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雪飛
摘要:絲網版畫因其印刷時圖形無正反面,套版的精確,印刷的快捷等特征,便在版種語言上的特殊表現力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絲網版畫強調的是色彩的概括,有自身獨有的特色,最早進行的是形式語言的轉型,是以套色版畫為主的。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絲網版畫色彩疊加的語言,有非常廣泛的應用,有模棱性、均勻性等優(yōu)勢特色。本文先展開對絲網版畫特點的分析,之后站在其色彩疊加語言的角度分析討論,并詳細化探究其具體應用。
關鍵詞:色彩 模棱性 均勻性 絲網版畫 色彩疊加
中圖分類號:J2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20-0047-02
人類早期的織染等印刷活動,便是絲網版畫技術的來源。是在絲網網面上,用刮膠進行刮壓顏色,從網孔促使顏色漏至承載物上,產生出層次變換的色彩變幻效果,通過疊加起來的各種顏色。不同的畫面,會因為不同材料及顏色所構成區(qū)別化,而絲網版畫的藝術價值及審美效果,也會受到色彩疊加順序的直接性影響作用。所以,在絲網版畫的創(chuàng)作中,色彩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且近些年,在商業(yè)上,絲網版畫獲得了大量的應用。針對于現代絲網版畫的發(fā)展及創(chuàng)作,對其色彩語言及應用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絲網版畫概述及其特點
(一)簡述敘述絲網版畫
在版畫的種類中,絲網版畫屬于孔版畫。安迪·沃霍爾被認為是創(chuàng)作型絲網版畫的開端,創(chuàng)作出的版畫作品非常具有現代觀念。絲網版畫已經成為具有當代性版畫品種,通過其自身不斷發(fā)展,引起了各界藝術家及藝術愛好者的關注。而在1979年,創(chuàng)作型絲網版畫引入我國,版畫界藝術家逐漸豐富其藝術表現形式,以及不斷完善其創(chuàng)作技法,使絲網版畫在我國得到了更進一步的發(fā)展。同時絲網版畫蘊含的復數性、規(guī)范化及科技化的魅力,也被越來越多的觀眾所感知,從而加速了其現代化的進程。
(二)絲網版畫的特點
1.色彩構成的藝術。利用色塊間關系以及色彩的面積,在絲網版畫的色彩設計中,反應出色彩的主次關系。同時為了促使畫面有豐富及協(xié)調感,還可應用線條穿插于色塊之間,給人們視覺舒適的感覺。
2.色彩對比的藝術。絲網版畫相較于銅版畫、黑白木刻等而言,其有非常顯著性的色彩優(yōu)勢,任何需要的色彩,均可以在畫面上大膽的使用,中性色彩、無彩色、原色、純色等均可以使用??蓪娏一曈X沖擊力呈現出的一些對比的大面積色彩,或者是使用純度高的色彩;也有一些應用柔和的弱對比色彩,以及純度低的色彩搭配,促使畫面更加耐人尋味,體現出和諧統(tǒng)一、細膩的感覺。一些作品中有較多的色彩種類的存在,可呈現出色彩混合的效果,其畫面是豐富多彩的。
3.有節(jié)奏的色彩藝術。在對絲網版畫進行創(chuàng)作的時候,為了體現出畫面的節(jié)奏,需通過顏色的明度色階強弱進行。畫面的灰、黑、白的合理配置,可帶給人們節(jié)奏的動感,或寧靜、或跳躍、或興奮,將仿佛音樂中高中低音起伏節(jié)奏所產生。
二、絲網版畫疊加語言基本特點
色彩的疊加在創(chuàng)作絲網版畫的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會對其繪畫的效果,產生直接性的影響作用。繪畫者的作品想要達到一定的高度,對上述繪畫技巧的巧妙運用是非常重要的。需用刮板來刮之前混合起來各種需要的顏色,將白紙放在之前制作成型的絲網版網版下,然后將顏色倒在絲網板上面,利用刮板刮動顏色,將網版上的輪廓刮出。不同的版都要重復上述步驟,最終便可將別具特色的絲網版畫,形成于紙上。這便是對色彩疊加語言技巧的應用。
相較于其他的一般繪畫作品,此種色彩疊加語言是不同的。每一層畫面在制作網版形象的過程中,和其他層的是不相同的,這便是絲網版畫色彩疊加語言的獨特地方。每一層表現出的風格迥異,且每一層顏色都是有遞進性的,且在紙上,均完整化的保留下了每層的造型,促使作品看起來輪廓分明,留有鮮明的痕跡。絲網版畫色彩深度極有講究,透明度越低,則疊加厚度越高,且有更強的色彩的表現效果;相對較淺的色彩,若想畫面的疊加感越強,就加大顏色透明度,層次感便可表現出來。絲網版畫的形成,主要是通過印制,因此各種色彩的綜合表達,便是其主要的特點。在印制的過程中,絲網版畫的色彩分明且均勻,因其是通過刮板在絲網板上面刮,可將絲網各版畫面形象的基本特征完整化的保留下來。有層次感的色彩變換效果,是通過各種顏色的相互疊加產生的,其顏色純度較高也是其他版種無法比擬的。其他繪畫形式更是難以達到,其獨特性不言而喻。
(一)模棱性
在制作絲網版畫的過程中,版面通過刮板刮過留下痕跡,便是其模棱性,致使絲網版畫獨特性效果產生。在每一層顏色留下的痕跡,絲網版畫通過色彩多次疊加,相互交錯的每一道痕跡,均造成了色彩疊加的美感。在創(chuàng)作時,每一層色彩及畫面均不同,為了達到那種空間立體感,較多人會刻意保留一些痕跡,促使畫面更加生動形象。除此之外,色彩的均勻性,也是絲網版畫的特點。絲網版畫是通過刮絲網媒介印制,并不是通過畫筆直接在紙張上作畫,每一層色彩較為均勻,都由絲網版面上通過刮板印制而成。在一般繪畫理念上,此種繪畫方式較為間接,繪畫作品可將作者的情感表現得更強烈,也將作品顏色的均勻性,較好的保留。
(二)各種因素的作用
色彩疊加語言在絲網版畫制作過程中,為一種主要的表達方式,其中,色彩的搭配在絲網版畫制作中是非常重要的,色彩的應用直接影響畫面的主觀表現。在絲網顏色中主要通過色彩的透明度、深淺、純度相互對比,產生色彩疊加的藝術語言,覆蓋力較強的顏色,層層疊加后能表現出色彩立體感較強的效果;覆蓋力較弱的顏色,會帶給人們視覺上的柔美感受,疊加后的層次比覆蓋力強的顏色更為豐富,但缺乏立體感。一般色相相近的顏色,在色彩疊加的過程中組合在一起,在視覺上畫面的色彩效果比較統(tǒng)一。經過色彩的層層疊加,畫面更加有層次感,又均勻分散,通過色彩疊加的合理運用從而使畫面顯現出更好的和諧感和視覺張力。
顏料屬性的選取在絲網版畫制作中也較為重要。如可選用水性的顏料,促使畫面更加具有透明感,在色彩的表現上,此種顏料更清澈飽滿,畫面也更加生動形象。除此之外,油性顏料能達到比水性顏料更厚重覆蓋力更強的效果,其顏色純度不高,用此種顏料做出的畫面效果,能產生更大的色彩反差,增加了色彩的表現力度。
色彩的純度在絲網版畫色彩疊加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可將繪畫者情感及內心思想狀態(tài)展露無遺,決定著整幅畫的中心思想。若想整幅畫的畫面及思想更加和諧,則色彩純度需把握得好。也可通過提高色彩透明度,在創(chuàng)作絲網版畫的過程中,兩則并用,實現畫面的層次感,將創(chuàng)作者的情感及中心思想更好地表現出來,形成強烈的對比。絲網版畫中飽和的顏色,可給人留下視覺上的深刻印象,與其他版種可形成鮮明的對比。如果畫面的表現力不足,且層次感較弱,也可能是在顏色的純度把握上欠缺思考,因此說純度的對比,在制作絲網版畫的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選取顏料質地,在繪畫的過程中也是很有要求的,透明度和顏色強度,是顏料質地區(qū)別的主要因素。對背景顏色覆蓋力較小的,則選擇采用透明較高的顏料,顏色疊加的過程需要較高的藝術造詣,可塑造出層次感豐富的畫面。相應的,透明圖越高,則顏色的純度即顏色強度越低,相反,遮蓋背景的能力越強,說明顏料的透明度越低,畫面會更加簡潔明了。因此顏料的透明度低覆蓋力加強,如把握不當,將呈現出畫面沉悶及單調。
顏料的顆粒在繪畫過程中也極為重要。一般體現在絲網網框網絹線數的選擇上,如果顏料的顆粒大,則選擇較粗的線數,如150-200線,印刷出的顏色更加厚重,更具立體感,色感更強,相應的覆蓋力更強。如果顏色的顆粒小,則選擇較細的網框,如300-350線,印刷出的顏色會薄而勻,畫面會更加細膩、柔和,比較適合層次豐富柔和細膩的作品。
三、結語
通過顆粒的大小及顏料的透明度和純度及色彩疊加的合理運用,應用于絲網版畫的創(chuàng)作,能實現對絲網版畫作品的多元表達,更好地表現作品的主旨,進一步發(fā)展絲網版畫的技術語言,提高絲網版畫的審美層面。絲網版畫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需重視合適的制作順序,對合適的承載物及顏料的配合使用,進行充分的考慮,以及積極的利用絲網版畫及色彩間的關系,遵循色彩構成的基本規(guī)律,呈現出最佳視覺效果,更好地將色彩的語言作用發(fā)揮出來,促使絲網版畫更具藝術魅力。
參考文獻:
[1]田華.淺析絲網版畫的色彩語言及運用[J].大眾文藝,2017,(02):114.
[2]馬青梅.中國傳統(tǒng)色彩文化在絲網版畫創(chuàng)作中的應用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5年.
[3]劉益春.重新定義絲網版畫的特征[J].教育教學論壇,2015,(13):72-73.
[4]楊占杰.數字技術下絲網版畫創(chuàng)作的新特點探析[J].美與時代(中旬刊)·美術學刊,2017,(02):117-118.
[5]楊星星.淺析版畫的藝術特色——以絲網版畫為例[J].美術教育研究,2017,(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