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沛穎 趙玉清 王 婷 朱婷婷/ 上海電機學院
關于大學生短期支教活動的實踐與思考
黃沛穎 趙玉清 王 婷 朱婷婷/ 上海電機學院
大學生義務支教活動,近年來逐漸成為比較常見的公益實踐活動。短期支教活動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進而成為大學生暑期實踐中經(jīng)常選擇的項目,報名人數(shù)也是逐年不斷遞增。但隨著支教活動的開展,一些社會負面影響開始凸顯,甚至在各大網(wǎng)站的頭條出現(xiàn)了《哥哥姐姐們,求求你們別來支教了》這樣的文章。以下,將通過對我校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探討大學生短期支教的現(xiàn)狀及其優(yōu)化辦法。
志愿者;公益活動;社會實踐
最近戴著“崇高”“奉獻”這些美麗光環(huán)的支教活動遭到一些人的質疑,“旅游式”支教成為了大學生奉獻社會的新名詞。受助地區(qū)的一些孩子們,當他們與短期支教的哥哥姐姐們從陌生到熟識、心理剛剛產(chǎn)生波瀾時,然而,沒多久一切又回到了平靜。除了當時對孩子心靈的沖擊外還有其他的副作用和后續(xù)問題。
政府在繼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費之后,貧困地區(qū)小學又被全面納入“兩免一補”受益范圍之內(nèi),“營養(yǎng)餐”也進入農(nóng)村中小學校園,物質豐富了但對一些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介入較少,關注不夠。雖然留守兒童手上可供自己支配的物質增加了,但由于缺少陪伴遇到困難時,情緒無法排解,往往會導致他們感情上的焦慮。
當?shù)亟處?、家長和學生雖然也意識到大學生支教可以給當?shù)氐慕逃⑷胄碌幕盍?但也意識到一旦支教結束,大學生離開,容易造成人走茶涼的感覺,擔心擾亂學校原有的教學秩序。
我校紅齒輪支教團隊的同學遠赴特殊教育學校的心得體會?!霸诮Y課前兩天,正好趕上孩子們放月假,看著他們一個一個走去,心里滿滿的都是難過,在結課前一天,走了一些孩子的情況下,還有很多的同學,由于調課留校,孩子們天真的看著我們,對我們說:“哥哥,你們要走嗎?”頓時心酸,其實我們也是幸運的,幸好趕上孩子們放假,幸好在孩子們走光之后我們才離開,否則看見孩子們的眼神,真的是說不出來的感受。
如果有人問我明年會不會來,答案是肯定的,其實如果犧牲掉整個假期在這里支教的話,估計我也愿意,雖然條件不太好,雖然環(huán)境不太好,但是孩子們太好了,也許我們明年會帶著新的隊員來,也許還是這幫孩子,但是肯定的是我們的信心和決心,我們要把紅齒輪發(fā)展到底,讓每一個需要老師的學校都能得到我們的幫助!”。
完成支教后, 對目前在校的學習環(huán)境“滿意”“比較滿意”“不滿意”的比例分別是89%、7%和4%。而支教前有42%的大學生認為自己的“學習環(huán)境不好”, 這個比例在支教后下降了31%。原因在于, 大多數(shù)學生剛來時普遍認為學校學習環(huán)境較差, 軟硬件設施也不盡如人意。而支教使他們深切感受到城鄉(xiāng)教育之間的差別,最直觀的就是學習環(huán)境上的差別。
支教后大學生認為需要提高的能力有:人際交往能力 (47%)、生活自理能力 (13%)、教學能力 (22%)、組織管理能力 (16%) 和其他方面能力 (2%) 。
1.支教中, 大學生要面對各類人, 學生、支教地的學校領導、教師及學生家長, 只有協(xié)調好各方面的關系才能順利完成工作任務。
2.大部分大學生支教前, 在家不做家務, 到了條件艱苦的支教地, 生活需要完全自理, 動手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支教后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提高了, 在訪談中他們直言是受支教的影響。老師與學生溝通后,40%的學生感到自己知識匱乏, 需要增加知識儲備, 提高各方面能力來適應社會各項工作的需要;23%的大學生是受服務地的師生影響, 他們在支教點接觸多的除了學生就是當?shù)氐慕處? 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雖簡陋但學習刻苦努力, 當?shù)亟處熃虒W條件雖艱苦但工作盡心盡職, 這些都深深影響著大學生志愿者,促進他們進一步思考新時代青年的價值擔當。
如何進一步提升我校大學生短期支教活動的質量
(一)端正支教態(tài)度、提高自身綜合能力
1.作為支教的大學生,我們必須要調整好心態(tài),做好吃苦的準備;心中要明確支教的真實意義,它是一種以奉獻為動機、精神收獲為目的實踐活動,而不是為了一些帶有功利色彩的東西。
2.事先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包括當?shù)亟逃F(xiàn)狀調查、自身語言技能提升和每節(jié)課教學設計準備;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效控制課堂節(jié)奏,聯(lián)系生活,用生活來構建課堂,正真意義上教授知識;課后要積極總結反思,并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二)建立大學生支教活動的長效機制
1.我們應定時定點去聯(lián)系單位參加支教活動,比如:利用寒暑假的時間。既然選擇了支教這個有意義而辛苦的實踐活動,我們就應該學會取舍,適當放棄自己的時間;去為山區(qū)的小朋友送去溫暖,給他們看看大山外的世界 。
2.每次支教結束后,團隊需寫一篇總結報告,列明支教的地點,支教的成果,不足,如何改進等。以便下一次開展支教活動時,完善這些不足,而不是做形式走走場。
3.爭取學校院系對于支教團活動的大力支持,在支教團內(nèi)部形成選拔、淘汰機制,更重要的是做好活動的傳承。在每一次活動后鍛煉一批低年級骨干,克服斷檔造成的不利影響,牢記山村小學生對我們的期盼。
(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同學們返校后能理智地看待所處的學習環(huán)境, 現(xiàn)在他們認為自己的學習環(huán)境比受援學校好多了, 學習環(huán)境的好壞不是簡單地表現(xiàn)在學校設施上, 而是表現(xiàn)在學校所蘊涵的文化底蘊與學習氛圍上,更在于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我們能為社會做什么。
1.學校方面。一是創(chuàng)造類似實習支教的實踐機會;二是加強支持力度, 為大學生營造優(yōu)良的社會實踐學習環(huán)境;三是對實習支教后部分學生的心理團體輔導,總結得失、盡快地投入新的學習生活。
2.家庭方面。家長要有意識地鍛煉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鼓勵孩子多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和志愿者活動。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類拔萃,尤其在學習上, 因此在孩子進入大學前, 大部分家務都由家長包辦。進入高校后作為家長, 應改進對孩子的教育引導,在保證其學習任務完成的情況下鍛煉自己的能力。
3.社會方面。應該給予大學生短期支教活動予以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鼓勵和幫助青年學生勇敢的投入社會實踐學習的大舞臺。這樣大學生在學到理論知識的同時可以在社會提供的平臺上得到鍛煉, 一是能使大學生能更客觀地看待自己, 認識不足;二是可以提高其學習興趣, 意識到知識有用, 進入社會時能更好地發(fā)揮潛力。當然,可以更好的督促和監(jiān)督支教活動的質量,對該項活動提出更好的意見和建議。
[1]任金花,回金.實習支教對師范大學生學習觀的積極影響[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5(01):195-196.
[2]韋芳.實習支教_培養(yǎng)師范生教育教學實踐能力的新途徑—以河池學院師范生實習支教工作為例[J].河池學院學報,2009,29(3)
[3]張健.大學生短期支教現(xiàn)狀調查[J].教育與職業(yè),2014(7):41-42.
[4]肖亞紅.影響農(nóng)村留守兒童問題的因素分析[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1(10):7-9.
[5]孫婧.關于大學生支教長效機制的思考[J].成人教育,2011(6):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