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超,李科民
(蚌埠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安徽 蚌埠 233000)
淺析進行血漿BNP、CRP和HCY檢測在診斷急性心肌梗死方面的價值
孫 超,李科民
(蚌埠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安徽 蚌埠 233000)
目的:探討進行血漿BNP、CRP和HCY檢測在診斷急性心肌梗死方面的臨床價值。方法:將蚌埠市第一人民醫(yī)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間收治的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為心肌梗死組,將同期在該院進行體檢的32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參照組。對這兩組人員均進行血漿BNP、CRP和HCY檢測,并對比其血漿BNP、CRP和HCY的水平。結(jié)果:心肌梗死組患者血漿BNP、CRP和HCY的水平均高于參照組人員,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進行血漿BNP、CRP和HCY檢測在診斷急性心肌梗死方面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血漿BNP、CRP和HCY檢測;急性心肌梗死;臨床價值
急性心肌梗死是臨床上心血管內(nèi)科的常見病。此病主要是由于冠狀動脈發(fā)生 急性、持續(xù)性缺血缺氧引起的[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持續(xù)性胸痛、胸悶氣短、出汗、惡心、嘔吐、呼吸困難等,嚴重者甚至會發(fā)生休克、心源性猝死[2]。為了探討進行血漿BNP、CRP和HCY檢測在診斷急性心肌梗死方面的臨床價值,筆者對蚌埠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收治的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在該院進行體檢的32例健康體檢者進行了對照研究。
將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間蚌埠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收治的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為心肌梗死組,將同期在該院進行體檢的32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參照組。心肌梗死組患者中有男22例,女10例,其年齡在39歲至72歲之間,平均年齡(57.3±12.7)歲。參照組人員中有男27例,女5例,其年齡在44歲至76歲之間,平均年齡(56.2±12.2)歲。兩組研究對象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相比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這兩組人員均進行血漿BNP、CRP和HCY檢測。進行血漿BNP檢測的方法是:1)在進行檢測前,指導受檢者禁食10h。2)經(jīng)受檢者的肘靜脈采集其靜脈血5ml,并將血樣注入到含有EDTA-K2抗凝劑的一次性真空采血管中[3]。3)充分混勻血樣,并對血樣中BNP的含量進行檢測。進行血漿CRP檢測的方法是:1)在患者心肌梗死癥狀發(fā)作期間,抽取其靜脈血3~5ml,并將血樣注入到一次性真空采血管(含有0.2ml濃度為109mmol/L的枸櫞酸鈉抗凝劑)中。2)顛倒混勻血樣,然后對血樣進行15min的離心處理,離心速度為3000r/min[4]。3)收集血樣中的貧血小板血漿,并對血漿中CRP的含量進行檢測。進行血漿HCY檢測的方法是:1)經(jīng)受檢者的肘靜脈抽取其靜脈血3ml,并將血樣注入到一次性真空采血管(含有0.2ml濃度為2%的EDTA-Na 2抗凝劑)中[5]。2)顛倒混勻血樣,然后對血樣進行15min的離心處理,離心速度為3000r/min。3)收集血樣中的貧血小板血漿,并采用酶聯(lián)免疫分析法對血漿中HCY的含量進行檢測[6]。
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數(shù)據(jù)均經(jīng)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處理,患者血漿BNP、CRP和HCY的水平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參照組人員血漿BNP的水平平均為(25.7±10.6)pg/ml,其血漿CRP的水平平均為(2.53±1.2)mg/L,其血漿HCY的水平平均為(7.97±5.1)μmol/L。心肌梗死組患者血漿BNP的水平平均為(513.1±154.2)pg/ml,其血漿CRP的水平平均為(46.3±26.8)mg/L,其血漿HCY的水平平均為(52.1±10.1)μmol/L。心肌梗死組患者血漿BNP、CRP和HCY的水平均高于參照組人員,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漿BNP、CRP和HCY水平的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血漿BNP、CRP和HCY水平的對比(±s)
注:*表示與參照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血漿HCY的水平(μmol/L)參照組3225.7±10.62.53±1.27.97±5.1心肌梗死組32513.1±154.2*46.3±26.8*52.1±10.1*組別例數(shù)血漿BNP的水平(pg/ml)血漿CRP的水平(mg/L)
急性心肌梗死是臨床上心血管內(nèi)科的常見病。此病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持續(xù)性胸痛、胸悶氣短、出汗、惡心、嘔吐、呼吸困難等,嚴重者甚至會發(fā)生休克、心源性猝死。在本文中,筆者將蚌埠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收治的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為心肌梗死組,將同期在該院進行體檢的32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參照組。對這兩組人員均進行血漿BNP、CRP和HCY檢測,并對比其血漿BNP、CRP和HCY的水平。本次研究的結(jié)果顯示,心肌梗死組患者血漿BNP、CRP和HCY的水平均高于參照組人員,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漿BNP、CRP和HCY的水平與其病情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guān)[7]。
綜上所述,進行血漿BNP、CRP和HCY檢測在診斷急性心肌梗死方面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1] 劉桂香.C反應蛋白在疾病診斷和預后評估中的研究進展[J].實用醫(yī)技雜志,2012,19(1):33-34.
[2] 歐艷勉,葉騰騰,陳秀芳,等.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超敏C反應蛋白與預后的關(guān)系研究[J].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1,19(5):774.
[3] 鄭峰.腦鈉肽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進展[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3,29(1):77-79.
[4] 朱劍,李明.血漿腦鈉肽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3,51(11):54-56.
[5] 王翠蘭,秦建軍.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應蛋白,腦鈉肽及D二聚體與房顫的相關(guān)性[J].中外健康文摘,2013,(2):67-68.
[6] 凌波.血漿BNP、CRP、AⅡ、ALD 濃度的變化在急性腦梗死中的意義[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6(26):97-99.
[7] 吳福敢,覃志永,張春玲,等.急性腦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體和纖維蛋白原相關(guān)性探討[J].檢驗醫(yī)學,2011,26(10):689-691.
R542.2+2
B
2095-7629-(2017)7-0087-02
孫超,男,1985年9月出生,漢族,本科學歷,住院醫(y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