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 平
(江蘇省漣水縣中醫(yī)院 江蘇 漣水 223400)
舒適護理在對疝氣患兒進行腹腔鏡手術中的應用效果探析
倪 平
(江蘇省漣水縣中醫(yī)院 江蘇 漣水 223400)
目的:探討對進行腹腔鏡手術的疝氣患兒實施舒適護理的效果。方法:選取近幾年某院收治的50例疝氣患兒作為研究對象。這些患兒均使用腹腔鏡手術進行治療。同時,在圍手術期對這些患兒均進行舒適護理。然后觀察患兒手術的結果及術后身體恢復的情況。結果:所有患兒均手術成功,無患兒在術中轉為進行開腹手術。這些患兒術后的平均住院時間為(4.3±0.6)天,其術后疼痛的程度較輕,無患兒發(fā)生術后并發(fā)癥。治療后,這些患兒的血氧飽和度、呼吸頻率及脈搏與治療前相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進行腹腔鏡手術的疝氣患兒實施舒適護理能促進其術后身體的恢復,減輕其術后疼痛的程度,降低其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小兒疝氣;腹腔鏡手術;舒適護理
小兒疝氣是小兒外科常見的一種疾病。該病多由鞘狀突未關閉或臍環(huán)未能及時閉合等因素所致[1]?,F(xiàn)階段,臨床上主要使用腹腔鏡手術治療小兒疝氣。與開腹手術相比,使用腹腔鏡手術治療小兒疝氣能降低患兒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促進其身體早日康復。小兒的認知能力不足、活潑好動。這為圍手術期患兒的醫(yī)療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不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也可能導致患兒的預后較差[2]。因此,護理人員需要通過對此類患兒進行科學有效的護理服務,來提高其手術的效果,改善其預后。為探討對進行腹腔鏡手術的疝氣患兒實施舒適護理的效果,某院對近幾年在某院進行腹腔鏡手術的疝氣患兒在圍手術期進行舒適護理,獲得了很好的效果,現(xiàn)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間某院收治的50例疝氣患兒。在這些患兒中,有男性患兒27例,女性患兒23例;其年齡為10個月~7歲,平均年齡為(4.2±1.7)歲。
1.2 方法 對腹股溝斜疝患兒使用腹腔鏡內(nèi)環(huán)閉鎖術進行治療,為臍疝患兒使用腹腔鏡疝囊切除縫合修補術進行治療。對所有患兒均在圍手術期進行舒適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是:
1.2.1 對患兒進行術前護理的方法 1)護理人員熱情地接待患兒入院,主動與其進行溝通。根據(jù)患兒的性格及心理狀態(tài),通過做游戲、看畫冊、發(fā)放糖果等方式消除其入院后的緊張感及對護理人員的陌生感。2)通過鼓勵、轉移注意力等方法引導患兒完成術前的相關檢查。3)叮囑患兒的家屬陪同、安撫、鼓勵患兒??蓭ьI患兒去看術后熟睡的小朋友,以減輕或消除其對手術的恐懼感。4)讓患兒在術前12 h忌吃甜食及易產(chǎn)氣的食物,在術前6 h禁食,在術前4 h禁水。5)為患兒備皮。使用軟皂液清洗患兒的腹部、臍部、會陰部等部位,再用清水反復清洗上述部位,然后使用碘伏棉簽消毒上述部位。讓患兒在進入手術室前排尿。5)確認手術室內(nèi)的各種設備能夠正常使用,準備腹腔鏡手術器械,確保手術能夠順利地進行。6)在患兒進入手術室后,確認其能夠遵醫(yī)囑完成各項準備工作。指導患兒取仰臥位,在其臀下墊枕墊,固定其四肢,按常規(guī)進行消毒、鋪巾。密切地配合醫(yī)生完成手術。
1.2.2 對患兒進行術后護理的方法 1)手術完成后,將患兒推回病房。密切監(jiān)測患兒的生命體征,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立即通知其主治醫(yī)生。2)讓患兒取健側臥位,在其會陰部位墊條形棉質尿布,并及時為其更換尿布,以防患兒因排尿而污染切口。3)觀察患兒陰囊腫脹的情況。一般來說,患兒陰囊腫脹的情況會在術后2~3 d自行消失。若患兒的陰囊長時間腫脹或發(fā)硬,立即通知醫(yī)生,并配合醫(yī)生對其進行相應的處理。4)保護患兒的切口,防止切口部位的紗布掉落。叮囑患兒不得隨意抓撓切口,并與患兒的家屬一起看護患兒,必要時可將患兒的雙手固定。5)遵醫(yī)囑對患兒進行冬眠治療或注射鎮(zhèn)痛藥物,防止其因疼痛而出現(xiàn)煩躁、哭鬧等情況。
1.3 觀察指標 記錄患兒住院的時間、手術的成功率及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比較手術前后這些患兒的血氧飽和度、呼吸及心率。評估患兒術后疼痛的情況[3]。無痛:患兒在清醒狀態(tài)下未發(fā)生因疼痛而哭鬧的情況。輕度疼痛:患兒偶有因疼痛而哭鬧的情況,稍加撫慰其情緒即可平復。中度疼痛:患兒因疼痛而哭鬧的情況比較嚴重,需對其進行長時間的撫慰,其情緒才可平復。重度疼痛:患兒因疼痛而哭鬧的情況嚴重且頻繁,對其進行長時間的撫慰后,其仍不能平復情緒,需為其使用鎮(zhèn)痛劑。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的數(shù)據(jù)均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8.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2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 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所有患兒均手術成功,無患兒在術中轉行開腹手術,其手術的成功率為100%。這些患兒術后住院的時間為3~6天,平均住院時間為(4.3±0.6)天。在這些患兒中,有26例(52.0%)患兒術后疼痛的程度為無痛,有18例(36.0%)患兒術后疼痛的程度為輕度疼痛,有5例(10.0%)患兒術后疼痛的程度為中度疼痛,有1例(2.0%)患兒術后疼痛的程度為重度疼痛。無患兒發(fā)生感染、膀胱損傷及尿潴留等并發(fā)癥。治療后,這些患兒的血氧飽和度、呼吸頻率及脈搏與治療前相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1。
表1 手術前后這些患兒的生命指標(±s)
表1 手術前后這些患兒的生命指標(±s)
脈搏(次/min)手術前(n=50)96.8±0.7 32.9±2.4 105.4±10.3手術后(n=50)96.5±0.4 33.0±2.7 105.1±9.7 t值 2.492 1.581 0.532 P值 0.064 0.083 0.142時間段 血氧飽和度(%)呼吸(次/min)
小兒疝氣通常分為腹股溝斜疝和臍疝兩種。其中,腹股溝斜疝患兒占疝氣患兒總數(shù)的70%~85%[4]。一般來說,一歲以上的腹股溝疝患兒病情若不能自愈,則需進行手術治療。此外,不滿1周歲的疝氣患兒發(fā)生疝嵌頓時,也應及時進行手術治療。使用腹腔鏡手術治療小兒疝氣具有對患兒造成的創(chuàng)傷小、出血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低等優(yōu)點[5]。但小兒的認知能力不足、生性好動,對治療的依從性較差。因此,在圍手術期對患兒進行科學有效的護理具有重要的意義。舒適護理是指根據(jù)患者的實際需求,通過對其進行護理服務,使其生理、心理上均達到愉悅的狀態(tài),以便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療,早日康復。邱翠銀[6]等人對進行腹腔鏡手術的疝氣患兒在術后分別進行常規(guī)護理和舒適護理。研究的結果顯示,接受舒適護理的患兒中重度疼痛的發(fā)生率(8.5%)顯著低于接受常規(guī)護理的患兒中重度疼痛的發(fā)生率(37.2%)。這與本次研究的結果基本一致。胡詩芳[7]等人對進行微創(chuàng)手術的疝氣患兒在圍手術期分別進行了一般護理和舒適護理。研究的結果顯示,接受舒適護理的患兒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3.17%)顯著低于接受一般護理的患兒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17.62%),其臥床的時間(1~2 d)也短于接受一般護理的患兒臥床的時間(3~5 d)。這與本次研究的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對進行腹腔鏡手術的疝氣患兒實施舒適護理能促進其術后身體的恢復,減輕其術后疼痛的程度,降低其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1] 彭莉莉,吳丹,楊杰,等.綜合護理干預在小兒疝氣手術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14):2840-2841.
[2] 蘭小米,張倩.術前親情護理在小兒疝氣外科手術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yī)學,2013,14(12):117-118.
[3] 張興芬.小兒疝氣手術前后的觀察與護理體會[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7(7):132-133.
[4] 宮穎.272例小兒疝氣圍手術期護理效果分析[J].山西職工醫(yī)學院學報,2013,23(4):59-60.
[5] 姚婭玲.綜合護理干預在腹腔鏡小兒疝氣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5,15(59):198-199.
[6] 邱翠銀.腹腔鏡下小兒疝氣手術舒適護理效果分析[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6,27(11):2138-2139.
[7] 胡詩芳,符麗霞,劉小群等.舒適護理在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小兒疝氣圍術期護理中的價值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10):1303-1306.
R473
B
2095-7629-(2017)4-0177-02
倪平,女,1983年10月30日出生,漢族,江蘇淮安人,本科學歷,主管護師,研究方向為外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