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允,楊林琳,陳春麗,李曉玲
(鄭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河南 鄭州,450000)
鼻內鏡輔助鼻前庭切口矯正創(chuàng)傷性歪鼻畸形的實際價值評價
王江允,楊林琳,陳春麗,李曉玲
(鄭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河南 鄭州,450000)
目的 研究創(chuàng)傷性歪鼻畸形疾病患者采用鼻內鏡輔助鼻前庭切口技術實施矯正治療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創(chuàng)傷性歪鼻畸形疾病患者88例,采用數(shù)學隨機列表法,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平均每組44例。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開放手術矯正治療;治療組實施鼻內鏡輔助鼻前庭切口技術實施矯正治療。比較兩組患者創(chuàng)傷性歪鼻畸形手術矯正效果、手術操作時間、鼻部外觀恢復正常時間、術后住院治療總時間、圍手術期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結果 治療組患者創(chuàng)傷性歪鼻畸形手術矯正總有效率達到90.9%,優(yōu)于對照組的70.5%,組間差異顯著(P<0.05);手術操作時間、鼻部外觀恢復正常時間、術后住院治療總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圍手術期僅出現(xiàn)2例不良反應,少于對照組的8例,組間差異顯著(P<0.05)。結論 創(chuàng)傷性歪鼻畸形疾病患者采用鼻內鏡輔助鼻前庭切口技術實施矯正治療,可以縮短操作時間和術后恢復時間,減少圍手術期不良反應,提高治療效果和患者滿意度。
創(chuàng)傷性歪鼻畸形;鼻內鏡;鼻前庭切口;矯正
目前臨床上對創(chuàng)傷性歪鼻畸形進行治療的時候,要求美觀性與功能性兼顧,只有這樣才能夠使患者的生活質量與面部形態(tài)得到根本性的改善[1]。本文主要研究創(chuàng)傷性歪鼻畸形疾病患者采用鼻內鏡輔助鼻前庭切口技術實施矯正治療的臨床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創(chuàng)傷性歪鼻畸形疾病患者88例,采用數(shù)學隨機列表法,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平均每組44例。對照組年齡23-65歲,平均(45.9±6.4)歲;男性28例,女性16例;C型歪鼻12例,直線型歪鼻23例,S型歪鼻9例;創(chuàng)傷性歪鼻畸形病史1-12年,平均(5.3±1.5)年;治療組年齡20-62歲,平均(45.3±6.8)歲;男性29例,女性15例;C型歪鼻15例,直線型歪鼻24例,S型歪鼻5例;創(chuàng)傷性歪鼻畸形病史1-14年,平均(5.0±1.3)年。兩組患者一般指標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開放手術矯正治療,采用傳統(tǒng)鼻中隔黏膜下切除術方式進行治療,在鼻前庭位置做常規(guī)手術操作切口,按照傳統(tǒng)鼻中隔黏膜下切除術的常規(guī)操作方法進行具體的操作。治療組實施鼻內鏡輔助鼻前庭切口技術實施矯正治療,具體如下:在鼻前庭和鼻中隔交界的位置作一個上下端位置分別為鼻中隔前端頂部、鼻底部的L形手術操作切口;鼻內鏡下,對鼻中隔軟骨實施處理,使其與篩骨垂直板、上頜骨、犁骨、骨膜、軟骨膜之間能夠完全分離。對已經發(fā)生偏曲的骨質進行清除,嚴格依據(jù)偏曲病變存在的實際部位及嚴重程度,同時使其保持居中狀態(tài),這一過程通過手法復位方式來實現(xiàn)。在偏曲軟骨面位置做縱行切口,將軟骨面的局部所存在的壓力徹底解除。將鼻中隔和鼻骨之間的連接比為完全剪斷,使對瘢痕進行牽拉過程中所產生的張力減小甚至消失,同時對中隔進行復位處理。S型彎曲和C型彎曲患者,需要對骨錐和軟骨錐進行完全松解,在鼻內鏡下向鼻根對鼻骨骨膜實施分離處理,方向為沿鼻背方向,對骨錐和軟骨錐之間的連接進行松解,同時使鼻錐能夠得到充分的暴露。對鼻骨凸起的位置進行修復,如果局部有凹陷,則可實施軟骨或骨片充填;如有上頜骨鼻突畸形,則通過對骨錐和軟骨錐的相對位置進行調整使鼻背兩側處于對稱的狀態(tài),將隆起的鼻背軟骨完全削平。然后將紗布條填塞在患者的鼻腔內部,同時在加壓狀態(tài)下對鼻骨進行固定[2,3]。
創(chuàng)傷性歪鼻畸形手術矯正效果、手術操作時間、鼻部外觀恢復正常時間、術后住院治療總時間、圍手術期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
優(yōu):術后鼻梁的外觀能夠達到平直狀態(tài),鼻背與鼻翼之間完全對稱,鼻腔的通氣狀態(tài)正常沒有任何障礙,呼吸的過程中不會產生不適感;良:術后鼻梁的外觀基本處于平直狀態(tài),鼻背與鼻翼之間基本對稱,鼻腔通氣狀態(tài)與術前比較有極大改善;可:術后鼻梁的外觀和鼻背與鼻翼對稱性及鼻腔的通氣狀態(tài)均略有改善;差:術后鼻梁外觀仍然處于歪斜狀態(tài),鼻背與鼻翼完全不對稱,鼻腔不能夠正常的通氣[4]。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研究所得數(shù)據(jù),用(x ± s)表示計量資料,并實施t檢驗,計數(shù)資料進行χ2檢驗,P<0.05時,差異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組患者創(chuàng)傷性歪鼻畸形手術矯正總有效率達到90.9%,優(yōu)于對照組的70.5%,組間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創(chuàng)傷性歪鼻畸形手術矯正效果比較[n(%)]
治療組患者手術操作時間、鼻部外觀恢復正常時間、術后住院治療總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2。
組別 例數(shù)(n)操作時間(min)鼻外觀復常(d)住院時間(d)
表2 兩組患者手術操作時間、鼻部外觀恢復正常時間、術后住院治療總時間比較
治療組患者圍手術期僅出現(xiàn)2例感染不良反應,少于對照組的8例,組間差異顯著(P<0.05)。所有出現(xiàn)感染不良反應的患者,術后通過系統(tǒng)的抗感染治療,全部順利康復出院。
患者男,30歲,以“鼻外傷后歪鼻畸形3年”為主訴入院。查體:鼻梁向右側呈“C”型彎曲(圖1),雙側鼻前庭皮膚無充血、糜爛,雙側下鼻甲不大,鼻中隔軟骨部與上頜骨鼻嵴交界處左偏,并有一嵴突形成,高位亦左偏(圖2),雙側中鼻道未見異常分泌物。完善術前各項常規(guī)檢查,無手術禁忌。在全麻下行“鼻內鏡輔助鼻前庭切口矯正創(chuàng)傷性歪鼻畸形+鼻中隔偏區(qū)矯正術”。鼻內窺鏡直視下在鼻前庭和鼻中隔交界的位置作一個上下端位置分別為鼻中隔前端頂部、鼻底部的L形手術操作切口,切開黏軟骨膜,并于其下剝離,顯露偏曲的鼻中隔軟骨、上頜骨鼻嵴及篩骨垂直板(圖3、4),去除偏曲的鼻中隔軟骨、上頜骨鼻嵴及嵴突,徹底松解去除鼻中隔的張力,使鼻中隔居中(圖5)。鼻內鏡下向鼻根方向于鼻骨骨膜下進行分離,對骨錐和軟骨錐之間的連接進行松解,并對骨錐進行截骨術,使其重新復位,居中(圖6)。
圖1
圖2
圖3
圖4
圖5
圖6 術后2月
歪鼻畸形屬于近年來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五官科疾病,多數(shù)情況下都是由于受到創(chuàng)傷之后沒有能夠得到及時、合理的治療,導致出現(xiàn)愈合畸形[5]。創(chuàng)傷性歪鼻畸形在臨床上可以分為C型、直線型、S型等三種形式,病情的出現(xiàn)不僅僅會對廣大患者面部美觀產生一定的影響,還會使呼吸功能出現(xiàn)一定的障礙,從而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社會交際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影響[6]。因此,近年來臨床在對創(chuàng)傷性歪鼻畸形進行治療的過程中,一方面需要努力使患者對美觀性的要求得到充分的滿足;另一方面還應該對鼻部治療后的功能性保持問題給予充分的重視,使面部形態(tài)及生活質量得到雙重改善,已經成為臨床對該疾病進行治療的基本原則。
創(chuàng)傷性歪鼻畸形疾病患者采用鼻內鏡輔助鼻前庭切口技術實施矯正治療的過程,對畸形的嚴重程度進行準確的判斷,并對手術方案進行科學的設計,是確保歪鼻畸形能夠得到有效和充分矯正的一個關鍵性問題[7]。近年來的臨床實踐和研究結果顯示,鼻內鏡輔助鼻前庭切口技術治療創(chuàng)傷性歪鼻畸形疾病的關鍵之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 對畸形的具體情況進行準確的判斷;② 對發(fā)生偏曲病變的部分實施完全的松解處理;③ 盡可能的保留L形支架結構;④ 重塑外形之后,實施穩(wěn)固的固定處理[8-10]。近年來相關領域所進行的研究結果已經證實,鼻內鏡輔助鼻前庭切口矯正治療的臨床治療效果較為理想,對于不同類型的鼻部畸形患者實施治療,均能夠使外觀得到顯著性的改善,使鼻部的通氣狀態(tài)保持良好。由此可見,采用該項手術方式治療創(chuàng)傷性歪鼻畸形,具有較高的科學性、可行性、有效性。與臨床以往應用的傳統(tǒng)手術方法比較更具優(yōu)勢,主要具有切口位置相對隱蔽、術后恢復速度較快、手術操作視野清晰、術后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少等四大基本優(yōu)點。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采用鼻內鏡輔助鼻前庭切口技術實施矯正治療的治療組患者的創(chuàng)傷性歪鼻畸形矯治總及格率達到90.9%,明顯高于接受常規(guī)手術治療的對照組患者的70.5%,且治療組患者在術后僅出現(xiàn)2例感染不良反應,少于對照組的8例,上述研究數(shù)據(jù)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通過上述研究結果,可以進一步說明對創(chuàng)傷性歪鼻畸形患者采用鼻內鏡輔助鼻前庭切口技術實施矯正治療,能夠在最大程度上保證患者安全,并使治療效果提升,在今后的臨床工作中,可以進一步推廣該術式。
創(chuàng)傷性歪鼻畸形疾病患者采用鼻內鏡輔助鼻前庭切口技術實施矯正治療,可以縮短操作時間和術后恢復時間,減少圍手術期不良反應,提高治療效果和患者滿意度。
[1] 李新春,陳曉莉,王麗娟,等.隆鼻人路單側鼻翼側緣切口歪鼻矯正術[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2,21(12):204.
[2] 崔矯,韓治國.鼻內窺鏡下鼻中隔偏曲矯正術同期歪鼻整形的治療效果分析[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2,21(14):14-15.
[3] 亞力坤·亞生,阿依恒·曲庫爾汗,尼力帕爾·阿力木等.鼻內鏡輔助鼻前庭切口矯正創(chuàng)傷性歪鼻畸形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華創(chuàng)傷雜志,2011,27(4):356-358.
[4] 陳祖鴻.傳統(tǒng)刮除術、間接喉鏡下刮除術和鼻內鏡下吸切術治療腺樣體肥大的比較[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5,23(2):106-106.
[5] 張楠楠,張慶豐,劉得龍. 低溫等離子射頻在鼻部疾病治療中的應用進展[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4,28(1):64.
[6] 朱俊所,馬明. 鼻內鏡鼻竇手術后鼻腔沖洗聯(lián)合丙酸氟替卡松噴霧劑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療效觀察[J].安徽醫(yī)藥,2015,19(9):1813-1815.
[7] 楊弋,趙紅義,黃魏寧,等.功能性鼻整形手術治療外傷后早期歪鼻畸形的初步臨床研究[J].中國醫(yī)刊,2012,47(1):32-34.
[8] 胡建道,曹澄,江濤,等.改良面中揭翻結合鼻內鏡技術行鼻腔鼻竇腫瘤手術的臨床探討[J].浙江創(chuàng)傷外科,2013,18(2):170-171.
[9] 呂建剛,呂夢葛.鼻內窺鏡下鼻中隔偏曲矯正術同期歪鼻整形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療美容,2015,5(6):23-25.
[10] 傅鈺,金洪娟,劉麗欣,等.利用完整硅膠塊雕刻鼻假體治療陳舊性外傷性重度鞍鼻與輕度歪鼻畸形[J]. 廣東醫(yī)學,2012,33(6):813-815.
Evaluation of nasal endoscope assisted nasal vestibule incision for correction of traumatic deviated nose
WANG Jiang-yun, YANG Lin-lin, CHEN Chun-li, LI Xiao-ling
(ENT & HN Surgery Department,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Zhengzhou,Henan Province 450000,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value of nasal endoscope assisted nasal vestibule incision for correction of traumatic nasal deformity. Methods 8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deviated nose diseas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5 to March -2017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with an average of 4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open surgery,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nasal endoscope assisted nasal vestibule incision technique. The surgical correction e ff ect, operation time, nasal appearance recovery time, postoperative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adverse reactions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treatment group of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deviated nose deformity correction surgery, total e ff ective rate was 90.9%, better than 70.5%in the control group, signi fi cant di ff erence between groups (P<0.05); operation time, nasal appearance recovery time, postoperative hospitalization time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 ff erence was signi fi cant (P<0.05); perioperative only 2 cases of adverse reactions, less than 8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signi fi cant di ff erence between groups (P<0.05).Conclusion: traumatic deviated nose deformity patients with nasal endoscopic nasal vestibule incision technique implementation of orthodontic treatment, can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 and recovery time after surgery, reduce perioperative adverse reactions, improve treatment e ff ect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traumatic deviated nasal deformity; nasal endoscope; nasal vestibule incision; correction
10.19593/j.issn.2095-0721.2017.11.002
王江允(1981-),男,漢族,河南安陽人,本科,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耳鼻整形與再造臨床工作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