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益棟
(浙江省余姚市梨洲小學 浙江余姚 315400)
小學低年級足球游戲的設計與實施
黃益棟
(浙江省余姚市梨洲小學 浙江余姚 315400)
很多學生都喜歡游戲,尤其是低年級學生。把足球游戲帶進足球課堂,可以最大化地吸引小學低年級學生的眼球,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學習和訓練,有利于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足球運動的各種技術和技能,讓學生建立終身鍛煉的意識。
低年級 足球游戲 設計 實施
近些年,校園足球在我國開展得如火如荼。在全國校園中推行足球新政,對于推進校園足球普及,促進青少年強身健體、全面發(fā)展,夯實國家足球事業(yè)人才基礎,具有極其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
低年級學生正處在生長發(fā)育期,好動好玩,喜愛新鮮事物,但自制能力相對較差。在教學中,可以引入足球游戲,充分發(fā)揮游戲活動的作用,讓學生在玩樂中體驗足球帶來的樂趣。如何設計和實施低年級足球游戲?在教學中,筆者以學校校本課程為依托,做了如下探索。
低年級足球游戲的設計應考慮如何運用多樣的、變化的、趣味的足球游戲來激發(fā)學生對足球的興趣,該設計過程中要循序漸進,使游戲與游戲之間前后有聯(lián)系、要注重安全、要合理安排運動量。
1.1 快樂——依據特點,提高游戲的趣味性
在足球游戲的設計時,一定要注重游戲本身的趣味性,融技能和規(guī)則的教學于趣味化的游戲之中,以此提高學生對足球的興趣。
教學中,可以通過修改游戲名稱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給學習項目冠以趣味性的名稱,如把運球練習設計為“趕小豬”的游戲、把傳球練習設計為“喜羊羊送西瓜”、把射門練習設計為“打敗灰太狼”。運動興趣提高了,學生的練習熱情就隨之提升了,運動技能就慢慢地掌握了。
1.2 適切——依據目的,安排合理的運動量
小學生正處在身體生長發(fā)育階段,我們在足球游戲教學中不但要遵循運動技能的形成規(guī)律,還要遵循少年兒童身體機能適應性規(guī)律和生理機能活動能力變化規(guī)律。
例如在一節(jié)腳內側傳運球的教學課中,剛開始可以安排小運動量的“圍圈搶斷球”游戲,以達到熱身的目的;接下來安排運動量適中的專門性足球游戲(“趕小豬”“送西瓜”),通過游戲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足球技術;最后來一個放松性的游戲(“火車過山洞”),讓學生消除前面游戲所帶來的身體疲勞。
1.3 安全——依據條件,注意排除安全隱患
在小學低年級足球游戲教學中,必須考慮到游戲的安全性。在準備活動中也可以通過足球游戲來開展,通過游戲不僅使學生充分活動了身體各關節(jié),還培養(yǎng)了學生對足球的樂趣,為下一步的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如游戲“夾球蹦蹦跳”:10 m×5 m的場地一個,足球4個,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4組。隊首學生將足球夾于兩腿間,采用蹦跳的方法前進。在前進的過程中,手不允許扶球,球掉了以后應停止前進,將球重新夾好以后才能從掉球的地方繼續(xù)前進,跳至標志物折返再跳回來,將球交給下一名隊員。
1.4 整體——依據序列,形成游戲的資源包
游戲設計需要考慮整體,考慮學生的發(fā)展梯度,不可單槍匹馬。小學低年級重在激發(fā)對足球的興趣,可以設計一系列的足球游戲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球感和踢球技術。
我們在實踐中開發(fā)了如下游戲資源包:一年級通過夾球蹦蹦跳,達到活動身體各個關節(jié)的作用; 打野鴨培養(yǎng)學生的快速反應、身體靈活性和協(xié)調能力;誰是球王、顛球大王培養(yǎng)學生球感和對空中球的判斷能力;趕小豬培養(yǎng)學生腳內側運球技術;小鴨子辦年貨鞏固腳內側運球技術,發(fā)展腳內側傳球技術;喜羊羊送西瓜鞏固腳內側傳球技術;蛇形穿越發(fā)展學生身體靈活性和協(xié)調能力。二年級學生通過運球高手培養(yǎng)學生腳外側運球技術;穿越封鎖區(qū)提高學生腳背帶球的能力;黃河-長江發(fā)展學生快速反應,提高停傳球技術;鯉魚躍龍門發(fā)展學生頭球技術;打敗灰太狼培養(yǎng)學生射門技術;4vs4足球對抗賽培養(yǎng)學生對足球比賽的興趣。
低年級足球游戲的實施,應該考慮在游戲趣味性的基礎上發(fā)展足球的技能,把各項足球技能融入到有趣的游戲中,做到融技于趣,讓學生在快樂的足球游戲中提高足球技能。
2.1 重視基礎,夯實足球運動技能
足球游戲離不開各項技能的訓練,在教學中,應通過游戲化的形式,有機分解足球運動技能,使學生在游戲中自然地加以掌握。
例如“打野鴨”這一游戲:在一個10 m×10 m的場地內,用到4個足球,把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2組,一組在場地內為“野鴨”,一組持球在場地的4個邊上為“獵人”,游戲開始后,“獵人”通過腳內側踢動滾球的方式來打中間的“野鴨”,如“野鴨”身體碰到足球,則退出場地,直到最后一名學生。堅持時間長的一組獲勝。
通過上面這個游戲,學生要學會腳內側運球、腳內側傳球、腳內側停球3項足球技能。首先游戲中要會腳內側停球,只有把球停穩(wěn)、停好了才能順利地做腳內側傳球的動作(才能順利地打到“野鴨” );其次需要學生掌握腳內側運球技術,只有通過腳內側運球、傳球(“獵人”之間不斷地做停球、傳球的配合)才能把握機會,準確打中“野鴨”。
把足球的基本技能技術融入專門性的游戲中去,科學地將足球游戲的輔助功能與足球教學巧妙結合起來,可以促進足球教學工作的進一步發(fā)展,通過足球游戲夯實足球運動技能。
2.2 注重合作,發(fā)揮足球育人功能
低年級學生是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在游戲中引導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與他人分享學習的快樂,是足球游戲應該關注的重要內容。
校園足球想要持久發(fā)展、長遠發(fā)展,不僅要著力普及,打好基礎,注重非競技化的足球教學和訓練,更要重視對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發(fā)揮足球的育人功能。
2.3 點面結合,做到普及提高結合
首先要把足球游戲進行普及,做到全員化參與。在體育課上,可以把足球游戲組織成一個動畫片形式的故事,創(chuàng)設一個情景,讓學生角色代入,讓學生忘卻這是一節(jié)枯燥乏味的技術技能課,而是像在表演節(jié)目一樣,展現(xiàn)自己的運動天賦。
其次要注重個別化指導,通過體育課、大課間操、課外活動足球游戲的開展,物色動作技能突出、有足球天賦的學生組建成足球社團。通過足球社團的系統(tǒng)指導,組建班級足球隊,校足球隊。這樣由面到點,再由點分散到面,再集中到點,做到點面結合,真正普及和提高學生的足球水平。
3.1 激勵性評價,激發(fā)足球學習興趣
所謂激勵性評價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語言、情感和恰當的教學方式,不失時機地從不同角度給不同層次的學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勵和贊揚,使學生在心理上獲得自信和成功的體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進而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一種策略。
3.2 指導性評價,促成更高學習技能
一個足球游戲的完成,需要教師進行總結評價,在評價的同時要對游戲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指導,通過指導來及時糾正錯誤動作,為重復這個游戲提出更高的要求,從而達到更好地練習效果,形成更加規(guī)范的足球技能。
在小學低年級中開展足球游戲的教學方法,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孩子們不但有機會展現(xiàn)、釋放自己的天性,更在“玩”中學到了必要的足球知識與技能,體驗了成功的快樂,享受了足球帶來的樂趣。
[1]羅佳林.小學生足球運動的反應速度與訓練方法的分析與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23):44,46.
[2]寶音吉日嘎拉.小學足球訓練教學的思考[J].新課程(小學), 2014(10):61.
[3]謝雪姣.小學足球運動員身體素質練習方法初探[J].運動, 2015(11):108-109.
G623
A
2095-2813(2017)02(b)-0099-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5.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