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潔玲 張?zhí)祆` 吳帆 鄭曉鑫 繆建春
中藥水煎劑與β-內(nèi)酰胺類抗菌藥物聯(lián)合使用對常見致病菌的抗菌作用研究
胡潔玲 張?zhí)祆` 吳帆 鄭曉鑫 繆建春
目的觀察中藥水煎劑與β-內(nèi)酰胺類抗菌藥物聯(lián)合使用對常見致病菌的抗菌作用.方法30株首次臨床分離株, 其中金黃色葡萄球菌 (Sa)、肺炎鏈球菌(Sp)、大腸埃希菌(E. coli)、銅綠假單胞菌(Pa)、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分離株各6株, 使用紙片擴散法分別對使用含苯唑西林、頭孢唑啉、頭孢呋辛或頭孢他啶等β-內(nèi)酰胺類抗菌藥物的紙片, 以及使用中藥水煎劑(連翹、金銀花、黃芩、魚腥草)分別合用苯唑西林、頭孢唑啉、頭孢呋辛和頭孢他啶等β-內(nèi)酰胺類抗菌藥物的紙片測量抑菌環(huán)直徑.結(jié)果單用苯唑西林、頭孢唑啉、頭孢呋辛或頭孢他啶等β-內(nèi)酰胺類抗菌藥物的抑菌環(huán)平均直徑分別為23.8、24.2、25.4、27.8 mm, 中藥水煎劑分別合用苯唑西林、頭孢唑啉、頭孢呋辛和頭孢他啶等β-內(nèi)酰胺類抗菌藥物的抑菌環(huán)平均直徑分別為42.4、42.0、45.8、52.2 mm, 分別增加18.6 、17.8 、20.4、24.4 mm.結(jié)論中藥水煎劑與β-內(nèi)酰胺類抗菌藥物聯(lián)合使用可增強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大腸埃希菌、銅綠假單胞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常見致病菌的抗菌作用.
中藥水煎劑;β-內(nèi)酰胺類抗菌藥物;常見致病菌;抗菌作用
中藥在臨床應(yīng)用中常相互配伍使用.本實驗選用連翹、金銀花、黃芩、魚腥草共四種中藥, 均為臨床常用的清熱解毒類藥物, 藥理上均具有較強的抗菌、抗病原微生物、增強巨噬細胞吞噬能力等作用.β-內(nèi)酰胺類抗菌藥物為臨床廣泛使用的抗感染藥物, 在治療感染性疾病中具有起效快、針對性強等特點.本實驗選用具有代表性意義的β-內(nèi)酰胺類抗菌藥物, 分別為青霉素類:苯唑西林;第一代頭孢菌素:頭孢唑啉;第二代頭孢菌素:頭孢呋辛;第三代頭孢菌素:頭孢他啶.根據(jù)中西藥的特點, 聯(lián)合使用時能加強抗菌作用和增強耐藥性[1].本文探討連翹、金銀花、黃芩、魚腥草四種中藥混合的水煎劑分別與苯唑西林、頭孢唑啉、頭孢呋辛和頭孢他啶聯(lián)合使用的體外抗菌作用, 為臨床中西藥結(jié)合治療感染性疾病, 有效緩解日趨嚴重的細菌耐藥問題, 為合理用藥提供依據(jù).現(xiàn)報告如下.
1.1 實驗菌株 由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3月患者首次臨床分離的臨床分離株30株.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 Sa)、肺炎鏈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Sp)、大腸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 E. coli)、銅綠假單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分離株各6株, 分別來自痰、血、尿及分泌物標本.排除同一患者同一部位的重復菌株.
1.2 培養(yǎng)基 Mueller-Hinton瓊脂原料、含5%脫纖維羊血的Mueller-Hinton瓊脂原料.
1.3 實驗器材 電熱恒溫營養(yǎng)箱、高壓蒸汽滅菌器、電子顯微鏡、電冰箱、玻璃器皿、微量加樣槍、游標卡尺、酒精燈、接種環(huán).
1.4 紙片 抗菌藥物紙片采用英國的OXOID藥敏紙片.中藥水煎劑紙片(自制):將連翹、金銀花、黃芩、魚腥草各5 g(均購自國藥控股深圳藥材有限公司), 分別略粉碎后混合,加水150 ml常溫浸泡30 min, 大火加熱至沸騰轉(zhuǎn)為小火保持微沸30 min, 每隔10 min攪拌1次, 然后將藥液過濾收集.藥渣繼續(xù)加水100 ml, 同法再煎20 min過濾收集煎液, 兩次煎液混合濃縮至20 ml, 藥物濃度相當于1 g/ml, 裝于試管中至高壓蒸汽滅菌15 min, 取出后置4℃冰箱存放備用[2].
1.5 菌株培養(yǎng) 取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銅綠假單胞菌、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菌株少許接種于Mueller-Hinton瓊脂培養(yǎng)基中, 36℃培養(yǎng)24 h;取肺炎鏈球菌菌株少許接種于含5%脫纖維羊血的Mueller-Hinton瓊脂培養(yǎng)基中, 36℃培養(yǎng)24 h.
1. 6 方法 選用紙片擴散法測定瓊脂平板中苯唑西林、頭孢唑啉、頭孢呋辛、頭孢他啶等β-內(nèi)酰胺類抗菌藥物單獨或與中藥水煎劑聯(lián)用的情況下, 各藥敏紙片對各受試菌的抑菌變化.
單用苯唑西林、頭孢唑啉、頭孢呋辛或頭孢他啶等β-內(nèi)酰胺類抗菌藥物的抑菌環(huán)平均直徑分別為23.8、24.2、25.4、27.8 mm, 中藥水煎劑(連翹、金銀花、黃芩、魚腥草)分別合用苯唑西林、頭孢唑啉、頭孢呋辛和頭孢他啶等β-內(nèi)酰胺類抗菌藥物的抑菌環(huán)平均直徑分別為42.4、42.0、45.8、52.2 mm, 分別增加 18.6 、17.8 、20.4、24.4 mm.見表 1.
表1 β-內(nèi)酰胺類抗菌藥物單用或與中藥水煎劑聯(lián)用抑菌環(huán)直徑(mm)
金黃色葡萄球菌是革蘭陽性球菌, 易引起皮膚和各種器官的化膿性感染, 當機體免疫力降低時也可引起敗血癥和膿毒血癥.肺炎鏈球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廣泛, 可引起細菌性肺炎、腦膜炎、支氣管炎等疾病.大腸埃希菌在自然界廣泛存在,是機會致病菌, 常引起泌尿系統(tǒng)感染、腹膜炎及腹瀉等, 當機體免疫功能受損或抵抗力下降時易引起敗血癥, 易對抗菌藥物產(chǎn)生耐藥.銅綠假單胞菌為臨床上常見的條件致病菌之一, 細菌侵襲力弱但抗藥性強, 可引起皮膚和皮下組織感染、中耳炎、呼吸系統(tǒng)及泌尿系統(tǒng)感染、敗血癥等.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是對異惡唑青霉素耐藥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是引起醫(yī)院相關(guān)性和社區(qū)相關(guān)性感染的主要病原體之一, 可引起皮膚及軟組織化膿性感染、骨髓炎、肺炎、泌尿及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感染、菌血癥和心內(nèi)膜炎等, 以產(chǎn)生β-內(nèi)酰胺酶,分解藥物而對抗菌藥物產(chǎn)生高度耐藥.抗菌藥物在細菌性感染疾病的治療中發(fā)揮著巨大作用, 使細菌感染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青霉素對革蘭陽性菌敏感, 對革蘭陰性菌殺菌作用較弱.頭孢他啶等第三代頭孢類抗菌藥物對革蘭陽性菌的抗菌作用不如頭孢唑啉和頭孢呋辛等第一、二代頭孢類抗菌藥物, 但對革蘭陽性菌作用增強, 對銅綠假單胞菌有效.二代頭孢類對革蘭陽性菌抗菌效果較一代差, 對革蘭陰性菌作用優(yōu)于一代, 一、二代頭孢類抗菌藥物對銅綠假單胞菌均不明感.由于長期大量和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 也導致細菌耐藥、菌群失調(diào)、耐藥菌增多、繼發(fā)感染、病程延長、治療無效等一系列嚴重問題, 常見致病菌威脅人類的健康已成為全球醫(yī)療衛(wèi)生界面臨的難題.
傳統(tǒng)中藥作為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 在治療感染性疾病中, 其藥理作用具有抗菌譜廣、毒副作用小等優(yōu)勢, 越來越多的在預(yù)防和控制細菌性感染疾病方面產(chǎn)生廣泛而積極的影響[3], 中藥制劑聯(lián)合抗菌藥物進行常見致病菌感染治療的研究逐漸受到重視.多數(shù)中藥具有顯著而廣譜的抗菌活性, 比如本實驗所選的中藥連翹、金銀花、黃芩、魚腥草等,均具有較強的抗菌、抗病原微生物、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 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銅綠假單胞菌、肺炎鏈球菌等多種菌有抑制作用[4].其中藥功能和藥理作用分別為:連翹苦寒,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jié)、疏散風熱, 具有抗病原生物(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等)、抗炎、解熱、影響免疫功能、保肝作用等;金銀花甘寒質(zhì)輕, 清熱解毒、疏散風熱, 具有抗炎解熱、抗菌、抗病毒、抗過敏、促進免疫功能、促進白細胞吞噬、雙向調(diào)節(jié)免疫、降低膽固醇、抗腫瘤等作用, 連翹和金銀花配伍后對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等呼吸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皮膚膿液中的常見致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和殺菌作用[5];黃芩苦寒,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有抗炎解熱、抗菌、抗病毒、抗過敏、抗氧化及抗腫瘤、促進細胞免疫、增強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功能等作用.研究證明, 黃芩及其主要組份不僅對大腸埃希菌、銅綠假單胞菌、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較強的抑菌作用, 且與β-內(nèi)酰胺類抗菌藥物可發(fā)揮協(xié)同效應(yīng), 顯著降低抗菌藥物的 最低抑菌濃度(MIC), 增加細菌對抗菌藥物的敏感性[6];魚腥草辛寒質(zhì)輕,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尿通淋, 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利尿、促進免疫功能及鎮(zhèn)靜作用, 魚腥草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對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有直接殺滅作用, 在治療呼吸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外科、五官科、婦科等感染性疾病方面臨床療效肯定, 具有明顯的抗病毒與抗菌作用[7].另外, 金銀花、黃芩、魚腥草均具有抗過敏作用, 可拮抗抗菌藥物的過敏反應(yīng);金銀花、連翹、黃芩均具有保肝作用, 可很好地對抗抗菌藥物常見的肝損害.在本研究中, 與單用β-內(nèi)酰胺類抗菌藥物相比, 連翹、金銀花、黃芩、魚腥草配伍的中藥水煎劑與β-內(nèi)酰胺類抗菌藥物聯(lián)合使用, 抑菌環(huán)的直徑明顯增加, 表明中西藥合用,通過不同的作用途徑, 抗菌活性更強, 藥物動力學更好, 細菌耐藥性更好, 明顯優(yōu)于單獨使用西藥或中藥.
連翹、金銀花、黃芩、魚腥草等傳統(tǒng)抗菌中藥通過清熱、燥濕、解毒、疏散風熱等作用達到調(diào)節(jié)人體自身免疫功能,增強機體防御和抗感染能力, 與β-內(nèi)酰胺類抗菌藥物聯(lián)用可逆轉(zhuǎn)細菌耐藥性[8].因此, 探討中藥的抑菌作用, 中西藥結(jié)合, 相互取長補短, 指導臨床合理使用中藥協(xié)同抗菌藥物治療常見致病菌感染, 對有效的緩解細菌耐藥日趨嚴峻的問題, 達到合理用藥的目的有著積極的意義.
[1] 何婷婷, 王思蘆, 何學謙. 38種中藥醇提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抗菌作用研究. 中獸醫(yī)醫(yī)藥雜志, 2016, 35(5):67-69.
[2] 夏美玲, 呂麗艷, 劉野, 等. 5種中草藥體外抑菌實驗的研究.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 2009, 30(24):3024-3025.
[3] 崔煦然, 劉清泉. 銅綠假單胞菌及其相關(guān)中藥研究進展. 世界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 2016, 11(11):1624-1628.
[4] 章德林, 湯丹豐, 鄭琴. 具有抗感染作用的中藥分類研究. 中草藥, 2015, 46(24):3771-3778.
[5] 劉玉婕, 王長福, 齊彥. 金銀花、連翹及其配伍后對臨床11種致病菌的作用研究. 中醫(yī)藥學報, 2016, 44(5):43-47.
[6] 施高翔, 邵菁, 汪天明. 黃芩及其有效成分抗菌作用新進展.中國中藥雜志, 2014, 39(19):3714-3718.
[7] 李娟, 邵慧, 鐘正靈, 等. 魚腥草抗菌作用研究進展. 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 2012, 17(12):1427-1432.
[8] 管翠萍, 馮磊, 喬霞, 等. 不同中藥提取物對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和逆轉(zhuǎn)機制. 中國獸醫(yī)學報, 2015,35(12):1997-200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22.107
2016年度深圳市龍崗區(qū)醫(yī)療衛(wèi)生項目立項課題(項目編號:2016060316592349)
518000 深圳市龍崗區(qū)第六人民醫(yī)院藥劑科(胡潔玲張?zhí)祆` 繆建春);深圳市龍崗中心醫(yī)院藥劑科(吳帆);深圳市龍崗區(qū)第六人民醫(yī)院檢驗科(鄭曉鑫)
2017-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