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燦
有人質疑為什么好萊塢的性騷擾、性侵事件頻繁發(fā)生?為什么受害者保持沉默,不在事情發(fā)生時挺身而出?
在這個由權力和金錢構建起來的叢林社會,弱勢群體要發(fā)聲何其困難。美國電影業(yè)長期以來一直由男性主導,從體制上就將女性置于比男性低一等的地位。這個行業(yè)里有權有勢的男性充當著“守門人”的角色,他們可以對年輕的女演員們進行身體上的掠奪,不許她們早結婚、早懷孕,給年長女演員打上過氣標簽,排斥女性擔任導演,將女性觀眾視為一塊利基市場。《名利場》文章評論道:一百年前,好萊塢的女性不能主宰和選擇自己的身體,一百年后也難說她們已完全掌管自己的身體。
在好萊塢打拼的女性要承受的東西遠比男性要多。正如奧布里·馬龍在《好萊塢的第二性:電影業(yè)中的女性權益》中所寫的那樣,從1900年至1999年,“如果你想進入這個行業(yè),你就得像一個男人那樣玩,否則你就會被踢出局。如果你碰巧是名女性,最好不要對任何人提起?!?/p>
近年來,關于好萊塢缺乏多樣性的爭論一直持續(xù)。在好萊塢,男性高管的數量遠多于女性高管,女性主管幾乎可忽略不計,女演員的薪酬也低于男演員,女性制片人的數量更是比男性少得多。業(yè)內專家蓋爾·伯曼認為,給予女性的職位越多,性騷擾、性侵情況就越不容易發(fā)生,“眾所周知,這是一個權力問題?!?/p>
再看一看奧斯卡金像獎的評選,也由男性把持?!堵迳即墪r報》的一份調查表明,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6000多名評委中有94%是白人,77%是男性,平均年齡為62歲。于是美國電影業(yè)出現了這樣一條規(guī)則:沖奧影片要迎合中老年白人男評委的口味。
執(zhí)導了揭露美軍性侵丑聞的《隱秘的戰(zhàn)爭》和反映美國高校性侵事件的《狩獵場》的柯比·迪克也認同這樣的觀點,“研究顯示,當一個機構中女性占據30%或更多的權力職位時,該機構就會開始發(fā)生重大變化。而好萊塢遠達不到那個數字?!?/p>
當然,不管女性還是男性受害者,遇到性騷擾、性侵事件后保持沉默,主要原因還是經濟方面的。韋恩斯坦性侵丑聞中的許多受害者表示,她們不愿早些講出來是因為要么覺得很尷尬,要么害怕,害怕自己的事業(yè)會受到影響,或者覺得他們的指控不會被人重視?!都~約客》提到,其采訪的那些性騷擾和性侵事件受害者都表示“害怕報復”,其中一人說:“如果哈維發(fā)現我的身份,我擔心他會要了我的命?!?img alt=""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7/12/11/kasj201723kasj20172313-1-l.jpg" style="">
沃爾什是??怂怪鞑ケ葼枴W雷利性侵解職事件的主要推動者。沃爾什說她在拒絕了奧雷利邀請去他酒店套房的建議后,發(fā)現自己被列入了黑名單,她害怕說出這一切,“我害怕這個有權勢的人會通過律師將我的房子拿走。我是一個單身母親,我還會遭到媒體抨擊,擔心失去我的工作和支持者?!弊罱K,沃爾什和其他女性一起向《紐約時報》公開了這些經歷,奧雷利最后也被迫離開他的黃金檔新聞節(jié)目。
制片人兼導演賈德·阿帕托說:“人們害怕失去賴以為生的工作。”這就是為什么像哈維·韋恩斯坦和比爾·考斯比這樣的人這么多年來能夠這么肆無忌憚,他們身邊的人,高管、助理、司機等不想冒任何風險。
但對于女性受害者來說,在性侵事件發(fā)生后,最難的不僅僅是證明這些令人厭惡的事件的真實性,而是人們明明知道這樣的事情是不對的,仍然一切照舊。
哈維·韋恩斯坦的性侵行為持續(xù)了30多年,而美國的娛樂圈和媒體圈也沉默了這么多年,難道他們真的對此一無所知嗎?2004年,《紐約時報》原本要報道一樁指控韋恩斯坦性侵丑聞,但在韋恩斯坦到訪《紐約時報》的編輯部后,報道被禁止。因為當時韋恩斯坦是這家主流媒體重要的廣告主。因此美國主流媒體至少在13年前就已得知韋恩斯坦的惡行,但選擇了沉默。
《每日郵報》報道,韋恩斯坦之所以能逍遙法外,原因之一是他雇用情報人員調查幾十名女演員的隱私,以阻止她們指控自己,或調查那些聲稱要指控他的人。他還雇人打探記者的個人生活,要挾他們不準報道涉及自身的性丑聞,包括調查《紐約》雜志的首席編輯亞當·莫斯和《紐約時報》記者本杰明·華萊士的背景。甚至情報公司還雇用記者去采訪那些被性侵的女性,打聽她們指控韋恩斯坦的具體內容。韋恩斯坦還使詐讓自己的前員工爆出可能會指控他的員工名單。
一手揭露韋恩斯坦性侵丑聞的羅南·法羅,是著名導演伍迪·艾倫之子。他透露,韋恩斯坦雇用的公司包括前以色列情報官員經營的Black Cube、美國的Kroll公司,這兩家都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情報公司。為了規(guī)避法律上的問題,雇用這些情報公司都是由韋恩斯坦的律師經手。
面對受害者的指控,韋恩斯坦一般會讓律師要求對方簽署保密協議,支付賠償而終止訴訟。1998年10月,塞爾達·帕金斯在得知一位女同事遭到哈維·韋恩斯坦性侵之后,辭去了在英國的韋恩斯坦常務助理職務,而她自己也多年忍受著韋恩斯坦的性騷擾。經過與律師談判之后,帕金斯和女同事一起平分了25萬英鎊的賠償金,并簽署了一份具有法律約束力且條件極為苛刻的保密協議,但帕金斯本人并不持有這份協議的副本。在韋恩斯坦的性丑聞曝光后,帕金斯站出來,希望揭露有錢有勢的人用來堵住性騷擾受害者的嘴的神秘法律程序,盡管她知道這違背了當初的保密協議。
不止是韋恩斯坦,好萊塢其他受到性騷擾指控的男性也有一套擺脫指控、挽救形象的公關方法。多年來,一個由私人公關組成的幕后團隊在代理人和經紀人的協助下,讓輿論的焦點不再關注在好萊塢明星的丑聞上。
今年憑借出演《海邊的曼徹斯特》獲得奧斯卡影帝的凱西·阿弗萊克是本·阿弗萊克的弟弟,凱西曾卷入兩起性騷擾官司,被指控對一名女性有淫穢言辭、半夜爬上另一名女性的床。這兩樁指控事后都在庭外達成和解。去年,《海邊的曼徹斯特》參加奧斯卡評選,凱西及其團隊請來了公關公司操刀,以降低性丑聞指控對影片沖奧的負面影響。公關公司首先限制凱西與那些對此事有興趣的記者接觸,而與凱西有過交流的記者則幾乎會避開這些問題,公關公司也會禁止明星談論這些事情?!度A盛頓郵報》評論,雖然有數十家媒體在奧斯卡頒獎典禮前幾個月曾采訪或希望采訪凱西,但他只在兩家主流媒體上回答過性騷擾的問題,而且回答也是避重就輕。
凱西的公關團隊幫助他終于拿到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但他的哥哥本·阿弗萊克就沒這么幸運了。本·阿弗萊克參演的兩部曾獲得奧斯卡獎項的《心靈捕手》和《莎翁情史》影片,曾得到韋恩斯坦的幫助。在韋恩斯坦丑聞曝光之后,本·阿弗萊克也被曝對一名MTV主持人有性騷擾行為。為了平息負面新聞對11月上映的大電影《正義聯盟》(本·阿弗萊克在里面飾演蝙蝠俠)造成的沖擊,本·阿弗萊克及其團隊請來了頂級公關公司。
公關公司首先是讓本·阿弗萊克在臉書上發(fā)文稱對這些曝光的信息感到“難過”“憤怒”和“厭惡”,而且作為一個父親他也有和普通人一樣密切關注。但是女演員羅斯·麥高恩指責阿弗萊克明知道韋恩斯坦的丑陋行為卻替他撒謊。還有人指控本·阿弗萊克在2014年的金球獎上調戲女性。為了轉移輿論的焦點,公關團隊策劃在名人新聞網站ETonline上發(fā)布一個截然不同的主題新聞:讓本·阿弗萊克家的哈士奇上陣。但此舉卻引來社交媒體的嘲笑。
本·阿弗萊克的公關套路顯然失效了。有評論認為,這表明好萊塢過去那套保護名人形象的聲譽管理機器,在如今性侵丑聞不斷發(fā)酵的新情況下已逐漸失靈。數十名公關人士表示,近期發(fā)生的性騷擾丑聞讓美國公關行業(yè)陷入危機。在《紐約時報》和《紐約客》曝光了韋恩斯坦的性侵丑聞后,一個又一個韋恩斯坦丑聞的受害者,不僅僅是在電視或者報紙和雜志上公開自己的遭遇,很多情況下他們甚至完全放棄了傳統(tǒng)媒體,而更多選擇在社交媒體上打破沉默。
哈維·韋恩斯坦性侵丑聞已經溢出了好萊塢,就連華盛頓和美國政界的多名政治人物也被卷入其中。社交網絡上發(fā)起的“我也是”(Me Too)運動,讓更多的美國女性以及男性站出來講述自己遭受的性騷擾和性侵經歷。24小時內,臉譜網站上有超過470萬人參與交流,有超過1200萬相關評論和互動。線上的反性侵活動彌漫到了線下。11月12日,一些性侵與性騷擾受害者及其聲援者手持“我也是”、“團結起來”、“對性騷擾說不”等標語在好萊塢舉行游行活動,將控訴的矛頭指向娛樂業(yè)及其他行業(yè)的權勢階層。
性暴力在美國各個階層各個行業(yè)都廣泛存在,這起從好萊塢擴散到全美各地的反性侵活動,讓更多的性暴力曝曬在陽光下,讓更多的受害者和弱勢群體從陰影下走出來,但要真正讓女性及弱勢群體遠離性暴力,“Me Too”還有更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