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陽禾
疏桐寒鴉,淺淺陋井里卻能蕩漾起刺骨的清寂;廬下黃燈,方寸杯盞中卻能搖晃出滾滾的愁思;柔紙清墨,一曲一折間卻流動著無盡的禪意……
世界就如頭頂?shù)木拊?,作為無名的“大多數(shù)”,我們既不能像大海一樣倒映出無邊的金光,也無法扶搖而上羽化登仙。雖然擺脫不了小小的身軀,我們依然能在心中孕育大天地。乾坤在胸,人便不再渺小。
棲居在市井中,乾坤不在腳下,而在眼中。腳無法丈量世界,眼卻要囊括四方。渺小的人將目光鎖定在四方高墻,就像一根灰撲撲的火柴用盡生命來摩擦出微光,并用這微光照亮人生的痛苦。要掙脫渺小,就得邁出勇敢的腳步,去細嗅一朵朵野花的芬芳,也直視角落里的骯臟和黑暗;要擺脫平庸,不僅得在童話的暈光中旋轉(zhuǎn)飛舞,也得在人間悲劇前沉思痛悟。只有擁有了大視野,才能對幸福多一分敏感,為痛苦添一分領悟,人生才會有更多的注腳與色彩。
眼有大視野,心中還得有大胸懷。即使沒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壯志,上天依然會在平凡的生活中卷起大風大浪。面對命運的痛擊,要擁有一顆無所畏懼的心,從而爆發(fā)出憤怒的力量和必勝的信念,與挫折搏斗到底。高爾基心中的那只海燕不就用渺小的身軀承載了這博大的胸懷嗎?它在電閃雷鳴下,在洶涌咆哮的大海上高傲飛翔,為勝利高歌,勇敢地撲向暴風雨的深處?!白尡╋L雨來得更猛烈些吧!”奮力的吶喊中,它已成為天空的主宰。
即使不能做大海的舵手,也要成為一只海燕,敢于激蕩風浪,同時用深情篤定的目光凝望迷霧深處,孕育出任天上云卷云舒的達觀。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辈即蜕信c萬千凡夫俗子最大的不同,便在于在這繁勞躬耕間的一分恬然自持。而作為一介凡人,更應培育內(nèi)心這方寧靜淡然。行走在繁弦急管中,我們可以為自己的小幸福安然自得,但不能沉溺在生活的雞毛蒜皮里,被物質(zhì)的無限追求綁架。我們無法蟄居山林,挾一彎冷月,呷一口清茗,但是否能在心中堅守一份禪意?當洪水漫堤,胸中的寧靜與坦然便是將你從茫茫人潮中拯救出的那根稻草。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為小;莫壽于殤子,而彭祖為夭?!?/p>
在諾大的天地面前,無謂大業(yè)、偉績,所有人不過渺小如蜉蝣。然形雖無大小,境界卻分層次。唯有心中有大視野、大胸懷、大智慧,胸有乾坤,才不至于被廣闊天地與浩瀚歷史壓得血肉模糊,到頭來連自己都認不清這個“我”的存在。
點評
本文取材新穎、構(gòu)思巧妙、立意高遠,作者以“無名的‘大多數(shù)”起筆,向讀者證明了小人物也應有大視野、大胸懷和大智慧。因為只有如此,才能于廣袤天地間找到自我存在的價值?!扒ぴ谛?,人便不再渺小”“腳無法丈量世界,眼卻要囊括四方”“即使不能做大海的舵手,也要成為一只海燕”,這些詩化的語言與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讓文章充滿了韻律與想象之美,令人愿讀、愛讀,不忍釋手。endprint
課堂內(nèi)外·創(chuàng)新作文高中版2017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