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成
【關鍵詞】 班級作文報;小學生;作文水平
【中圖分類號】 G62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20—0045—01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作文是學生認識水平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體現(xiàn)。作文要做到觀察、思維、表達密切結合,逐步達到內(nèi)容具體、情感真實,有中心、有條理、有重點。因此,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全面的作文能力,不僅要重視學生認識水平的提高,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下面,筆者結合《班級作文報》的創(chuàng)編,談談提升農(nóng)村小學生作文水平的具體做法。
一、限制農(nóng)村小學生作文水平提高的原因
在西部農(nóng)村地區(qū),學生由于受生活環(huán)境、家庭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再加上他們對身邊的人、事物沒有留心觀察和思考的習慣,導致每次寫作時,都慨嘆“作文難,文難作,難作文”而對作文失去興趣。筆者所在學校近期對學生的作文情況作了深入調查、了解。其結果令人擔憂:很多學生在平時寫作練習中,采用的寫作方式是:抄(抄襲習作選上的作文)、編(胡編亂造一些不切實際的事情)、臨(即像臨帖練字般地仿寫作文,事件一樣,只變換了人物)。而在考試時,他們的方法就更為簡單了,那就是“默”——將平時背好的優(yōu)秀作文有選擇地默寫在試卷上,以換取高分。造成這些寫作現(xiàn)狀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個:1、學生視野狹窄,見聞不廣。雖然他們有較自由的業(yè)余支配時間,但活動往往存在著盲目性、單調性、膚淺性,缺乏有意識的指導,所以寫出的文章語言貧乏,選材不當,描寫不具體。2、閱讀面狹窄,積累不足。由于學生未能大量閱讀課外書籍,閱讀面窄,積累不足,導致寫作時“無話可寫”或“有話說不出”。3、教師急功近利。由于“應試”的壓力以及教學的相對封閉,作文教學甚至押題、猜題、套題,讓學生讀背范文,忽視了系統(tǒng)、規(guī)律的作文教學,于是,出現(xiàn)了“應試作文教學”的局面,忽略了對學生應有的作文能力的培養(yǎng),抑制了學生個性,影響了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這樣的現(xiàn)狀不能不引起教師的深思。
二、以《班級作文報》提升學生寫作水平的方法
《班級作文報》是以班級為單元,本班學生全員參與下創(chuàng)辦的一份班級作文小報。是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提高寫作技能,拓寬寫作領域,展示寫作水平,提高文學鑒賞能力的有利陣地。通過選稿、排版、美術編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在豐富、完善作文報的過程中,實現(xiàn)學生的自我成長。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提高寫作技能,拓寬寫作領域,提升寫作水平的方法和途徑。
1. 學生的寫作能力訓練
(1)鼓勵學生多讀書、多背誦,多積累。向學生推薦優(yōu)秀讀物,讓學生多讀經(jīng)典的書,并摘錄不同的角度和種類的優(yōu)美篇章和經(jīng)典句段,鼓勵學生背誦。(2)教給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學生只有掌握了正確的觀察方法,才能在實踐中有目的、有重點、有條理地觀察,從而提高觀察效率和洞察能力,進而提高其習作的條理性。(3)教會學生修改文章。教師要讓學生每寫完一篇文章,都要出聲朗讀幾遍,自己感覺不舒服的地方好好修改一下,還可以和同學互相修改。(4)鼓勵學生多練筆。寫作沒有什么捷徑可走,也沒有什么竅門,必須多寫才能掌握其中的奧妙。練習可挖掘課文中提供的習作訓練的素材,指導學生進行擴寫、縮寫、仿寫、續(xù)寫,也結合日常生活中的重大事情,及時記錄,寫日記。
2. 開展創(chuàng)造性活動,改善作文課堂教學
大膽改變那些傳統(tǒng)的古板的教學方式,讓教學適合學生的口味。讓學生參與到《班級作文報》的編排過程中來,體驗當教師、當編輯的感覺,激發(fā)學生對作文的興趣,才會更好地挖掘學生的寫作潛能?!栋嗉壸魑膱蟆?,一是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和興趣;二是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在不斷的閱讀過程中,反復修改自己的習作;三是讓學生學會了電腦打字、排版、編輯等技能;四是學生可以收獲閱讀和習作互相促進的果實;五是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潤物無聲,育才育德;六是可以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讓學生體驗到寫作成功的快樂,激發(fā)學生再次寫作的欲望,從而促使學生在寫作中彰顯個性,暢所欲言,以我手寫我心,提高作文水平。
總之,在作文教學中以《班級作文報》為平臺,能讓更多的學生得到展示作品的機會,必然會激發(fā)他們的寫作興趣,提高作文教學的實效。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以<班級作文報>為平臺,提升農(nóng)村小學生作文水平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GS[2016]GHB1364)
編輯:張慧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