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慶慶 王偉
[提要] 鐵礦是我國主要的大宗資源類進口商品,具有高貨值、高數量、高風險等特點,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資源性商品,在國家經濟社會發(fā)展中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本文介紹2016年常州口岸進口鐵礦業(yè)務基本概況和品質檢驗情況,對檢出不合格率、主要進口國家與地區(qū)礦產品品質等方面作全面的質量分析,并在加強對進口礦產品檢驗檢疫措施方面提出建議。
關鍵詞:進口鐵礦;質量分析;上升
中圖分類號:F746.11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7年10月11日
一、引言
2016年以來,國際鐵礦貿易市場供求趨于平穩(wěn),但我國作為大宗能源資源主要消耗國,對進口鐵礦的需求仍然旺盛。2016年2月發(fā)布《關于鋼鐵行業(yè)化解產能過剩實現脫困發(fā)展的意見》,要求用5年時間壓減粗鋼產能1億~5億噸,開啟了新一輪的鋼鐵去產能熱潮。然而,效產能壓減有限、已停產產能大量復產,造成2016年中國鋼鐵行業(yè)實際運行產能顯著增加,全年粗鋼產量因此同比增加了1.2%。國內鋼鐵企業(yè)生產產能不減反增,刺激了進口鐵礦的增加。對2016年從常州口岸進口鐵礦進行統(tǒng)計分析,可有效地加強對進口鐵礦的監(jiān)督與管理。
二、資料來源
常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2016年礦產品制樣實驗室采樣記錄、檢測記錄以及出入境檢驗檢疫貨物報檢檔案。
三、取制樣、分析檢測方法和項目
(一)取制樣方法。進口鐵礦入境后卸船過程中,在碼頭或貨物堆場按照標準GB/T10322.1-2000進行取樣,進一步制成分析綜合樣品。
(二)分析檢測方法和項目。ISO3087:2011鐵礦石交貨批含水量測定、ISO4701:2008鐵礦石篩分法測定粒度分布、GB/T 6730.5-2007鐵礦石全鐵含量的測定三氯化鈦還原法、ISO 4689-3:2015(E)硫含量的測定(燃燒和紅外線法)、ISO 2597-2-2008總鐵含量的測定(鈦(III)氯化物還原后的滴定方法)、GB/T 6730.68-2009鐵礦石灼燒減量的測定重量法和SN/T 0832-1999進出口鐵礦石中鐵、硅、鈣、錳、鋁、鈦、鎂和磷的測定波長色散X射線熒光光譜法。
四、進口鐵礦品質檢驗情況
(一)總體概況。2016年常州共進口各類鐵礦21批(16批,括號內為2015年相應數據,下同),重量為58.3萬噸(41.2萬噸),金額3,454.2萬美元(2,940.1萬美元),同比批次上升31.3%、重量上升41.5%、金額上升17.5%。主要來源國家包括印度、伊朗、阿聯酋、澳大利亞、韓國、馬來西亞、秘魯、巴西。(圖1)
(二)不合格檢出及同比增長情況。2016年共檢出進口鐵礦不合格14批(7批,括號內為2015年相應數據,下同),占總批次的66.7%,不合格鐵礦同比批次上升100.0%、重量上升77.4%、金額上升109.2%。(圖2)
不合格鐵礦重量31.4萬噸(17.7萬噸),貨值2,259.0萬美元(1,080.0萬美元),同比重量上升77.4%、金額上升109.2%。(表1)
(三)統(tǒng)計分析。2016年以來,我國進口鐵礦重量與2015年相比增長約9%。受國內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投資增長等因素影響,國內鋼材價格一路走高,作為原料的鐵礦石價格比年初增長約20%。(圖3)
常州港位于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受長江水道影響,港口最大只能停靠吃水11米、載貨5萬噸以下的巴拿馬型散貨船。2016年常州口岸鐵礦進口呈現增長態(tài)勢,與2015年相比同比增長約30%,原因主要有幾點:一是2015年下半年進口鐵礦量下降,港口庫存仍有一定的補庫空間,導致國內鋼企進口需求強烈;二是從需求層面講,2016年以來,國內鋼企盈利情況出現好轉,粗鋼日產水平也創(chuàng)新高,直接帶動鐵礦進口需求;三是從供給側看,進口鐵礦較國內鐵礦仍具有較大成本優(yōu)勢,國外主流礦山極低的開采和運輸成本可以支撐其不斷擴充產能,國內鋼鐵企業(yè)對進口鐵礦的使用不斷提高。
五、質量分析
(一)不合格鐵礦原因概述。不合格鐵礦主要集中在氧化鈉、氧化鎂、粒度等雜質元素以及球團礦的抗壓強度等物理指標不符合合同要求。從進口國別來看,常州口岸從印度、伊朗、阿聯酋等國家進口的鐵礦品質不合格率明顯偏高,主要是抗壓強度、氧化亞鐵、磷、氧化鎂等品質指標不合格情況較多。印度球團礦物理指標膨脹系數不合格情況比較多;秘魯鐵礦粒度、氧化鈉等指標存在不合格情況。(表2)
1、澳大利亞鐵礦。澳大利亞是我國進口鐵礦最大的供貨國,歷年來常州口岸主要供貨商有世界排名第二的力拓、第三的必和必拓以及FMG等公司,澳大利亞鐵礦具有鐵品位高、磷含量低的特點,是鋼鐵企業(yè)的首選原料之一。一直以來,澳大利亞礦山、港口的取制樣設施自動化程度較高,鐵礦品質控制比較好,檢測結果與裝貨港結果差異較小。2016年以來常州口岸共進口三批鐵礦,其品質較好,全部符合合同要求。
2、巴西鐵礦。巴西鐵礦主要由赤鐵礦組成,具有高鐵、中硅、低鋁的特點,是目前大型鋼鐵廠首選原料之一,Al2O3/SiO2比低,且粒度合理,是優(yōu)質的燒結用礦。作為世界第一大鐵礦石供貨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的鐵礦品質控制比較好,檢測結果與裝貨港結果差異較小。2015年以來常州口岸雖然僅進口一批鐵礦,但其品質較好,符合合同要求。
3、印度鐵礦。印度鐵礦是我國繼三大礦山之后的進口鐵礦又一主要來源,居我國進口鐵礦來源國前五。印度鐵礦石儲藏量非常分散,在很多邦都有儲藏,國內礦山較多,采掘水平參差不齊,目前采購印度礦的主流品位在53%~57%的中低品位。部分礦企質量控制不嚴格,采選設備落后。印度發(fā)貨多是集中礦源后出口,經常出現不同礦區(qū)、不同港口混裝的現象,肉眼檢驗均能發(fā)現顏色不均,部分批次甚至混有未經破碎的原礦,檢測后發(fā)現品位波動較大,不均勻性較高。2016年常州口岸進口印度鐵礦以球團礦為主,不合格項目主要有物理指標的抗壓強度和鎂、鉀、鋁等雜質指標上,共9批印度進口鐵礦中有8批品質指標不合格,不合格情況較為突出。(圖4)endprint
4、阿聯酋、伊朗鐵礦。產地申報為阿聯酋的鐵礦,其產地一般是伊朗,伊朗鐵礦一向以含鋁量低著稱,是僅次于巴西卡拉加斯、MBR粉礦、印度白蘭粉等A類粉礦的B類粉礦,是質量較好的搭配礦。大部分伊朗鐵礦雖然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鋁含量較低,但磷含量均偏高,典型值在0.1%以上,由于在燒結、球團、煉鐵過程中均不能脫磷,容易使鋼材產生“冷脆”現象,不利于使用。伊朗鐵礦粒度較細,水分含量極低,揚塵較大,給取樣工作造成了極大的干擾。今年伊朗鐵礦共進口三批,不合格有兩批,批次不合格率達66.7%,其不合格品質指標是氧化亞鐵含量、磷含量超標。
5、馬來西亞鐵礦。鐵礦是馬來西亞僅次于錫礦的另一重要礦產。其鐵礦儲量超過1億噸,包括磁鐵礦、赤鐵礦、褐鐵礦、磚紅壤鐵礦等,其鐵礦品位也較高,鐵含量超過50%。鐵礦主要分布在彭亨、丁加奴、柔佛三州。近年來,國際市場上的鐵礦石供需矛盾日益緊張,優(yōu)質鐵礦大多被知名的大型鋼廠所壟斷,因此馬來西亞鐵礦也成為我國進口鐵礦的重要來源。從表2可以發(fā)現,2016年從馬來西亞進口的一批球團礦被檢出品質指標不合格,主要是氧化亞鐵和抗壓強度不合格。
6、其他國家鐵礦。除了上述主要進口國外,其他供貨國的鐵礦所占進口比例相對較小,品質也參差不齊。2016年以來,隨著國際鐵礦石價格的上漲,我國非主流鐵礦有少量進口,非主流鐵礦存在鐵礦規(guī)模小、生產成本高,再加上礦石品質控制不嚴格,波動劇烈,其不符合合同要求的情況較常見等問題,從而使進口鐵礦的整體品質狀況有所下降。
(二)不合格原因分析。2016年常州口岸進口鐵礦的關鍵計價品質指標如鐵含量、水分等全部合格,不合格情況主要體現在抗壓強度,鎂、鉀、鈉、磷、粒度等元素指標和物理性能上。(圖5)
1、全鐵含量全部合格。由于常州口岸進口鐵礦以非主流礦為主,主要來自馬來西亞、阿聯酋、印度等國。由于國際鐵礦石市場行情波動較大,買方為減少損失,簽訂了嚴格的計價和索賠條款,鐵礦品質的要求直接關系到鐵礦石價格的變化,因此國外發(fā)貨方比較謹慎,一定程度上確保了到貨質量,進口鐵礦全鐵指標不合格情況沒有出現。
2、雜質含量和物理指標抗壓強度不合格比例偏高。常州口岸來自印度、秘魯、馬來西亞等國的球團鐵礦產生鎂、鉀、、三氧化二鋁等雜質含量偏高的現象,主要是此類國家采礦工業(yè)水平較低、采選礦和球團制球設備落后、質量控制不嚴、問題較多,因此造成品質穩(wěn)定性波動較大。
3、不合格同比增減情況。2015年和2016年不合格批次占總批次的百分比變化情況見表3。從中可以看出,常州口岸2016年進口鐵礦不合格品質指標在進口量增長情況下,到貨質量相比2015年有些下滑。一是由于國際市場鐵礦石價格逐步走高,部分非主流礦也逐步開始進口,而非主流礦由于采礦工業(yè)水平較低、采選礦設備落后、質量控制不嚴、問題較多,因此造成品質穩(wěn)定性波動較大;二是2016年常州口岸進口鐵礦一半以上為球團礦,其鎂、鉀、鈉等微量元素和物理指標如抗壓強度容易發(fā)生不合格。(表3)
六、對策建議
(一)加強對進口礦產品檢驗措施的研究和動態(tài)調整。進口大宗散裝礦產品檢驗監(jiān)管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工作,隨著我國對環(huán)境治理的嚴格和國內鋼鐵去產能的逐步推進,進口鐵礦需求將放緩,建議在不違反國際TBT/SPS規(guī)則的前提下,以服務國家宏觀調控大局為目的,不斷加強對進口礦產品檢驗措施的研究和動態(tài)調整,提升檢驗監(jiān)管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二)加強對進口鐵礦等大宗礦產品的國外供貨企業(yè)質量信息收集、跟蹤和分析。根據各口岸進口鐵礦檢驗情況,合理運用大數據分析手段,定期對國外供應企業(yè)的資質和誠信進行評價,必要時組織專家赴鐵礦主要進口產區(qū)調查其出口商質量控制能力,并將評價結果向政府部門、行業(yè)協(xié)會、相關企業(yè)進行通報,從而實現對進口鐵礦的事中和事后監(jiān)管。
(三)加強能力建設、提升檢驗效率。建議加強頂層設計,通過自身挖潛、內部調劑配置、研發(fā)遠程監(jiān)測手段等方式加強基礎性檢測資源和設置建設,加大檢測資源投入,提高檢驗效率,提升檢驗監(jiān)管水平。
主要參考文獻:
[1]徐麗穎.2016年鋼鐵行業(yè)去產能任重道遠[N].建筑時報,2016.8.
[2]巫宇翔.澳大利亞鐵礦資源現狀及新項目分析[J].現代礦業(yè),2016.
[3]丁瑤.中國進口鐵礦石的市場分析和政策研究[J].管理視窗,2016.
[4]ISO3087:2011.鐵礦石交貨批含水量測定[S].北京: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2011.
[5]ISO4701:2008鐵礦石篩分法測定粒度分布[S].北京: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