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凈 舒金皓 張 蘋 吳 涵 李嵐英
(重慶師范大學 重慶 400700)
淺析農村小學校園文化建設
李林凈 舒金皓 張 蘋 吳 涵 李嵐英
(重慶師范大學 重慶 400700)
當前我國城市與農村的教育水平發(fā)展不均衡,農村小學教育資源嚴重匱乏,農村小學校園文化建設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從教育公平的角度解說農村小學校園文化建設重要性,以及當前農村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現狀的誤區(qū)。并針對校園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建設策略。本文旨在從教育公平的視角研究農村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農村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策略。
校園文化;教育公平;農村小學;問題策略
我國的農村小學教育成敗直接影響著我國的教育公平,而農村的小學校園文化與城鎮(zhèn)或是發(fā)達地區(qū)的小學校園文化差距很大。要想提高我國整體小學校園文化的水平,必須關注我國的農村小學校園文化。
我國一直都高度重視教育問題,校園文化公平是隨著經濟和民主化的發(fā)展并逐步擴大和深入,也是促進教育公平的重要途經。現今,農村小學校園已被人們普遍地關注,我國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廣大的農村,然而農村教育卻已被城市教育所邊緣化。不能合理地解決農村小學校園文化公平問題,整個教育的公平也就無法實現,這必然影響教育公平協(xié)調和全面發(fā)展。故實現和擴大農村小學校園文化公平,已成為實現教育公平的必然選擇。
農村小學校園文化與農村教育、農村經濟有著重要關系,這就直接決定農村小學校園文化在農村教育中的作用?,F實要求發(fā)展與改革農村小學校園文化,使農村教育的結構更加合理、體系更完善,從而使得農村小學師生素質能夠得到提高,全面改善農村勞動力基本素質,進而使一部分農村人口轉化成為人力資源,為農村小康社會和人力資源打下堅實的基礎。
1.許多農村小學學校的音體美、實驗室、計算機等教學儀器設備配置水平過低,甚至有些農村完全小學校根本就沒有配設。這就直接影響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我國農村小學教學儀器設備平均值明顯低于城市,以2004年為例,各地城鄉(xiāng)之比平均為219∶1。其次,農村小學在圖書投資上存在很大的問題,雖然有極少部分的農村小學校每年花一定資金添置圖書,但是資金投入不大,而且大部分只是購買教師用書,真正用于購買兒童讀物的很少。
2.按要求,每所學校應擁有一定數量的電腦用于信息技術課教學。但由于農村小學學校規(guī)模小、經費有限,目前學校一般只有一、二臺電腦,并且這些計算機利用效率很低。
3.農村各小學計算機教學和管理人員都不夠專業(yè),這種現象也直接影響到“農遠工程”實施的效果,農村小學距離教育信息化還很遙遠。
1.農村小學價值觀是學校大多數師生員工所推崇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目標。農村小學教職員工特別是學校領導人員對價值觀建設的重視程度不夠,易走形式,落不到實處。農村小學的生源都來自農村,在我國農村小學中缺乏熱愛農村、學習知識成才以后建設新農村的理想。
2.教師作為學校文化建設的主體在文化建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農村小學教師并沒有研究怎樣才能有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能力、怎樣在適合農村小學生發(fā)展的情況下開展更好的教學方式。
3.農村小學的學校制度不完善,沒有做到讓每一個校領導、每一名班主任、每一個班級手里都有一套符合自身職能要求的規(guī)章制度。
誤區(qū)一:過分強強調質量教學工作而忽視文化建設。在激烈的教育競爭中,許多人認為教學質量是學校辦學水平的唯一標志,其他工作必須依附于教學工作。的確,教學質量是反映學校工作水平的重要因素,但用教學工作代替一切的做法是一種不符合素質教育思想的短視行為,混淆了教學工作與校園文化建設的客觀邏輯關系;
誤區(qū)二:突出制度管理而忽視文化熏陶。一些學校在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特別是在抓精神文化建設時,片面地強化制度管理,注重制度約束,而不注重營造文化氛圍去誘導學生,沒有把制度管理提高到文化層面來建設,導致管理工作只能是管得了當面,管不了背后,學生沒有真正從思想上解決問題,反而對執(zhí)行制度抵制、反感甚至陽奉陰違。
誤區(qū)三:曲解文化內涵而忽視校園現實。認為“文化”是個大概念,博大精深,一所學校搞文化建設只能是螞蟻撼樹,學校小天地既沒有開展文化建設的必要性,也沒有可行性。殊不知“文化”一詞有“文治與教化”的意思,文化是人類創(chuàng)造出的文明成果對人自身的改造,有人的社會活動,就有文化的建設與創(chuàng)造。
誤區(qū)四:熱衷庸俗功利而忽視人本情懷。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一些人把人生理想、人格完善沒有擺在應有的位置,因而對校園文化建設采取被動應付的態(tài)度,甚至迎合部分人追求時尚的心理,將校園文化建設庸俗化和功利化。
農村小學校園文化建設是指農村小學的教育管理者在全面認識校園文化規(guī)律的基礎上,根據農村小學教育的規(guī)律和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結合當地學校教育資源,在師生積極參與下建構校園文化的活動和過程中,筆者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農村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策略。
(一)加強制度管理,建構和諧制度
(二)關注全局,帶動局部,抓好重點,以點帶面,先易后難,分類推進,扎扎實實抓好校園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設。
(三)創(chuàng)造多彩的輿論文化
在深化課程改革的活動中,可見學校文化建設何等重要。校園是一塊凈土,在這里只有書聲,只有快樂。營造一種充滿生命氣息的校園文化,使學校成為教師懷快樂心情工作,實現人生價值的用武之地,成為學生胸懷理想、開啟智慧、塑造人格、點燃火種的知識殿堂是我們的目標。讓我們朝著這一目標一起努力!
[1] 楊東平.對我國教育公平問題的認識和思考[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0(8)
[2] 石中英.教育公平的主要內涵與社會意義[J].中學教育學刊,2014(3)
李林凈,重慶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小學教育;舒金皓,重慶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小學教育;張?zhí)O,重慶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小學教育;吳涵,重慶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小學教育;李嵐英,重慶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小學教育。
G620
A
1672-5832(2017)12-019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