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彬+++宋志敏
肅寧縣探索新形勢下農村宣傳主陣地建設,通過創(chuàng)新廣播平臺,在全縣9個鄉(xiāng)鎮(zhèn)和253個村、12個非公企業(yè)全部開通大喇叭廣播,讓這一離老百姓最近的宣傳陣地發(fā)出新“聲”。
“聚焦新聞熱點,心系百姓民生,創(chuàng)新管理模式,普及惠民政策,讓黨的聲音傳遍千家萬戶。這里是肅寧縣邵莊鄉(xiāng)‘黨的聲音進萬家廣播,歡迎您的收聽。今天的主要內容有……”每天中午11時45分,肅寧縣邵莊鄉(xiāng)各村的大喇叭準時響起,“黨的聲音”“惠民政策”“農時話農事”等節(jié)目準時開播。
自“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肅寧縣探索新形勢下農村宣傳主陣地建設,通過創(chuàng)新廣播平臺,在全縣9個鄉(xiāng)鎮(zhèn)和253個村、12個非公企業(yè)全部開通大喇叭廣播,讓這一離老百姓最近的宣傳陣地發(fā)出新“聲”。如今,大喇叭廣播已成為當地干部群眾收聽黨的聲音、掌握致富信息、處理應急事件的重要平臺。
大喇叭是一個繞不開的歷史記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農村群眾獲取黨和國家政策信息的重要渠道,在老百姓心目中,大喇叭是神圣的、權威的。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神圣的大喇叭一度成為“催事喇叭”?!罢f實話,那會兒老百姓都怕喇叭響,喇叭一響不是要錢就是要糧?!泵C寧縣邵莊鄉(xiāng)南廟村黨支部書記趙俊卿回憶說。
后來,隨著國家對農業(yè)稅的取消,農村大喇叭的使用率也隨之減少,甚至有的村長期閑置停播。主流聲音被“社會雜音、網絡噪音”所干擾,惠民政策被有的村干部“截留”,群眾的信仰、觀念有被誤導的傾向,基層黨員與黨組織之間的“密切指數”不斷下降……黨在農村的思想陣地受到威脅。
著眼于教育群眾和引導群眾、讓黨的聲音成為時代最強音,肅寧縣在繼承傳統(tǒng)喇叭廣播優(yōu)勢的基礎上,通過技術、模式創(chuàng)新,完善喇叭廣播,賦予農村大喇叭新活力。他們應用聯通專線、電腦軟件、U盤介質、無線網絡等方式,建立起鄉(xiāng)鎮(zhèn)統(tǒng)一操控的“點對點”“點對面”智能化廣播系統(tǒng),實現了鄉(xiāng)鎮(zhèn)統(tǒng)一錄播和各村自主直播雙軌運行全覆蓋,重新搭建起黨群干群之間的“連心橋”。
為了避免大喇叭廣播在內容上“重服務,輕引導”,肅寧縣始終把傳播黨的聲音作為大喇叭廣播的主要功能,保證黨的聲音在播出時間和頻率上占有絕對比重。同時,他們充分尊重基層群眾主體地位,堅持開門搞活動,把舞臺交給群眾,把廣播交給群眾,讓村兩委干部、駐村干部、農村致富帶頭人、道德好人、選調生、大學生村官、農村代辦員輪番上陣,爭相發(fā)聲,在把黨的聲音原汁原味地傳遞出去的基礎上,用“地方話”“百姓話”解讀政策,真正讓群眾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同時,紀委監(jiān)察、農林、氣象等部門主動對接進行宣傳,減少了聲音傳遞層級,使政策宣傳更直接、貫徹執(zhí)行更快捷。
“現在咱大喇叭除了做好惠農政策的及時傳播外,更是將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等黨的聲音當成了日常廣播的重頭,日子久了,老百姓被動地聽就變成了主動聽?!壁w俊卿說,現在每天聽大喇叭廣播已經成了村民的習慣。
服務好群眾同樣也是大喇叭廣播再次受歡迎的原因。肅寧縣始終把基層群眾需要不需要、滿意不滿意作為重要標準,結合鄉(xiāng)情、村情、產業(yè)特點,因地制宜地安排廣播內容和廣播時間,同時依托鄉(xiāng)村代辦平臺,收集群眾意見建議,找準群眾興趣點,將廣播內容調整設置為黨的聲音、惠民政策、工作動態(tài)、致富橋梁、農時話農事、基礎設施建設、道德講堂、百姓心聲8個板塊,增強了廣播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不管是在干農活兒還是在吃飯,不管是在村里的哪個地方,只要喇叭一響都能聽見,還不耽誤手頭兒的事。大喇叭里講的不是國家政策,就是農業(yè)信息,還有好人好事,對俺們來說都是好聲音?!鄙矍f鄉(xiāng)南廟村68歲的老黨員袁二朵深有體會地說。
“通過推行‘黨的聲音進萬家大喇叭廣播,暢通了黨的聲音向下傳遞和社情民意向上反映的交流渠道,促進了黨心民心血脈相連、同頻共振,大喇叭逐漸成為我們宣傳政策的‘大陣地、傳授知識的‘大平臺、倡導文明的‘大講堂?!泵C寧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這個廣播平臺累計廣播數百期,村民收聽覆蓋率達100%。同時,在縣文化藝術中心、村民文化中心等群眾休閑娛樂廣場設置液晶大屏幕,圖文并茂、生動直觀地宣傳黨的好政策、發(fā)展新變化,實現黨的聲音在公共區(qū)域的有效傳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