬來西亞成功禮待大學合作打造了“伊尹學堂”民族美食文化實踐基地;與馬來西亞精英理工藝術學院烹飪專業(yè)的師生一起開展了“伊尹學堂”中華民族美食文化傳播國際交流及美食制作技藝培訓活動。項目活動開展以來被40多家中外主流媒體報道,引起中國駐泰國大使館的關注,項目成果贏得中外職業(yè)教育領導、專家的一致好評。
2017年9月,“伊尹學堂”作為廣西職業(yè)教育開放合作的特色項目,在中國—東盟職業(yè)教育聯(lián)展暨論壇活動上展出,展會上,經貿學院烹飪專業(yè)的師生與馬來西亞成功禮待大學禮待專業(yè)學生共同制作的翻糖創(chuàng)意甜點桌——《百花齊放香滿園》亮相,寓意中國和東盟各國的友誼像盛開的國花,齊齊綻放,花香滿園;兩國學生們現(xiàn)場用植物染料和蛋清畫制的青花瓷曲奇餅更是獲得各國參會嘉賓的青睞。通過中國—東盟職業(yè)教育聯(lián)展暨論壇這一平臺,經貿學院在活動當天就收到了10多所東盟國家院校對“伊尹學堂”項目的合作意向。
“用美食進行文化傳播,是最直觀、最接地氣的方式?!绷阂鹨鹫f,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目前中華文化“走出去”多是以琴棋書畫、歌舞等高雅藝術為載體,也吸引了不少外國人的興趣和欣賞,但由于文化差異的存在,外國人若想更深入地掌握這些中華文化技藝,難度不小。而一道中國菜,外國人嘗過后卻能夠很快學會它的做法,并且在制作過程中觸類旁通地了解到更多中國民俗和中國人的生活哲學,由此,傳受雙方都能在這樣的文化交流中提升參與度和獲得感,增強文化自信。
經貿學院旅游與外語系副主任段永康認為,東盟國家的文化習俗反映在飲食上,與中國有很多相似之處。“第二期‘伊尹學堂’到馬來西亞開班,我們發(fā)現(xiàn)做中國菜需要準備的很多調料,在當?shù)囟寄苤苯淤徺I到?!倍斡揽嫡f,馬來西亞精英理工藝術學院本就開設有烹飪專業(yè),“伊尹學堂”在該校開班,中華廚藝的傳授上升為中國菜廚師與東南亞菜廚師的專業(yè)競技交流,在“和而不同”的廚藝展示中,兩國學生很快就體悟到了中餐在東盟國家的溯源與演變?!斑@樣一來,中馬兩國文化交流的阻力頓時就減小了很多,而且從飲食可以拋磚引玉地發(fā)散到很多方面?!?/p>
根據前兩期的教學成果,目前“伊尹學堂”已著手引入“泰餐”和“馬來餐”的文化和技術,把傳承和學習有機結合,增益中餐“走出去”的內涵?!拔覀冇媱澛?lián)合更多的學校和同行,大家抱團出去教學?!绷阂鹨鹫f,如此一來,能夠集眾家之所長,把“伊尹學堂”的教學內容豐富起來。
以飲食為媒,“聯(lián)姻”的卻不僅僅只有“吃”?!氨热缥覀?017年11月底在泰國開班的第三期‘伊尹學堂’課程,就在嘗試著把中華的養(yǎng)生膳食、五谷雜糧與中國的太極精神相融合,進行傳播。”梁茵茵向本刊記者介紹道,太極講究陰陽調和的宗法,與五谷養(yǎng)生對節(jié)氣時令、食材的選擇,二者是相通的。通過課程教學,泰國學生不僅可以學到中華養(yǎng)生宴的制作技巧,還能學到太極的理念和招式。
“伊尹學堂”Nontapat Pattaradechasakul曾小龍同學在社交媒體評論中國菜
如今,廣西職業(yè)教育在國際交流與合作上,通過完善機制、搭建平臺、打造品牌,已經形成了從中等職業(yè)教育到高等職業(yè)教育、本科職業(yè)教育的全程交流,政府之間、政校之間、校校之間、校企行之間的交流深度和廣度進一步拓展。職業(yè)院校國際化發(fā)展特色紛呈,服務國家周邊外交,助推“一帶一路”建設。廣西職業(yè)教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超過300所院校建立了合作關系,國際交流學生人數(shù)逐年增加。
然而經貿學院屬普通高等職業(yè)院校,與之共辦“伊尹學堂”的泰國、馬來西亞3所大學均為本科院校,由于學制差異,雙方學生目前尚無法以“交換生”的身份在校校之間開展長期學習,以及考核換算對等的學分。如何把已經形成的交流效果鞏固下去,對有意向系統(tǒng)學習中華廚藝的外國學生進行深入培養(yǎng)?經貿學院副院長林震告訴本刊記者,學院目前正在探索運用互聯(lián)網技術,與海外合作院校共建“ENJOY THE BELT AND ROAD”(樂享“一帶一路”)文化在線教室,擬以更為專業(yè)系統(tǒng)的、遠程授課的方式幫助外國學生完成中華廚藝等相關課程的學習。
“‘伊尹學堂’項目平臺,未來對中國—東盟各國旅游經濟發(fā)展產生的示范性作用不容忽視。”林震認為,廣西與東盟國家的產業(yè)形態(tài)大致相同,都是以旅游為支柱性產業(yè)。隨著中國—東盟自貿區(qū)建設快速推進,中國與東盟已發(fā)展互為最大海外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因此,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旅游技能型人才成為廣西與東盟國家旅游產業(yè)能否快速發(fā)展的關鍵因素?!盀榱烁玫嘏囵B(yǎng)這樣的人才,依托‘伊尹學堂’項目,針對旅游與餐飲專業(yè)群所設置的專業(yè)成為了我們的試驗田。”林震說,目前學院與希爾頓酒店等國際知名企業(yè)一道,會同多學科專業(yè)師資,共同制定相關專業(yè)的課程標準、實訓標準,以及評價標準等。
·聯(lián)系編輯:2533430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