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雪華 劉靜嫣 宋莉萍
百歲國醫(yī)大師鄧鐵濤的養(yǎng)生之道
文/何雪華 劉靜嫣 宋莉萍
102歲的國醫(yī)大師鄧鐵濤至今身體健康,思維清晰,耳聰目明,語言流利,步履穩(wěn)健,如此高品質的康壽,源自其堅持“養(yǎng)生重于治病”。
養(yǎng)生要動靜結合,首先是靜而養(yǎng)心。鄧鐵濤除了愛練書法以養(yǎng)神外,還習慣通過靜坐、冥想等法靜養(yǎng)。鄧鐵濤提醒,老年人靜坐養(yǎng)心,不必勉強盤雙腿,不行就單腿交換盤坐。靜坐久了氣血易短暫凝滯,可按摩疏通四肢氣血,并視狀態(tài)掌握時間。
養(yǎng)生不能光靜不動,生命在于運動,“動則生陽”。鄧鐵濤酷愛八段錦,自年青始堅持每晨必練,還將傳統(tǒng)八段錦改良成簡單易學的“鄧鐵濤八段錦”。鄧鐵濤要求,初學時可采取自然呼吸法,動作熟練后,逐步采用腹式呼吸,最后達到動作、呼吸、意念有機結合。除了練八段錦、太極拳外,鄧鐵濤還有一個習慣,每天午睡后在小區(qū)周圍散步,“采陽助腎”,狀態(tài)好時回家后還練站樁功。
鄧鐵濤被人問得最多的是“平時吃什么能夠長壽?”他總是笑著說:“只有四個字,雜食不偏?!编囪F濤飲食的基本情況就是:每天三餐定時、定量,堅持每餐七分飽,平時喜歡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主食以大米飯為主,喜食蔬菜、水果,配以一定量的薯類、燕麥、蕎麥、豆類,偏愛吃魚,還有雞肉、蝦類、雞蛋,每天喝一杯牛奶,有時吃些紅棗,盡量做到營養(yǎng)均衡。
鄧鐵濤有良好的日常生活習慣。
1.每天做鳴天鼓、聰兩耳、擊枕處:鳴天鼓:手掌貼耳孔,手搭在后腦勺,食指、中指配合著彈撥后腦勺,持續(xù)50次??深A防大腦癡呆,減緩耳蝸退化,防止神經(jīng)衰弱、頭暈頭痛。聰兩耳:雙手食指插入耳孔,先向前旋轉,再向后旋轉,然后突然放手,持續(xù)50次??杀3致犃Γ乐卫夏甓Q、耳聾(無器質性病變者)。擊枕處:雙手五指微屈,以食指、中指、無名指為主,輕擊后枕部50次??捎行Ц纳扑?,輔助治療頸椎病、頭痛、鼻塞。
2. 勤梳頭:每天起床后用牛角梳梳頭100次,可按摩頭皮、頭部神經(jīng),改善大腦血液循環(huán),同時鍛煉手臂,預防肩周炎。
3. 冷熱水交替洗澡:鄧鐵濤堅持冷熱水交替洗澡,數(shù)十年如一日,至今皮膚保持較好彈性,老人斑很少。冷熱水交替洗澡還能促進全身血管的血液循環(huán)。他提醒,年長者、有高血壓的患者,剛開始時注意冷熱水的溫差不能太大,否則易出現(xiàn)意外,要待身體適應后才可以加大溫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