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柏平, 唐 青
(江蘇省阜寧縣人民醫(yī)院, 江蘇 阜寧, 224400)
參麥注射液聯(lián)合化療治療中晚期肺癌療效觀察
吳柏平, 唐 青
(江蘇省阜寧縣人民醫(yī)院, 江蘇 阜寧, 224400)
中晚期肺癌; 參麥注射液; 化療; 療效; 安全性
肺癌[1]分為小細胞肺癌(SCLC)和非小細胞肺癌(NSCLC), 其中NSCLC占75%~80%[2], 臨床上對于中晚期肺癌患者多采用藥物化療、放療等方式治療,而藥物化療往往作為首選之一。肺癌在中醫(yī)基本理論中屬于“肺積”,“咳嗽”,“痰液”,“咯血”等范疇,中成藥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減輕化療藥物對骨髓的抑制作用,對放化療有增敏減毒等功效[3-4]。本研究觀察參麥注射液聯(lián)合化療治療中晚期肺癌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為臨床用藥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
篩選本院2010年1月-2016年6月化療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6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30例。其中對照組男20例,女10例; 年齡(56.1±7.2)歲; 病理分型: 鱗癌19例,腺癌9例,鱗腺癌2例。治療組男21例,女9例; 年齡(56.2±7.1)歲;病理分型: 鱗癌18例,腺癌9例,鱗腺癌3例。2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理分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 ① 所選病例均符合《美國國家綜合癌癥網(wǎng)非小細胞肺癌治療指南》[5]; ② 符合NSCLC的病理學或細胞學診斷標準[6]; ③ 依據(jù)美國AD Anderson醫(yī)學中心和國立癌癥研究所指定的肺癌TNM分期標準(第6版)[7], 為Ⅲ~Ⅳ期的患者并且不宜進行手術(shù)的治療者; ④ 檢測發(fā)現(xiàn)患者至少存在一個病灶具有可測量性; ⑤ KPS評分≥70分且預計生存期≥3個月; ⑥ 患者無其他嚴重器質(zhì)性病變或造血功能異常等; ⑦ 至少完成2個周期的化療。排除標準: 不符合上述納入標準的患者; 同時合并有其他嚴重感染性疾病的患者; 不能配合治療,依從性較差,無自知能力者; 近3個月內(nèi)曾使用過免疫增強劑或相關藥物; 化療治療不能完成的患者。
1.2 化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劑量化療,主要方案包括NP方案(順鉑80~100 mg/m2+長春瑞濱25 mg/m2, 第1、8 天靜脈滴注,每21天重復1次,共2周期); GP方案(順鉑80~100 mg/m2+吉西他濱1 000 mg/m2, 第1、8天靜脈滴注,每21天重復1次,共2周期)。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參麥注射液50 mL+250 mL生理鹽水靜脈滴注, 1次/d, 連續(xù)治療4周。
1.3 評價指標
① 2個周期結(jié)束后對患者病情進行評估,評價標準參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8]。②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9]對患者干咳、胸悶、痰中帶血、乏力、氣短、發(fā)熱等6項主要臨床癥狀改善情況進行評分,按照癥狀改善程度分為顯著改善、部分改善、無改善,每周觀察并記錄1次。③ 參照WHO抗腫瘤藥物的不良反應分級標準,評價化療藥物的毒性反應程度,觀察其白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轉(zhuǎn)氨酶比值(AST/ALT)、尿素氮、惡心嘔吐等臨床指標并按標準分為0、Ⅰ、Ⅱ、Ⅲ、Ⅳ級。每周記錄1次,并計算此臨床發(fā)生率。④ 生活質(zhì)量(QOL)評價參照Karnofsky, 體力狀況(KPS)評分標準[10]。
2.1 2組近期療效比較
2組患者均按常規(guī)完成2個周期的化療治療,沒有1例放棄治療亦無死亡病例。對照組PR 8例, SD 11例, PD 11例; 治療組分別為14例、11例、5例。治療組總有效率、穩(wěn)定率分別為46.67%、80.00%,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26.67%、63.33%。
2.2 2組癥狀改善情況比較
治療組干咳、胸悶、痰中帶血、乏力、氣短、發(fā)熱等6項癥狀緩解率比較。見表1。
2.3 2組不良反應比較
2組患者均未發(fā)生化療導致死亡的毒副反應,對照組中發(fā)生白細胞減少,血紅蛋白減少,血小板減少,惡心嘔吐的發(fā)生率顯著高于治療組(P<0.05); 脫發(fā)、尿素氮、AST/ALT升高的發(fā)生率與治療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1 2組患者治療2周期后6項主要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表2 2組不良反應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2.4 2組遠期療效比較
治療組QOL穩(wěn)定28例,局部控制24例,無進展生存23例,總生存率83.33%; 對照組分別為23例、18例、16例、總生存率56.67%。治療組QOL穩(wěn)定率、局部控制率、無進展生存率、總生存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目前,非小細胞肺癌治療手段主要有手術(shù)治療、放化療治療、生物免疫治療等方法。對于不易手術(shù)的患者,臨床常采用鉑類藥物為基礎進行化療,其方案是治療中晚期NSCLC患者標準的化療方案[11], 目前第3代含鉑類化療藥物,因臨床療效欠佳并且藥物副作用較多,為了增強療效,減少藥物副作用常采用中藥制劑聯(lián)合化療。
參麥注射液是一種復合中藥制劑,組方為紅參和麥冬。該組方中紅參含有大量的人參皂苷,其成分可以干擾腫瘤細胞的生長周期,抑制和殺滅癌細胞,從而使腫瘤病灶縮小或消失。同時紅參具有大補元氣之功效,可提高機體的適應性; 保護機體的造血功能,提高腦、體力活動能力,增強人體免疫力。同時,可以減輕化療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等,從而多種途徑達到治療腫瘤的效果[12]。該組方中麥冬具有養(yǎng)陰生津,潤肺清心,瀉熱生津,化痰止嘔,肺燥干咳,虛勞咳嗽,心煩失眠等功效。近期藥理研究表明,麥冬有鎮(zhèn)靜、催眠,抗疲勞,清除自由基,升高白細胞的作用,還能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具有良好的抗腫瘤作用。
[1] 石遠凱. 臨床腫瘤內(nèi)科手冊[M]. 5版. 北京: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7: 9-13.
[2] Jemal A. Bray F. Center MM,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J]. CA cancer J Clin, 2011, 61(2): 69-90.
[3] 席青, 王建清, 常小紅, 等. 艾迪注射液在肺癌治療中的研究進展[J]. 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4, 11(4): 163-165.
[4] 曹禮慧. 中藥注射劑輔助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循證研究[D]. 廣州: 暨南大學, 2014.
[5] 石遠凱, 牛奕. 美國國家綜合癌癥網(wǎng)非小細胞肺癌治療指南2007年第一版結(jié)束[J]. 中華腫瘤雜志, 2007, 29(10): 799-800.
[6] 劉濤. GP方案聯(lián)合恩度在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療效研究[J].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5, 30(2): 43-44.
[7] 牛曉敏, 廖美琳. 國際肺癌研究會推薦的肺癌TNM新分期簡介[J]. 腫瘤, 2008, 28(3): 198-202.
[8] 于世英, 胡國濤. 腫瘤臨床診療指南[M]. 北京: 中國科學出版社, 2005: 412-413.
[9] 鄭筱萸. 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S]. 北京: 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 2002.
[10] 楚何瑩, 白勇, 楊睿, 等. 恩度聯(lián)合順鉑對老年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血清MMP-2和VEGF水平的影響[J]. 腫瘤基礎與臨床, 2014, 27(4): 300-301.
[11] 田錦玲, 張歡歡. 艾迪注射液聯(lián)合奧沙利鉑、多西紫杉醇方案治療非小細胞肺癌47例[J]. 中國藥業(yè), 2014(15): 83-84.
[12] 高華, 鄭業(yè), 劉自建, 等. 參麥聯(lián)合化療對肺癌的療效觀察[J].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 2012, 14(29): 178-179.
R 734.2
A
1672-2353(2017)21-162-02
10.7619/jcmp.201721064
2017-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