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寶娟 李鳳娟 劉 濤 唐小宇 吳玉瑩 賀玉婷 郭 然 蒙芹德 曾淑雅 / 天津工業(yè)大學環(huán)境與化學工程學院
微信輔助藥理學教學的應用研究
趙寶娟 李鳳娟 劉 濤 唐小宇 吳玉瑩 賀玉婷 郭 然 蒙芹德 曾淑雅 / 天津工業(yè)大學環(huán)境與化學工程學院
本文針對微信輔助制藥工程專業(yè)藥理學教學提出見解,分別從該專業(yè)藥理學教學現(xiàn)狀、微信輔助藥理學教學的可行性、優(yōu)勢及不足的角度討論了微信輔助藥理學教學重要性。
微信;藥理學教學
藥理學是研究藥物與機體相互作用、作用規(guī)律及機制的一門學科,也是連接基礎醫(yī)學和臨床醫(yī)學、醫(yī)學和藥學的橋梁學科,其內容抽象復雜,由于課時有限,僅憑課堂講授學生難以理解掌握,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給教學過程帶來了很大困難。因此,為了改善教學效果,我們嘗試使用微信輔助藥理學教學,擴大教學外延、拓展教學新時空。
藥理學作為制藥工程專業(yè)教學內容中藥學知識領域的核心知識單元, 涵蓋知識面寬, 包括了生理學, 解剖學、病理生理學及臨床醫(yī)學等內容。但我院現(xiàn)有的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中規(guī)定理論課時為30學時,沒有實驗課程,且因我院學生均為工科學生,沒有開設生理學、解剖學等臨床基礎課程;而藥理學內容豐富,各個章節(jié)之間相關性小,所涉及的藥物種類繁多,同類藥物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以及不良反應極易混淆。因此,學生普遍感覺藥理學枯燥、抽象,難以掌握。
除了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經常在課后與學生面對面交流并答疑解惑, 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又一法寶。但現(xiàn)實生活中高校教師與學生面對面交流的機率大大降低。
微信是一款以互聯(lián)網為媒介,通過網絡快速發(fā)送語音短信、視頻、文字、圖片(包括表情),并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機聊天工具。微信具有以下六大特點: ①方便易用,入門簡單; ②訪問速度快,流暢; ③消耗流量少; ④資源展示形式豐富; ⑤具有深度開發(fā)的可拓展性; ⑥用戶基數大等優(yōu)點,普及率高。智能手機的普及為微信的廣泛應用提供了便利。在當代大學生中,微信的使用率極高,基本每個人都有微信賬號,這為微信參與輔助教學奠定了基礎。微信具備了微時代下的特征,“微”時代下,信息獲取變得越來越便捷、高效,資源越來越豐富和微型化, 促使學生能夠充分利用碎片時間進行學習,使教學效果不斷地優(yōu)化。微信這一全新的媒體為教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如何將微信運用到藥理學教學中值得探究, 本文結合制藥工程專業(yè)藥理學教學的特點,探討微信輔助藥理學教學的優(yōu)勢及不足。
3.1 促進師生及生生互動交流
在藥理學講授過程中,教師以班級為單位創(chuàng)建微信群, 成為老師與學生互動平臺。受課時等因素影響,課堂上教師很難就學生藥理學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充分的解答, 教師以微信群為平臺,及時地對學生的藥理學學習進行指導,實時地為學生答疑解惑,或同學之間彼此交流、幫助,以使當天學習的相關知識得到消化和鞏固, 同時, 教師針對疑惑較多的問題在微信群中作統(tǒng)一解答。另外,微信公眾平臺的內容集文字、圖片、音頻、視頻于一體,能最清楚地表達老師想要表達的內容,學生也能很容易的理解老師所傳遞的意思,即使有不懂的也能隨時隨地與老師在平臺上進行互動或提問,學生可以暢所欲言, 增進交流的同時,提高了學生對藥理學的學習興趣。
3.2 不具時空限制、話語權限制等,“人人都可發(fā)聲”。
通過微信交流群,教師可將缺失的基礎課如病理學,生理學,基礎醫(yī)學等部分的內容隨時以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的方式進行交流分享,同時進行實時的語音通話和視頻交流, 不具時空限制、話語權限制等,“人人都可發(fā)聲”。微信的這些功能使參與交流者針對某一藥理學專業(yè)問題進行便捷的異步或同步的交流、討論與分享成為可能,進而促使群成員合作學習的共同探究過程更好地展開與實現(xiàn)。同時學生可以利用智能手機, 充分利用碎片時間進行藥理學學習,使教學效果不斷地優(yōu)化。因此,將微信引入藥理學教學中,在縮短教學時間和提高教學質量方面具有一定意義。微信的無時間、空間限制等優(yōu)勢彌補了傳統(tǒng)藥理學教學法的一些不足。
3.3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在課堂上,由于課時的限制,教師主要講授藥理學教學大綱中的重點,很少延伸和擴展,更沒有時間將教學內容與臨床病例充分結合,而在微信群上開展相關的病例討論、處方分析, 圖片、音頻、視頻的交流分享與實時的語音通話和視頻交流,能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課本知識的精華,拓寬學生視野,使枯燥的藥理學學習變得更加的生動及豐富多彩;在課堂外將醫(yī)藥學知識與臨床實踐緊密結合起來,促進了學生對藥理學知識的深入理解及掌握。
3.4 學習資源豐富且共享性增強
教師可以在微信群中實時推送教學課件、經典案例、藥理學習題等;與藥理學教學內容相關的背景知識,如:病理學,生理學等;以及藥理學研究領域的前沿進展等相關資源, 群成員隨時隨地查看自己想要學習的內容, 也可隨時將自己搜集到的藥理學學習資源共享。
3.5提高教師業(yè)務素質
教師利用微信群平臺發(fā)表自己在藥理學教學中的觀點和教學經驗供學生參考,同時聽取學生對藥理學教學的意見和建議并進行反思。在微信群群上學生可能會提出課堂之外涉及其他諸多學科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加強相關知識學習,不斷拓展知識面,增加知識儲備,以確保教學質量,達到預期教學效果。
當然,作為新媒體平臺和新傳播手段,現(xiàn)行的微信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專門為移動學習而進行優(yōu)化和整合的藥理學學習資源少;微信使用過程中有一定的限制,例如,上傳文件的大小,圖片的數量,語音發(fā)送的時間,視頻文件時間等, 對于藥理學教學任務多,通知消息頻繁, 可能造成不好的體驗效果; 一些自控能力差的學生很容易被網絡中的不良誘惑所影響, 沉迷于手機等。
因此,將微信作為新興手段引入藥理學教學,必須以學生學習所需為宗旨,做到揚長避短,優(yōu)化運用和整合運用:
一方面,在當今中國乃至世界,師生面對面的課堂教學仍是學校教學的主渠道、主旋律,再完善的微信教學也只是輔助和補充。對此,教師應解決好日常藥理學教學工作與微信輔助藥理學教學的精力分配、時間分配等問題,以避免顧此失彼。
另一方面,微信藥理學學習中呈現(xiàn)出零散化、碎片化的微型學習,不利于學生形成系統(tǒng)化、結構化的知識體系。鑒于此,整合藥理學微信教學的內容,優(yōu)化“快餐式”交流模式就顯得尤為必要。
此外, 在學生使用微信發(fā)揮其積極作用時,也應注意加強引導和管理,避免其沉迷于網絡。
課題項目:本文系天津工業(yè)大學2016年校級“師生合作”教學資源建設課題,課題號:2016-SYJ-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