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醫(yī)路守候
·卷首語·
時間那么貴,留給相處不累的人
★文/醫(yī)路守候
時間越來越貴,越是要留給說話不累的人。
和這樣的人說話,總讓人覺得很累:你還未說完,他就打斷你;剛解釋過的問題重復問上好幾遍;有一句沒一句地回應(yīng)著……原本兩分鐘就能講完的事,解釋兩個小時還未妥。時間浪費不少,還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
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人,能避而遠之的,就請遠離。
這些人,并不是因為溝通能力有多差,而是他們根本不屑你說的,要么心不在焉地聽,要么先入為主,要么強加武斷……
就像周濂的那本書名《你永遠都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你也永遠無法說通一個態(tài)度有問題的人。
扁鵲多次拜見蔡桓公,“大王,你這病再不治,會日益嚴重。”蔡桓公,對醫(yī)生心存偏見,“醫(yī)生都喜歡成天給沒病的人治病,用這種方法來證明自己的醫(yī)術(shù)”。不以為然地回:“我沒病,不用你醫(yī)治?!北怡o就這么三番五次地勸說,每次卻都是徒勞。
蔡康永曾在書中寫道:“對于天生防衛(wèi)心強或個性冷淡,只需有禮地說清楚該說的話,就可以閃了?!?/p>
真正的溝通也并非在于語言,而在于彼此的態(tài)度。若一個人交談時,態(tài)度有問題,就真的沒必要與之費口舌,浪費時間了。相反,那些說話不累的人,要么一點就通,要么虛心聽取,交流起來也很輕松愉悅。
曹操看中曹植的才華,想廢了曹丕,立曹植為太子,于是征求賈翊的意見。但賈翊卻一聲不吭。曹操好奇地問:“你為什么不說話?”賈翊答:“我在想袁紹、劉表廢長立幼招致災(zāi)禍的事?!辈懿俾牶蠊笮?,即刻明白賈翊的意思,于是再也不提廢太子之事。
最輕松舒適的交談,莫過于此,點到為止,彼此便能心有領(lǐng)會,無需過多解釋。
能找一個聊得來的人,是一種難得的幸福。赫爾曼·黑塞曾說:“人生十分孤獨,沒有一個人能讀懂另一個?!甭松?,能遇到懂你的甚難,但興許就能在不累的交談中找得到。
魯迅碰到瞿秋白時,感慨“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朱軍曾問演員王志文:“你到底想找個什么樣的女孩?”王志文想了會兒,回答:“就想找個能隨時隨地聊天的?!?/p>
《歡樂頌》中安迪對小邱失業(yè)后苦口婆心無效時,感慨“常與同好爭高下,不與傻瓜論短長”。
時間可貴,把口舌留給有趣的事,相處不累的人。
(摘自《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