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弘
(廣西省平南縣人民醫(yī)院感染性疾病科 廣西 平南 537300)
細節(jié)化護理在艾滋病患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
周 弘
(廣西省平南縣人民醫(yī)院感染性疾病科 廣西 平南 537300)
目的:探討對艾滋病患者進行細節(jié)化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抽選廣西省平南縣人民醫(yī)院感染性疾病科在近期內(nèi)接診的100例艾滋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雙色球分組法將這100例患者隨機分成參照組(50例)和細節(jié)化護理組(50例)。為這兩組患者均應用齊多夫定進行治療。對參照組患者進行普通護理,在此基礎上,對細節(jié)化護理組患者進行細節(jié)化護理。護理結束后,對比兩組患者接受治護的效果、焦慮評分、抑郁評分和對治療的依從性。結果:與參照組患者相比,細節(jié)化護理組患者接受護理后其焦慮評分、抑郁評分更低,其接受治護的總有效率和對治療的完全依從率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艾滋病患者進行細節(jié)化護理的臨床效果顯著,能夠有效地緩解其負面情緒,提高其對治療的依從性。
艾滋?。患毠?jié)化護理;普通護理;臨床效果;對治療的依從性;焦慮;抑郁
艾滋病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性傳染疾病。此病患者的死亡率較高[1]。相關的臨床研究證實,對艾滋病患者進行細節(jié)化護理的臨床效果較好。為了探討對艾滋病患者進行細節(jié)化護理的臨床效果,筆者對廣西省平南縣人民醫(yī)院感染性疾病科在近期內(nèi)接診的100例艾滋病患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1.1 研究對象的基線資料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間廣西省平南縣人民醫(yī)院感染性疾病科接診的100例艾滋病患者。采用雙色球分組法將這100例患者隨機分成參照組(50例)和細節(jié)化護理組(50例)。參照組的5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其中年齡最小的35歲,年齡最大的69歲,平均年齡為(52.43±8.57)歲。細節(jié)化護理組的5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17例;其中年齡最小的35歲,年齡最大的70歲,平均年齡為(52.92±9.42)歲。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相比差異不明顯(P>0.05),組間存在臨床可比性。
1.2 排除標準[2]1)合并有嚴重的肺、心、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2)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3)神志不清的患者。4)合并有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的患者。
1.3 治療方法 為這兩組患者均應用齊多夫定進行治療。齊多夫定的用法為:每隔4h服1次,每次服200mg,應連續(xù)用藥8周。
1.4 護理方法
1.4.1 對參照組患者進行普通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是:1)在患者入院后,對其具體情況(包括性格特點、家庭狀況、生活習慣及文化程度等)進行了解,并密切關注其心理狀態(tài)的變化情況。2)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和用藥指導。3)對患者進行輸液護理和生活護理。
1.4.2 在進行普通護理的基礎上,對細節(jié)化護理組患者進行細節(jié)化護理。進行細節(jié)化護理的方法是:1)在患者入院時,責任護士對其進行熱情的接待,并詳細地向其介紹醫(yī)院的環(huán)境和病房的環(huán)境,以消除其對醫(yī)院的陌生感。2)責任護士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耐心地傾聽其主訴,并在了解其心理狀態(tài)和內(nèi)心的需求后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以緩解其負面情緒,幫助其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3)責任護士邀請心理狀態(tài)良好的患者對出現(xiàn)負面情緒的患者進行現(xiàn)身說教。4)責任護士指導患者掌握控制情緒的方法,并鼓勵其參加娛樂活動。5)責任護士指導患者家屬多對患者進行關懷和鼓勵。6)責任護士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使其了解心理狀態(tài)對疾病的影響,讓其能夠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疾病。7)對于免疫缺陷癥狀較為嚴重的患者,責任護士應對其進行保護性隔離。8)對于長期腹瀉的患者,責任護士應注意保護其肛周皮膚。在患者排便后,先用溫水對其肛周皮膚進行清洗,再用吸水性良好的軟布或紙巾吸干。9)在患者服藥期間,責任護士注意觀察其是否發(fā)生貧血?;颊呷舭l(fā)生貧血,責任護士應定時對其進行血生化檢查。當患者Hb的水平≤80g/L時,應遵醫(yī)囑對其進行輸血治療,并為其調(diào)整用藥量。當患者中性粒細胞的水平<0.5×109/L時,應及時告知主治醫(yī)生,并立即讓患者停藥。
1.5 觀察指標 1)觀察兩組患者的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2)觀察兩組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應用HAD量表對患者的焦慮癥狀、抑郁癥狀進行評價。患者的得分越高,說明其焦慮癥狀、抑郁癥狀越嚴重。
1.6 治護效果的判定標準[3]1)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明顯好轉(zhuǎn)。2)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所好轉(zhuǎn)。3)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未好轉(zhuǎn)。
1.7 治療依從性的評價標準[4]應用自制的依從性調(diào)查問卷評價兩組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1)完全依從:患者能夠嚴格遵醫(yī)囑用藥,并堅持接受治療。2)一般依從:患者偶爾會出現(xiàn)不遵照醫(yī)囑用藥的情況。3)不依從:患者經(jīng)常不遵照醫(yī)囑用藥,甚至出現(xiàn)擅自停藥的情況。
1.8 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文中的數(shù)據(jù)均經(jīng)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患者的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用(±s)表示,采用t檢驗,患者對治療的完全依從率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接受治護效果的對比 與參照組患者相比,細節(jié)化護理組患者接受治護的總有效率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接受治護效果的對比
2.2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的對比 在接受護理前,細節(jié)化護理組患者的焦慮評分平均為(52.14±9.75)分,其抑郁評分平均為(60.29±11.42)分。參照組患者的焦慮評分平均為(50.89±9.84)分,其抑郁評分平均為(59.97±10.84)分。兩組患者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護理結束后,細節(jié)化護理組患者的焦慮評分平均為(44.73±8.74)分,其抑郁評分平均為(52.47±8.32)分。參照組患者的焦慮評分平均為(47.15±10.63)分,其抑郁評分平均為(56.67±9.93)分。細節(jié)化護理組患者接受護理后其焦慮評分、抑郁評分均明顯低于參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的對比(±s,分)
表2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的對比(±s,分)
注:與護理前相比,*P<0.05。
組別例數(shù)焦慮評分抑郁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細節(jié)化護理組 50 52.14±9.75 44.73±8.74* 60.29±11.42 52.47±8.32*參照組 50 50.89±9.84 47.15±10.63 59.97±10.84 56.67±9.93 t值 0.6381 2.2711 0.1437 3.3841 P值 0.5249 0.0253 0.8860 0.0010
2.3 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對比 護理結束后,細節(jié)化護理組患者中對治療的態(tài)度為完全依從的患者有49例(占94.0%),為一般依從的患者有3例(占6.0%)。細節(jié)化護理組患者對治療的完全依從率為94.0%。參照組患者中對治療的態(tài)度為完全依從的患者有38例(占76.0%),為一般依從的患者有9例(占18.0%),為不依從的患者有3例(占6.0%)。參照組患者對治療的完全依從率為76.0%。與參照組患者相比,細節(jié)化護理組患者對治療的完全依從率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對比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與參照組患者相比,細節(jié)化護理組患者接受護理后其焦慮評分、抑郁評分更低,其接受治護的總有效率和對治療的完全依從率更高。上述研究結果與李幻等人[5]的研究結果相似。
綜上所述,對艾滋病患者進行細節(jié)化護理的臨床效果顯著,能夠有效地緩解其負面情緒,提高其對治療的依從性。
[1] 潘菊鳳,姜萍,葉英,等.艾滋病患者心理健康狀況調(diào)查與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6,31(10):948-949.
[2] 馬雪蓮.護理干預對艾滋病患者治療依從性影響的研究進展[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11):1441-1444.
[3] 朱玉艷,余亞玲.全程護理關愛模式對艾滋病與結核病雙重感染病人的效果觀察[J].臨床研究,2016,24(5):194.
[4] 王琳,張林,董寧,等.住院艾滋病病人舒適護理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6,30(21):2568-2570.
[5] 李幻,石柳春,陸雪萍,等.綜合護理干預對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療依從性及CD4+T淋巴細胞的影響[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3,19(8):923-925.
R473
B
2095-7629-(2017)4-01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