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麗敏
(邢臺市第三醫(yī)院呼吸老年病科 河北 邢臺 054000)
對老年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者進行綜合性護理的效果探究
師麗敏
(邢臺市第三醫(yī)院呼吸老年病科 河北 邢臺 054000)
目的:探討對老年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者進行綜合性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隨機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間邢臺市第三醫(yī)院收治的88例老年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者,將其分為C組與Z組,每組各有44例患者。對C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在此基礎上,對Z組患者進行綜合性護理,然后對比兩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與對護理的滿意度。結果:Z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90.9%)明顯高于C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65.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Z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100%)明顯高于C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88.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老年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者進行綜合性護理對于提高其治療的效果,提升其對護理的滿意度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呼吸系統(tǒng)疾??;老年患者;綜合性護理
呼吸系統(tǒng)疾病是老年人群的常見病與多發(fā)病。由于老年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者身體的各項機能下降,呼吸系統(tǒng)的抵抗力較弱,故在其住院接受治療期間,護理人員應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以提高其治療的效果。研究顯示,在老年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者住院接受治療期間對其進行綜合性護理不僅可提高其治療的效果,而且可提升其對護理的滿意度。為了進一步證實這一點,本文對邢臺市第三醫(yī)院近期收治的88例老年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間邢臺市第三醫(yī)院收治的88例老年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他們均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在這88例患者中,有62例男性、26例女性,其年齡在52~87歲之間,平均為64.2歲。將這88例患者分為Z組與C組,每組各有44例患者。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兩組患者住院接受治療期間,我院對C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包括飲食護理及生活護理等。在此基礎上,對Z組患者進行綜合性護理。進行綜合性護理的方法為:
1.2.1 進行病房環(huán)境護理 病房是患者接觸時間最長的地方,因此,保持病房環(huán)境的衛(wèi)生整潔對于促進患者康復十分重要。應將病房內的溫度保持在20~22℃之間,并保持室內通風良好、陽光充沛??赏ㄟ^使用加濕器來提高病房內的濕度[2]。為了防止霧霾天氣對患者的呼吸道產生刺激,應避免在霧霾嚴重的天氣開窗通風。應禁止在病房內養(yǎng)花,避免花粉使患者的呼吸道出現(xiàn)不適感。
1.2.2 進行呼吸道護理 1)幫助患者排痰:使患者自主排痰是保持其呼吸道暢通的關鍵??赏ㄟ^輕輕叩拍患者的背部,借助外力振動使痰液從較細小的支氣管進入氣管內,使患者順利排痰。還可使用超聲霧化濕化氣管的方法幫助患者稀釋痰液、消炎平喘。2)確?;颊邤z入足夠的水分:應保證患者每日攝入的水量≥1500ml,以使其呼吸道保持濕潤,快速修復其呼吸道的黏膜。3)對患者進行吸氧治療:患者若發(fā)生呼吸不暢及呼吸困難的癥狀,應及時為其進行吸氧治療。應根據患者的不同癥狀為其選擇不同濃度的氧氣?;颊呷舫霈F(xiàn)缺氧、CO2潴留及呼吸不暢的癥狀,可為其進行低濃度(氧氣濃度為25%)吸氧?;颊呷舫霈F(xiàn)呼吸功能障礙,應為其進行高濃度(氧氣濃度>55%)吸氧。不過,進行高濃度吸氧的時間不宜過長,以免使患者出現(xiàn)氧中毒,導致其發(fā)生嚴重的肺損傷。另外,在為患者進行高濃度吸氧時,應根據其呼吸的形態(tài)、呼吸道黏膜與皮膚的顏色、心率的大小及神志清醒的程度判斷是否繼續(xù)為其吸氧[4]。
1.2.3 進行用藥護理 1)控制患者輸液的速度:輸液的速度過快可增加患者腎臟與心臟的負擔,故應嚴格控制好其輸液的速度。2)督促患者按時服藥:應提醒患者按時服藥,以確保藥物的療效。對于病情嚴重、無法直接口服藥物的患者,可使用靜脈滴注藥物或隨流質食物服用的方法幫助其服藥。3)提高患者服藥的依從性:應在充分了解患者心理的基礎上,向其詳細地講解其所服藥物的作用,告知其遵醫(yī)囑服藥的必要性。在選用藥物時,應盡量選擇可減輕患者痛苦的藥物劑型。4)密切觀察患者服藥后的反應:對于可導致患者出現(xiàn)呼吸困難等不良反應的藥物,應在其服藥后嚴密觀察其反應,以便及時通知醫(yī)生進行處理。
1.2.4 進行心理護理 不少患者在住院后可出現(xiàn)焦慮、煩躁、孤獨無助的心理,嚴重者甚至可出現(xiàn)拒服藥物、不配合醫(yī)生治療等情況。對此,護理人員要耐心、細心地幫助患者,引導患者家屬多與患者溝通,鼓勵患者與同病房的病友進行溝通,以減輕其孤獨感與焦慮感。應通過向患者介紹醫(yī)院的實力、醫(yī)生的資歷等增強其對治療的信心,減輕其心理壓力。對于性格比較內向的患者,應主動與其交流,以緩解其內心的壓力。對于記憶力差、愛嘮叨的患者,應盡量體諒患者,多從患者的角度考慮問題,做到待患者如同待自己的親人。對于情緒控制能力較差的患者,要用微笑與真誠、包容的心態(tài)打動患者。另外,在患者住院期間,應定期對其進行健康教育,幫助其了解與其病情相關的知識,告知其避免進行不利于康復的行為及日常的保健方法等。
1.3 效果評定標準[1]1)療效判定標準:痊愈:指在接受一段時間的住院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其身體的機能恢復正常。顯效:指在接受一段時間的住院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顯著改善,其身體的機能基本恢復正常。有效:指在接受一段時間的住院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一定的改善,其身體的機能有所恢復。無效:指在接受一段時間的住院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及身體機能均未發(fā)生明顯的改善,其病情甚至在加重。治療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2)護理滿意度判定標準:使用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調查統(tǒng)計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并將調查結果分為滿意、一般、不滿意??倽M意度=(滿意+一般)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本次調查中的數據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進行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對比 Z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90.9%)明顯高于C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65.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對比 [n(%)]
2.2 兩組患者對護理效果滿意的對比 Z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100%)明顯高于C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88.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對護理效果滿意度的對比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老年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發(fā)病率逐漸升高。研究顯示,在老年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者住院治療期間對其進行綜合性護理可顯著提高其治療的效果,提升其對護理的滿意度。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對C組患者進行了常規(guī)護理,在此基礎上,對Z組患者進行了綜合性護理,包括進行病房環(huán)境護理、呼吸道護理、用藥護理及心理護理等。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Z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90.9%)明顯高于C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65.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Z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100%)明顯高于C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88.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對老年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者進行綜合性護理可顯著提高其治療的效果,進而提升其對護理的滿意度。
[1] 解玲.老年呼吸系統(tǒng)疾病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0,4(3):225-226.
[2] 錢桂花.對住院的老年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者進行綜合性護理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5,13(14):149-150.
[3] 劉薇.奧瑞姆自護模式在老年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5,(12):163-164.
R473.5
B
2095-7629-(2017)4-0180-02
師麗敏,女,1976年11月出生,河北邢臺人,學歷為本科,職稱為主管護師,研究方向為呼吸老年系統(tǒng)疾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