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老年人再婚意愿普遍比較強烈,但大多數(shù)不順利,主要是子女反對等主客觀原因。文章從和諧社會的角度出發(fā),要完善立法,重視道德等非法律規(guī)范的作用,相關部門還要善于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
關鍵詞 黃昏戀 繼承 道德作用
作者簡介:樊長遠,江蘇商貿職業(yè)學院,副教授、律師,主要從事法律課程的教學研究和法律實務。
中圖分類號:D920.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7.035
前不久,中央電視臺《今日說法》欄目播報了一起案例:繼母的居住權。案情如下:家住徐州的七十多歲的歐陽老先生是位退休老干部,有三個已經(jīng)成年并結婚的女兒,老伴兒去世后認識了五十多歲的單身曹女士并發(fā)展為“黃昏戀”,遭到三個女兒一致反對,為此家人之間相處的也很不愉快。后歐陽老先生病故,遺囑約定房產歸二女兒所有,撫恤金歸曹女士,同時,考慮到曹女士沒有其他住房,遺囑特別約定曹女士對歐陽老先生的房產有居住權。而歐陽老先生的三個女兒卻要將曹女士掃地出門,為此雙方對簿公堂。本案是一起比較典型的老年人再婚引起的法律糾紛,那么我國法律在保護老年人再婚的合法權利方面,規(guī)定和實際執(zhí)行情況如何?
一、當前我國老年人再婚的大背景
一方面,我國正快速進入老齡社會。隨著社會經(jīng)濟持續(xù)發(fā)展,包括醫(yī)療在內的社會保障水平的不斷完善和提高,中國正快速步入老齡社會。預計到2030 年,中國65 歲以上人口占我國人口總數(shù)的比例將超過日本,將成為世界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是和諧社會中和諧家庭的基礎,不但要“老有所養(yǎng)”,還要“老有所伴”、“老有所慰”。隨著老年人平均壽命的延長及總體上男女壽命的不一致性,老年人再婚是個不得不面對的現(xiàn)實問題,社會各方面要對此充分關注并重視起來。另一方面,因為老年人群體一般不再工作,又很少有其他娛樂,生活中的寂寞、空虛感比年輕人更強,更需要得到慰藉、互助,對再婚的愿望較強。有數(shù)據(jù)表明有近三分之一的老年人可能會面臨再婚的問題。有人曾對成都市100名(其中女性50名,男性50名) 60歲以上的喪偶或離異的老人進行訪談調查,結果顯示: 有60%的女性有再婚的意向,而男性的意愿則高達90%,男性老年人贊成再婚的比例普遍高于女性老年人。與老年人再婚愿望強烈形成反差的是老年人再婚后生活幸福和諧的不多,再婚后離婚的也不少。
老年人再婚常被人們形象的稱為“黃昏戀”。當前,老年人黃昏戀方式相比年輕人具有多樣性,概括起來主要有三種:正式登記結婚式、協(xié)議式和同居式。三種方式的法律保障性是依次降低:第一種側重于國家公權力(法律)保障,第二種主要是私法(協(xié)議)保障,第三種其實回避了老年人再婚的問題,往往也是在巨大阻力下的無奈選擇,欠缺有效的法律保護。
二、老年人再婚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年輕人結婚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性及相應的繁衍后代,老年人再婚的主要目的是希望精神上得到慰藉,生活上能夠得到幫助和照顧。年輕人結婚一般獲得的支持和祝福很多,而老年人再婚總體上面臨較大的阻力或不順,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子女們的反對
經(jīng)濟問題是子女們反對的主要原因,很多子女認為自己的父(母)再婚后,他們在過去的生活中積累的財富會因再婚而部分或全部改變歸屬,繼父(母)會參與繼承本屬于子女的部分財產,從而使自己的財產減少。另一方面父(母)再婚后,因為繼父(母)都是老年人而不再工作,往往身體也不好,會成為他們的負擔。如果他的父親或母親比繼父或繼母先走,因為子女和繼父(母)之間沒有血緣關系,相處的時間也比較短暫,很難建立起親情,不管不問、拒絕贍養(yǎng)很常見;反對的另一原因是世俗觀念問題,很多子女不能理解老年人的心理和實際需求,認為老年人再婚,是對自己已去世父親 ( 或母親) 感情的背叛,會遭人恥笑,自己的臉上無光。
(二)老年人自身方面的主觀原因
一方面,許多老年人,特別是單身的老年女性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較大,思想不開放,還有比較封建的從一而終的“貞烈”思想。她們認為年紀大了如果再婚,是對前夫感情的背叛,怕別人笑話,說自己老不正經(jīng),對子女也不好交代。另一方面,也有一些老年人再婚功利心態(tài)明顯:一方找物質依靠,一方找生活保姆,將婚姻完全建立在物質基礎上,而不以感情為基礎。殊不知不論是對于年輕人還是老年人,婚姻的絕對基礎就是感情,欠缺感情基礎的婚姻,是很難有充分的溝通、共同語言及相互尊重的態(tài)度,這樣的再婚,能否順利找到理想的另一半是可想而知的。
(三)現(xiàn)實的客觀原因
影響老年人再婚的客觀因素比較多,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1.婚前普遍缺乏充分了解,感情基礎薄弱。再婚的老年當事人大多通過媒體上的征婚廣告或是婚介、他人介紹等方式相識,因大多都是婚姻的“過來人”,年歲又不饒人,結婚的目的非常明確,往往相識后還沒充分了解對方,不到幾個月就走到一起,具有明顯的“短、平、快”的特征?!岸獭笔侵咐夏耆嗽倩榍耙话憬煌芷诙蹋弧捌健笔侵咐夏耆嗽倩楹蟮母星樯钇降?;“快”是指老年人再婚后一旦發(fā)現(xiàn)兩人不適合共同生活就會很快離婚。
2.顧慮比較多。老年人再婚選擇對象不像年輕人那樣單純,考慮的因素比較多:首先,經(jīng)濟能力是必須要考慮的,特別是老年女性選擇結婚對象時,往往是在找一個經(jīng)濟上可以長期依靠的后盾;其次,身體健康也是要考慮的,再婚的老年人一般都已經(jīng)經(jīng)歷過喪偶的悲痛,對健康更加重視,而此時的老年人身體各項機能都在下降,這與晚年相伴盡量長久的愿望是存在客觀矛盾的。
3.老年人的適應性偏弱。年輕人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可以為了愛情和婚姻而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從而更好地適應對方;老年人大半輩子養(yǎng)成的生活習慣往往很難改變。再婚后重組家庭成員之間往往有不相同的生活習慣,難免會發(fā)生磕磕碰碰,極易引起各種矛盾。endprint
4.客觀上存在性別差異。習慣上女性找結婚對象往往比自己年齡大,老年人也是這樣。但因為性別而導致的生理機能的差異,現(xiàn)實總的來說老年女性的人數(shù)比老年男性更多,壽命比男性更長,身體也更好。所以,再婚對女性老年人更為不利。
上述存在的問題及原因,使得不少老年人再婚不易或者婚后生活不順,甚至再次離婚,使“黃昏戀”變成“黃昏怨”。上述第三種“同居式”方式回避了很多問題,也方便易行因而成為不少黃昏戀老年人的首選。中國社科院的曾做過一項調查,超過八成的喪偶老人有再婚愿望,但實際登記的不足一成。殊不知,這種未正式登記的婚姻方式很難得到法律的保護,為以后可能產生的糾紛埋下隱患。我國現(xiàn)行《婚姻法》只保護合法的婚姻關系及由此產生的權利和義務關系,同居期間所得財產不是夫妻共同財產、一方去世,另一方不是法定繼承人。《婚姻法司法解釋(一)》就規(guī)定:1994年2月1日以后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男女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不承認為事實婚姻,不受法律保護。
三、現(xiàn)行法律規(guī)定的評價及解決問題的對策建議
(一)現(xiàn)行法律的規(guī)定
目前,對老年人再婚權利的法律保護主要體現(xiàn)在《婚姻法》、《繼承法》及《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等法律中。如《婚姻法》第2條、第3條關于保護老人的合法權益、禁止干涉婚姻自由的原則規(guī)定,第30條:“子女應當尊重父母的婚姻權利,不得干涉父母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子女對父母的贍養(yǎng)義務,不因父母的婚姻關系變化而終止。”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21 條:“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護。子女或其他親屬不得干涉老人離婚、 再婚或婚后生活”,第75條明確規(guī)定:“干涉老年人婚姻自由,對老年人負有贍養(yǎng)義務、扶養(yǎng)義務而拒絕贍養(yǎng)、扶養(yǎng),虐待老年人或者對老年人實施家庭暴力的,由有關單位給予批評教育;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薄缎谭ā返?57條相應地規(guī)定了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偟膩碚f,關于對老年人再婚的法律規(guī)定還是比較健全的,但現(xiàn)實中老年人再婚依然存在諸多問題,這說明該問題不是單純依靠法律就能解決好的。
(二)處理老年人再婚不順問題的對策建議
1.制定、完善相關立法。法律相比較其他規(guī)范強制作用明顯,完善、規(guī)范的立法對于相關問題的處理至關重要。如上所述,目前老年人再婚法律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相關規(guī)定不夠細化,欠缺操作性和執(zhí)行性,表現(xiàn)為上述相關法律很少規(guī)定老年人婚姻被干涉的法律救助措施及相關違法的處罰,致使老年人婚姻自由權的實現(xiàn)法律保障力度不夠。因此一方面要對相應法律規(guī)范的完善救助措施和處罰條款,另一方面要修改完善《老年人權益保護法》,將該法從單純保護老年人權益擴展到全方位養(yǎng)老方面。
2.重視道德等非法律規(guī)范的調整作用?;橐觥⒓彝栴},涉及到倫理道德,僅僅依靠法律的強制是不夠的,道德層面引導往往效果更好。目前,老年人喪偶再婚的道德負面評價依然存在,在經(jīng)濟欠發(fā)達的廣大農村地區(qū)普遍還比較嚴重。
在發(fā)揮道德作用方面,一是要重視宣傳、重視輿論引導。相關組織(如老齡委、婦聯(lián)、社區(qū)、居委會等)要加大正面宣傳力度,采取各種形式從法律、養(yǎng)老、和諧社會等角度,通過制作宣傳欄、發(fā)放宣傳單、定期舉辦相關法律知識講座等方式,在全社會營造老年人喪偶再婚正面評價氛圍。二是老年人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有積極進取的生活態(tài)度。要努力做到與時俱進,避免被陳腐的倫理道德觀念束縛自己;對婚姻與愛情的關系有正確的認識,婚姻的基礎是感情;不論是年輕人結婚還是老年人再婚,婚前都要對對方充分了解,包括興趣愛好、經(jīng)濟狀況、文化素養(yǎng)、家庭成員的基本情況、子女對父母再婚的態(tài)度等等,不要急于結婚;婚后要互諒互讓,求大同存小異,切忌過多比較前后配偶。三是要同子女多溝通,主動爭取子女們的支持,處理好家庭內部的關系。有再婚的想法老年人要盡早告訴子女,當子女反對時,要耐心聽取反對的理由,多講再婚后的優(yōu)點,以說服子女,取得理解。當然,兒女們要善于換位思考,明白盡孝不僅僅是滿足單身父母物質生活的需要,當他們想再婚,應該做到的是通情達理、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理解是最大的道德支持!
3.相關部門要善于創(chuàng)新工作方式和方法。充分發(fā)揮社區(qū)及基層自治組織的作用,當遇到問題的老年人感到無助時,社區(qū)及基層組織要予以幫助??稍诔浞直U侠夏耆税ㄔ倩樽杂蓹嘣趦鹊暮戏嗬幕A上充當再婚老年人同反對的子女之間的調解組織,必要時,還可以代理或支持老年人向法院提出相關的訴訟。
四、結語
回到本文開始的案例,法院最后的處理是在保護子女合法遺產繼承權和保護老年人(繼母)再婚后的合法權利上找到了平衡。法院確認房產屬于歐陽老先生的婚前同前妻的夫妻共同財產,不屬于同曹女士的婚后共同財產,女兒遺產繼承權是法定的權利,而曹女士的居住權也是約定的合法權利。案涉房產在二女兒實際繼承并掌控后,繼母曹女士的居住權很難實現(xiàn)。后二女兒將案涉房產變賣,法院支持了繼母曹女士一定年限的房租主張。
當前“黃昏戀”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xiàn)象,存在諸多問題也是有目共睹的,有關各方要充分認識和重視。完善立法,公正司法和善于充分發(fā)揮道德的調整作用至關重要。讓全社會共同努力,使再婚的老年人過一個金色的晚年,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嚴雪梅、秦波.老年人再婚現(xiàn)狀分析與法律保障機制研究.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3).
[2]吉益霖.老年人再婚狀況的調查與法律思考.法制與社會.2016,11(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