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車實行前門上后門下,請主動刷卡投幣。車輛轉彎請拉好扶手,車輛轉彎請您注意安全。乘客們,你們好,請給有需要的乘客讓座。車輛啟動,請拉好扶手,下一站××?!惫卉嚿厦刻於紩シ胚@樣的溫馨提示語,讓座本全靠乘客自覺,但西安的一位公交司機卻偏偏不走尋常路。
2017年8月25日上午11點多,西安903路公交司機梁師傅駕車到達青龍寺公交站,上完客后卻遲遲沒有開車,一直停在站點。原來,梁師傅看到一位老人獨自抱著一小孩上車后,便用廣播提醒乘客讓座,卻沒人響應,于是他就將車停在車站等人讓座。大概過了5分鐘后,坐在愛心座上的一位中年男乘客站起身,給這位老人讓了座,他才重新啟動車子駛離站點。當然,梁師傅此舉在事后也引起了不小的爭議。有人為他的正義感、責任感點贊;也有人認為梁師傅此舉有道德綁架之嫌,有些欠妥。
司機停車逼讓座并不合適
毫無疑問,這位公交司機是充滿正義感的,這種勇氣值得我們敬佩。但是,從法律和道德層面講,公交司機以停車的方式逼迫乘客給“老弱病殘孕”讓座,這種做法并不合適,這實質上是一種利用手中的駕駛權,而進行的一場道德綁架行為,不值得提倡和鼓勵。
眾所周知,在公交車上給“老弱病殘孕”讓座,這不是乘客的法定義務,而是一種社會美德。這意味著乘客如果拒絕給“老弱病殘孕”讓座,你可以罵他們不懂得尊老愛幼、沒有人情味,但不能就此強迫他們讓座,不讓座并不違法。公交司機停車逼乘客讓座,誠然出發(fā)點是好的,但客觀上就把讓座這種美德異化成了乘客的法定義務,顯然是一種道德綁架。
而從職責層面說,公交司機按時將乘客送到目的地,這是他們的責任。公交司機為了逼乘客讓座,中途停車幾分鐘,這其實是讓全車乘客為道德買單,實際上就侵犯了廣大乘客的合法權益。而且,公交司機以侵犯乘客合法權益的方式,逼迫乘客弘揚美德,或許一時間實現(xiàn)了讓座的目的,但很容易讓一些乘客產生怨言和逆反心理,更加不利于公交車文明的倡導。從這個角度說,給“老弱病殘孕”讓座,這是美德,確實需要倡導。但公交司機在倡導方式上應更理性一些,應當以文明言語來倡導,而不是選擇過激的停車倒逼。
司機停車逼讓座有其正面意義
公交讓座是一個社會性問題,我們在生活中也常??吹揭驗椴蛔屪a生的矛盾糾紛。雖然“公交優(yōu)先”幾乎是每個城市必喊的口號,但城市公交資源仍然有限,在這個現(xiàn)實條件下有時需要讓座,而讓座也是一種美德和優(yōu)良傳統(tǒng),顯然不能丟。從這個意義上說,在無人讓座的情況下,公交司機停車逼讓座的出發(fā)點值得肯定。
其實,公交司機之所以要停車逼讓座是有原因的,當時下著大雨,車上的人也比較多,老太太抱著孩子在車上沒有座位確實很危險。公交司機用廣播提醒乘客后,也沒有人讓座。在這樣的情況下,公交司機難道該無動于衷、視而不見嗎?當然,公交司機可以象征性地喊幾聲,沒有人讓座也就算了。如果老太太真摔倒了,出現(xiàn)什么意外,公交司機按理說也不用擔責。但顯然,公交司機如果在這種情況下仍保持沉默,實不足取。
的確,公交司機的處理方式有待商榷,有人亦認為此舉違反了契約原則,乘客沒有義務為老太太讓座。但公交司機并沒有不想送乘客前往目的地,而只是用暫時停車的方式表達不滿,倒逼乘客讓座,這是一種有力的提醒,事實也證明此舉有效。讓座的美德不知道從何時起逐漸流失,相反,不讓座的理由倒是鋪天蓋地,這何嘗不是一種社會風氣的倒退?這種美德應該靠乘客自覺,而不能總靠司機停車逼出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