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俊廷
摘 要:雷鋒先后使用過“雷正興”、“雷峰”等。本文對雷鋒名字的由來進行了考證,認為大環(huán)境下,雷鋒由湖南北上鞍鋼過程中改名為“雷鋒”。但這期間,“雷鋒”與“雷峰”混用,沒有嚴格的區(qū)分。雷鋒參軍后,逐漸廢棄“雷峰”而改為“雷鋒”。
關鍵詞:雷鋒;名字 ;考證
1 關于“雷鋒”改名的問題
雷鋒小名庚伢子,上學后,正式名字為:“雷正興”。后來,由“雷正興”改名為“雷鋒”和“雷峰”。其中“雷鋒”這個名字為全國人民所熟知。
關于“雷鋒”名字的由來,目前,主要有以下兩種說法:
第一種是雷鋒的戰(zhàn)友陳廣生提出的。陳廣生在《雷鋒的故事》一書中說:雷鋒在報名到鞍鋼時,與當時望城縣委通信員張稀文一同報名。在填寫登記表時,雷鋒在姓名欄里寫下“雷鋒”。當時張稀文很納悶,問雷鋒:“你寫的這是誰的名字?”雷鋒回答:“我的呀。這個‘鋒字,我想了好久,是用山峰的‘峰,還是用沖鋒的‘鋒?現(xiàn)在想好了,干脆到鞍鋼去打個沖鋒吧?!彼€說:“雷正興是一個孤兒的名字,我早已經不是孤兒了?!痹趲椭鷱埾∥奶畋頃r,雷鋒還幫助張稀文改名為“張建文”。
第二種是馮樂群提出的。馮樂群是原中共望城縣委辦公室機要秘書,他回憶說:雷鋒在入團以后,又一次找到縣委書記張興玉,要改成單字的名字。張書記沉思了一會兒,回答他說:“你就叫雷鋒,行嗎?峰是山峰,是高峰,一定會永遠激勵你奮發(fā)努力,攀登高峰?!崩卒h蹦蹦跳跳到我的辦公室,欣喜若狂地把張書記改名的事告訴了我。當時在縣委機關的同志都親切地稱呼他“小雷”,很少有人叫他的名字雷正興,而“雷峰”這個名字就更鮮為人知了。在去鞍鋼的前夕,雷鋒又找我談起改名字的事。他說:“我想把山峰的‘峰字改為沖鋒的‘鋒字,你看好不好?”我問這是為什么。雷鋒語氣急迫,顯得很激動:“我現(xiàn)在已經成為正式的共青團員了,將來還要加入中國共產黨。共產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成為其中的一員,做個先鋒戰(zhàn)士更有意義,對嗎?”我忙說:“改先鋒的‘鋒字意義更大,意味深長?!?/p>
關于雷鋒改名的兩種說法都有當事人作為佐證。第一種說法的提出者陳廣生是雷鋒生前的戰(zhàn)友,著名的軍旅作家,撰寫的《雷鋒的故事》影響廣泛。陳廣生提出張建文見證雷鋒改名的說法,有很大的可信性。第二種說法的提出者馮樂群是雷鋒當年的老領導,又有當時縣委書記張興玉作為見證人,可信度也是很大。那么,陳廣生的說法和馮樂群的說法到底哪一個可信度更大呢?
目前我們掌握的史料是:雷鋒到了鞍鋼之后,曾經把“雷峰”和“雷鋒”兩個名字混用過。到部隊后才逐漸正式把“峰”,改為“鋒”。
根據(jù)筆者的判斷,從當時社會風尚來看,年輕人改名字是一種社會時尚,每當遇到人生重大的轉折或變故的時候有一些人往往改名以示紀念。改名字不需要組織或領導的批準,往往是自己宣布改名字便可。從雷鋒成長的過程來看,雷鋒的思想比較活躍,因此雷鋒有改名字的想法和動因并不為奇。從雷鋒遇到的“人生重大轉折”來看,主要有:上學——參加工作——入團——當工人——參軍——入黨等環(huán)節(jié)。筆者認為,無論如何改名字對雷鋒個人而言是一件大事,雷鋒醞釀改名的時間可能很早或者有一段時間,一時“心血來潮”而改名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從雷鋒改名的醞釀上看,馮樂群的說法要比陳廣生的說法可能更可信一些。
目前,我們能夠見到最早的“雷鋒”名字,是雷鋒由湖南團山湖農場北上鞍山,在鞍鋼填寫的招工登記表。筆者曾見過雷鋒填寫的這張招工登記表的原件,從原件上可以清楚地辨認:姓名一欄寫的是“雷峰”。不知道是誰,在什么時候,把“雷峰”兩字改寫成了“雷鋒”。其實,到部隊后,雷鋒依然將“雷鋒”與“雷峰”混用,只不過更多的時候使用的是“雷鋒”。例如,在1960年6月26日,部隊給雷鋒的鑒定,在填寫姓名時使用的就是“雷峰”。由此,筆者推測,說雷鋒改名字時,是為了具有所謂的“先鋒隊”等含義的提法可靠性并不大。筆者推測,可能是雷鋒到了部隊,沖鋒的“鋒”字與部隊的氛圍聯(lián)系更緊,故逐漸不用山峰的“峰”,而改用沖鋒的“鋒”。
筆者認為,關于雷鋒改名在的兩種說法,都有其一定的道理,但又有一些“難以自圓其說”。由于沒有確實的證據(jù),雷鋒名字的由來,以及為什么最初由“雷峰”與“雷鋒”混用,最后卻改為“雷鋒”,有可能成為“歷史之謎”有待人們繼續(xù)深入研究。
2 關于雷鋒上的第一所小學的問題
關于雷鋒最早是上的是哪所小學,目前說法不一。原撫順雷鋒紀念館館長關大全在他著的《雷鋒年譜》一書中認為:“1950年夏,安慶鄉(xiāng)鄉(xiāng)長彭德茂把雷鋒免費送進了七保一校讀書。1951年2月至12月,雷鋒轉到龍迴塘小學?!睆埵咳A等著《雷鋒傳略》認為:雷鋒最早上的小學是龍迴塘小學。據(jù)雷鋒小學時的老師易華欽回憶:雷鋒最早上的小學是黃花塘小學。
根據(jù)筆者考證,張士華等著《雷鋒轉略》中所說的龍迴塘小學與易華欽回憶的黃花塘小學實際上是同一所學校,只是當時所稱呼的名稱不同,另關大全著《雷鋒年譜》中也承認雷鋒上過龍迴塘小學,只是與易華欽回憶,張士華等人說法中的上學時間不同。筆者認為,雷鋒最早所上的學校應該是龍迴塘小學。
龍迥塘小學是鄉(xiāng)政府在黃花塘公路邊利用沒收的李家祠堂的房子開辦的。開辦時學校只有兩個正式教師,男老師叫李楊益,女老師叫楊敬儀,他們是夫妻。雷鋒在龍迥塘小學讀一年級,當時的班主任是楊敬儀。據(jù)李楊益老師回憶,雷鋒生性活潑,做事認真,他十分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上課認真聽講,學習成績在班級排在上游。1953年暑假,因龍迥塘小學是一所比較堅固的房子,又在黃花塘公路邊,當?shù)卣疀Q定征用校舍作糧庫,把龍迥塘小學把人帶教師用具有全部合并到荷葉壩小學。
目前,關于雷鋒所上小學的先后順序,無論是相關的雷鋒書籍,還是雷鋒紀念館中的“雷鋒生平”展出,其順序都不盡相同。1990年周輝、金萬成曾編導了電視資料片《雷鋒的足跡》,該片由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當年根據(jù)我們攝制組的實地訪問,雷鋒所上學校的先后順序是:龍迥塘——上車廟小學——向家沖小學——荷葉壩——清水塘——荷葉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