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以秀
(射陽縣人民醫(yī)院,江蘇 鹽城 224300)
對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患者進行人性化護理的效果評析
張以秀
(射陽縣人民醫(yī)院,江蘇 鹽城 224300)
目的:探討對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患者進行人性化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采用隨機數表法將在射陽縣人民醫(yī)院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70例患者分為Ⅰ組和Ⅱ組。為Ⅰ組35例患者采用人性化護理模式進行護理,為Ⅱ組35例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對比護理前后兩組患者HADS量表的評分和SF-36量表的評分。結果:護理前,兩組患者HADS量表的評分和SF-36量表的評分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出院時,兩組患者HADS量表的評分均較護理前明顯降低,其SF-36量表的評分均較護理前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Ⅱ組患者相比,Ⅰ組患者出院時其HADS量表的評分更低,其SF-36量表的評分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患者進行人性化護理的臨床效果確切,可有效地緩解其不良情緒,提高其生活質量。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人性化護理;HADS量表;SF-36量表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具有創(chuàng)傷小、術后患者恢復快、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點。近年來,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疾病的方法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1]。相關的臨床研究指出,對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患者進行人性化護理的臨床效果良好。為了進一步探討對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患者進行人性化護理的臨床效果,筆者對在射陽縣人民醫(yī)院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70例患者進行了分組對比研究。
經臨床診斷被確診患有慢性膽囊炎、膽結石等膽囊疾病。2)具有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適應證。3)自愿參與本研究。
1)合并有肝、腎功能不全。2)合并有惡性腫瘤。
選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間在射陽縣人民醫(yī)院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7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將這70例患者分為Ⅰ組和Ⅱ組。Ⅰ組35例患者中有男20例,女15例;其年齡為48~61歲,平均年齡(53.9±6.2)歲。Ⅱ組35例患者中有男19例,女16例;其年齡為47~60歲,平均年齡(53.5±5.8)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在圍手術期內,為Ⅱ組35例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包括術前對其進行健康教育、術后對其進行病情監(jiān)測、用藥護理和營養(yǎng)支持等。為Ⅰ組35例患者采用人性化護理模式進行護理。護理方法是:1)術前護理。護理人員對患者的病史資料和各項檢查結果進行分析,并主動與其進行溝通,了解其心理狀態(tài)、對治療和護理的需求,并以此為基礎為其制定個性化的護理計劃。采用發(fā)放健康手冊、組織健康講座等形式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以增強其對治療的信心,緩解其不良情緒。此外,護理人員可采用傾聽法、交談法和音樂療法緩解患者的抑郁情緒,以提高其對治療的依從性[2]。2)術中護理。護理人員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并采用按摩、熱敷等方式保護其受壓部位的皮膚,以防止其發(fā)生壓瘡。3)術后護理。護理人員應注意觀察患者面色、心率、體溫、血壓的變化情況。對于出現發(fā)熱癥狀的患者,護理人員應對其進行物理降溫,必要時可遵醫(yī)囑使用退燒藥對其進行治療。對于出現切口疼痛癥狀的患者,護理人員應遵醫(yī)囑采用鎮(zhèn)痛泵對其進行鎮(zhèn)痛治療,并指導其掌握正確的咳痰方法,以保護其切口[3]。在術后1~5 d,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患者的引流情況。若患者的引流量<5 ml/d,護理人員可遵醫(yī)囑為其拔除引流管。若患者的引流量>50 ml/d,護理人員應及時報告醫(yī)生,并協(xié)助醫(yī)生檢查患者是否發(fā)生膽漏。對于出現切口潰瘍、腫痛癥狀的患者,護理人員及時遵醫(yī)囑采用抗生素和止痛藥對其進行治療。
HADS量表的評分。在護理前和出院時采用HADS量表對兩組患者的抑郁、焦慮癥狀進行評價。HADS量表的總分為45分。評分為0~7分,說明患者無抑郁、焦慮癥狀。評分為8~10分,說明患者存在輕度焦慮、抑郁癥狀。評分為11~21分,說明患者存在中度焦慮、抑郁癥狀。評分>21分,說明患者存在重度焦慮、抑郁癥狀。2)SF-36量表的評分。在護理前和出院時采用SF-36量表(浙大中文版)[4]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價?;颊叩脑u分越高,說明其生活質量越好。
應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HADS量表的評分和SF-36量表的評分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前,兩組患者HADS量表的評分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出院時,兩組患者HADS量表的評分均較護理前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Ⅱ組患者相比,Ⅰ組患者出院時其HADS量表的評分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HADS量表評分的對比(分,±s)
表1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HADS量表評分的對比(分,±s)
護理前,兩組患者SF-36量表的評分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出院時,兩組患者SF-36量表的評分均較護理前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Ⅱ組患者相比,Ⅰ組患者出院時其SF-36量表的評分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SF-36量表評分的對比(分,±s)
表2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SF-36量表評分的對比(分,±s)
慢性膽囊炎、膽囊結石均為臨床上常見的膽囊疾病。近年來,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疾病的方法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與傳統(tǒng)開腹手術相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具有創(chuàng)傷小、術后患者恢復快、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點。臨床調查發(fā)現,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患者因擔心手術的效果,常會出現恐懼、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這些不良情緒可嚴重影響患者的手術效果和術后康復的情況。人性化護理模式是一種新興的護理模式。徐碧文[5]的研究報道指出,對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患者進行人性化護理能夠緩解其不良情緒,促進其康復。這一研究結果與本次研究的結果相似。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與Ⅱ組患者相比,Ⅰ組患者出院時其HADS量表的評分更低,其SF-36量表的評分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患者進行人性化護理的臨床效果確切,可有效地緩解其不良情緒,提高其生活質量。
[1]邵云霞.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人性化護理干預探討[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6,24(5):149-150.
[2]刁青花,張艷,王靜靜,等.對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患者進行人性化護理的效果研究[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6,14(10):65-66.
[3]孫振曉,劉化學,焦林瑛,等.SAS和HADS-A對心血管疾病患者焦慮癥狀評定結果比較[J].四川精神衛(wèi)生,2016,29(4):357-359.
[4]王振中,崔寅鵬,郭艾.SF-36量表對髖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患者健康情狀評估的應用[J].首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5,36(6):974-977.
[5]徐碧文.人性化護理模式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心理狀態(tài)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14):84-85.
R473
B
2095-7629-(2017)15-02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