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暢
①我的母親煮得一手好粥。孩提時我曾問母親何以燒出好粥,她告訴我:“粥是熬出來的,熬粥有三要素,即‘好米、文火、持續(xù)?!?/p>
②是的,要熬一鍋好粥,首先在于有“好米”。米好,粥就好。粥拼的是米,是米本身,是那種不加附加值的實力與質(zhì)地。有了“好米”,還須用“文火”,即要用比較弱的火來熬。用“文火”易熬透,既能保持營養(yǎng)成分不流失,又能保持那股天然的鮮香味。熬粥還得有耐心,須持續(xù)。一鍋好粥,少說也得熬上個把小時。熬粥之妙,令我想及讀書。細細回味一番,讀書不正如熬粥一般嗎?
③讀書之法,貴在選擇。要多讀好書,經(jīng)典往往記錄著優(yōu)秀的思想,它們總是超越時代、歷久彌新的。讀經(jīng)典,你將從先賢的精神世界中吸收養(yǎng)分,從與高貴的心靈對話中得到陶冶。秘魯作家略薩說:“如果一個人不讀書,或者很少讀書,或者只讀‘垃圾書,他可能會說話,但是永遠只能說那點事情,因為他用來表達的詞匯量十分有限。不僅是詞匯的限制,同時又是智力和想象力的限制,是知識和思想貧乏的表現(xiàn)?!甭运_對閱讀經(jīng)典的真諦作了深刻的詮釋。一個常讀經(jīng)典作品的人,一個常讀好書的人,更容易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
④讀書之法,貴在耐心細讀。心急火燎是讀不了書的,粗枝大葉也不會有好的效果。讀書須用“文火”,好似老牛吃草,不慌不忙,細細咀嚼。讀書是一個人的心靈之旅,拿到一本書看到書名時,就像在長途汽車站的站牌上看到一個遙遠的目的地,它意味著什么,暫時你還不知道,你只是向往。然后,你打開書本,仿佛踏上一段陌生而新奇的旅程。如果說,最幸福的旅行是那種沿途風光無限、刺激浪漫的行程的話,那么,最幸福的閱讀則是一個全新的世界在書本中向你次第展開。按高爾基的說法,就是閱讀向你“打開了一扇扇新的不知道的世界的窗戶”。只是別忙,須從容讀。從容讀,你便會覺得處處皆風景。
⑤讀書之法,貴在持之以恒。不能心血來潮,高興時拼命讀,興頭過后就丟棄一旁。真要讀書,須耐得寂寞,甘守孤獨。從某種意義上說,閱讀是一種孤獨,它更適合于“獨啜”。不要因為這份寂寞與單調(diào),你就感到厭煩無味,就與讀書漸離漸遠。堅持讀書,須有目標追求。這方面,國學大師陳寅恪便是典范。趙元任的夫人楊步偉回憶說:“那時在德國的學生們大多數(shù)玩得亂得不得了,只有孟真(傅斯年)和(陳)寅恪兩個是‘寧國府門前的一對石獅子?!币馑际钦f,他們對讀書、對學問頗有定力。這種咬定目標、堅持不懈的定力,值得每個讀書人學習。讀書要做到恒久有定力,對那些以忙為由而少讀書、不讀書的人來說更是如此。胡耀邦同志曾說過一句話:“你要多讀書,就要少打撲克,少跳舞,少看電影?!笨刹皇菃幔繒r間擠擠總是有的,就看你舍不舍得少打點撲克和麻將了。
⑥讀書如熬粥,也要遵循“好米、文火、持續(xù)”三大法則,只要做到讀經(jīng)典好書、耐心細讀、持之以恒地讀,讀書之“用”就會潛移默化,融進一個人的血液、精神、行動之中,讓人享用不盡,受益無窮。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作者是怎樣提出中心論點的?
2.文章將“讀書”比喻為“熬粥”,在論證上有何好處?
《我的暖,一寸長》閱讀答案
1.文章的題目用長度單位“一寸”來修飾溫暖,顯得新穎獨特,能夠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
2.“油嘴滑舌”形容說話油滑,耍嘴皮子,是貶義詞,但在這里用作中性詞,指文中的農(nóng)民工父親說話很甜。
3.代指農(nóng)民工父親給予孩子的關心和呵護。
《讀書如熬粥》閱讀答案
1.讀書如熬粥。作者由母親的熬粥之法,提出自己的觀點。③④⑤自然段具體論述讀書之法:貴在選擇好書;貴在耐心細讀;貴在持之以恒。結(jié)尾段歸納中心論點:讀書如熬粥,也要遵循“好米、文火、持續(xù)”三大要素,即要做到品讀經(jīng)典、耐心細讀、持之以恒。
2.將抽象的道理論述得形象生動,使讀者易于理解和接受,使文章通俗易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