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牛
說到世界上最丑陋的動物,裸鼴鼠一定能獲得名次。這種分布于非洲東部的嚙齒動物,體長不過8~10厘米,體重一般在30~38克之間,身體沒有毛,獠牙外露,皮膚起皺,并呈現粉紅色或者淡黃色,看起來就像一根沒有煮熟的臘腸。當科學家們最初發(fā)現它們時,以為是老鼠的變異體。
不過,這些丑陋的動物們卻有一些驚人的本事。它們堪稱是嚙齒類動物的“壽星”,老鼠的平均壽命是3年,它們的壽命能達到約30年;裸鼴鼠雖然皮膚直接裸露在外,但由于缺乏哺乳動物中感覺疼痛的關鍵神經物質,當接觸辣椒或者呆在酸性環(huán)境中時,它們不會感覺到疼痛;人類談癌癥色變,但它們卻與癌癥絕緣。
也許最不尋常的是,它們還能在沒有氧氣的環(huán)境中,存活很長時間。
能長時間“憋氣”
2017年,美國研究者曾做了一個實驗。他們讓四只裸鼴鼠呆在一個低氧的房間里,房間里氧氣含量只有5%。如果一只老鼠呆在這種環(huán)境里,15分鐘內就能斃命。但裸鼴鼠卻非常頑強,沒有表現出呼吸困難、嗜睡等缺氧不良反應。最終,五個小時后,觀測到裸鼴鼠依舊沒有出現任何問題后,科學家們終止了實驗。
隨后,為了測驗裸鼴鼠的忍耐極限,研究者又將它們放到更極端的環(huán)境中。這一次,房間里的氧氣全部被排出,氧濃度為0。在30秒后,裸鼴鼠失去了意識,18分鐘后,裸鼴鼠心率從200次/分鐘下降到50次/分鐘,但它們依舊活著,身體器官正常運轉。一旦將它們重新放到有氧環(huán)境中,幾秒鐘后裸鼴鼠就會清醒過來,身體機能恢復正常。
隨后,研究者又做了一次實驗,這次他們延長了裸鼴鼠在無氧環(huán)境中的時間,結果表明裸鼴鼠還是有忍耐極限的,當三只裸鼴鼠在無氧環(huán)境中呆了30分鐘后,它們因缺氧而死。
盡管仍舊會死亡,但作為哺乳動物,裸鼴鼠這一能力讓人震驚。大多數哺乳動物的細胞所需的能量,主要來源是葡萄糖的氧化,在氧氣供應充足時,葡萄糖可以完全氧化,產生二氧化碳、水及能量。細胞利用這一過程所產生的能量,制造三磷酸腺苷,即細胞最主要的直接能量供應者,來完成各種生命活動,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要呼吸。
所以,沒有氧氣,細胞就會無法代謝葡萄糖,就不能獲得能量供應。特別是大腦細胞,大腦是一個巨大的耗能機器,會消耗非常多的葡萄糖,一旦血液中的氧氣儲備耗盡,神經元幾乎會立刻死亡。
一般,人類在無氧環(huán)境中,1分鐘后,腦細胞就會死亡,3分鐘內,神經元大面積損傷,大約5分鐘后,就會死亡。當然,如果人類經過特殊訓練,可以憋氣5分鐘以上。如德國人湯姆·西塔斯在水下能憋氣22分鐘22秒,而在陸地上,人類目前的最好記錄是10分鐘。相比之下,裸鼴鼠還是技高一籌。
那么,裸鼴鼠又是如何能長時間“屏住呼吸”的呢?
如何做到?
實際上,裸鼴鼠生活的環(huán)境就非常缺氧。它們的生活習性類似螞蟻,成群住在地下洞穴中,一窩裸鼴鼠數量能達到300多只,除了幾只負責繁殖的雄鼠和一只肥碩的王后外,其余無論雌雄均為工鼠,負責尋找食物和挖洞。
由于洞穴密不通風,氧氣消耗快,氧氣含量能降低到只有8%~10%,在對付低氧的地下環(huán)境的過程中,裸鼴鼠進化出了許多適應這些環(huán)境的能力。一種方式是在缺氧環(huán)境中,它們的血紅蛋白的粘稠度會增加,使得運送氧氣的效率增加。而令科學家們想不到的是它們還有另外一種更特殊的方式—產生和消化果糖。
就像葡萄糖一樣,果糖也是一種糖,不過是一種植物糖,植物可以在沒有氧氣的情況下,將這種糖轉化為供應細胞所需能量的來源,這一能量轉化過程與酵母將糖轉化為酒精的過程非常相似。
研究者發(fā)現,當裸鼴鼠缺氧時,它們會變成“植物”,身體血液內涌進大量的果糖,這時它們不再進行有氧呼吸,體內的特殊蛋白質和酶可以將果糖傳遞給心臟、大腦和其他器官,使細胞從分解果糖中獲得能量。同時它們也會進入假死狀態(tài),脈搏和呼吸頻率大幅減緩,能量需求降至最低。
其他的哺乳動物,比如人和老鼠,也可以在沒有氧氣的情況下代謝果糖,但只能以非常有限的方式——比如在腸道內,人類沒法從儲存在人體腎臟和肝臟中的果糖獲得能量,必須首先將其轉化成葡萄糖。然而,裸鼴鼠所有的器官都可以代謝果糖。
下一步,研究人員將弄清楚裸鼴鼠是如何獲得果糖的。因為果糖并不是來自裸鼴鼠的飲食,它們很可能是裸鼴鼠自身合成的,而這一過程迄今為止還只是在植物中觀察到。
在未來,后續(xù)的研究成果將有助于幫助心臟病或者中風患者,因為他們在發(fā)病時,往往會伴隨著缺氧等癥狀,造成嚴重的腦損傷,而如果病人們也能像裸鼴鼠這樣,不需要氧氣也能代謝果糖來作為細胞能量來源,將能有效避免身體缺氧后導致的器官受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