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樂平市鸕鶿鄉(xiāng)龍口村駐村扶貧第一書記羅曉敏"/>
□ 本刊記者 水 木 于龍廣 文/圖
傾心傾情傾力
——記樂平市鸕鶿鄉(xiāng)龍口村駐村扶貧第一書記羅曉敏
□ 本刊記者 水 木 于龍廣 文/圖
樂平市鸕鶿鄉(xiāng)龍口村駐村扶貧第一書記羅曉敏
當記者通過一條寬闊平坦的入村公路來到樂平市鸕鶿鄉(xiāng)龍口村,無論如何也看不出來這個村子是江西省“十三五”期間重點扶貧開發(fā)村。只見村口一塊碩大的花崗巖矗立在一片設計得清新雅致的綠化帶上,上面“龍口村”三個紅色大字顯得格外氣派,村里一幢幢干凈整潔的小洋房錯落有致,馬路兩旁的圍墻粉刷一新,一路走過去,既可以看到黨的扶貧政策宣傳標語,又可以看到講文明樹新風的宣傳畫,一棵棵古老的樟樹蓊蓊郁郁,見證了這個村子這些年來的巨大發(fā)展變遷。在過去的兩年,龍口村演繹了一場美麗“蝶變”,而景德鎮(zhèn)市人民檢察院選派的駐村扶貧第一書記羅曉敏,則正是這場變化的推動者。
羅曉敏(中)與貧困戶(左二)親切交談
熱情、爽朗,這是記者對羅曉敏的第一印象。剛走進村委會的大門,便聽見里面?zhèn)鞒鲆魂嚰ち业挠懻撀?。事后才得知,這是羅曉敏正在為龍口村村民爭取福利——她正在與樂平一家企業(yè)討論如何發(fā)展村里的產業(yè),公司的投產能給村民帶來什么樣的利益。艱苦樸素、任勞任怨,這是記者對羅曉敏的第二印象。得知羅曉敏平時幾乎都住在村里,記者來到了她的房間,一個臉盆裝著她的洗漱用品,一個紙質的舊鞋盒裝著她換洗的衣物,而這些就構成了她在龍口村全部的家當。當被問及常年住在村里是否會影響到家人的生活時,羅曉敏又爽朗地笑了笑,“以前我在檢察院工作也很忙,我的丈夫和兒子早就習慣了沒有我的日子?!?/p>
據了解,樂平市鸕鶿鄉(xiāng)龍口村目前共有建檔立卡低保貧困戶16戶30人,紅卡戶3戶3人。村集體缺乏主要產業(yè),集體經濟薄弱,是“十三五”期間省級貧困村。
2015年7月,羅曉敏在擔任樂平市樂港鎮(zhèn)張家村第一書記期滿后,再次主動請纓來到省級貧困村龍口村擔任黨支部第一書記。當時的龍口村基礎設施建設相當落后,農田水利年久失修,村內道路坑坑洼洼,水沖式廁所及自來水設施基本沒有,村里面破舊空心房、危房、牛欄、豬圈、垃圾等隨處可見。
羅曉敏清楚地認識到,抓發(fā)展必須先從環(huán)境抓起。從那一刻起,這個村子開始了它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她的帶動下,全村黨員干部積極行動起來,先后清理垃圾180余車,拆除各類空心房18棟、旱廁54座、圍墻527米、路障1850米,對村里的道路進行了硬化拓建,在新建村級活動場所、學校、村口和涼亭等地種植各種苗木160余棵,還建成了以檢察機關命名的“瓷都檢察林”。從此,村民們多了一處休閑的好去處。
85歲的老黨員方光國感慨地說:“剛開始,我以為村里的黨員干部在做‘面子工程’,可羅書記日復一日地這樣干,讓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她的誠意,也看到了村里的大變化?!?/p>
正如方光國所說,龍口村不僅環(huán)境正在發(fā)生翻天地覆的變化,鄉(xiāng)親們對家鄉(xiāng)村落的感情也在發(fā)生變化。龍口村婦女主任方萍告訴記者,以前村里衛(wèi)生環(huán)境不太好,太陽下山后蚊子特多,晚上挨家挨戶都是門窗緊閉?,F在環(huán)境好了,村里夜間的娛樂活動也多了,老人散散步,女人們聚在一起跳跳廣場舞。今年暑假,有不少在外務工的村民回鄉(xiāng)后,驚嘆家鄉(xiāng)環(huán)境大變樣,并讓在外地務工的老鄉(xiāng)回家看看。
8月中旬,村里的特困戶方建路老人遭遇車禍,肇事者無力承擔老人的醫(yī)療費。羅曉敏聽說此事后,立刻聯系樂平市區(qū)大連醫(yī)院,為老人申請開通綠色通道,讓老人先安心治療。方建路老人的房屋屬于老危房改造,雖然只有二十幾平方米,但嶄新的房梁和水泥墻壁足以為老人遮風擋雨。老人告訴記者:“任何事情只要能找到羅書記幫忙,我就放心了。”
龍口小學退休教師方飛為改善出行條件,將自家門前的路基墊高,并進行了硬化。然而,方飛家門口的路邊上就是別人家的祖墳,路面一高,下雨的時候雨水就會往人家祖墳流,引起積水。雙方鬧起了矛盾,村干部調解了很多次,都沒有成功。羅曉敏得知情況后,先后十多次到方飛家做工作,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最終使糾紛得到了圓滿解決。
對于村民的事,無論大小,羅曉敏都記得清清楚楚,筆記本記了厚厚幾大本。她把村里的事當成自家的事,村民也把她當成了自家人,親切地稱她為“羅大姐”。村里變了樣,村民的腰包鼓起來了,村民的心也聚起來了。龍口村民逢人就夸:“羅書記讓村里變了樣,我們村來了位好大姐!”
為盡早幫助貧困戶脫貧,羅曉敏對全村18戶貧困戶35位貧困人口進行了精準識別,對致貧原因作了認真分析,并按照“輸血”和“造血”相結合的思路,因戶施策,一步步帶領貧困戶走上脫貧路。
除了在節(jié)假日對貧困戶進行走訪慰問,羅曉敏還幫助貧困戶享受免費體檢,免費辦理農村合作醫(yī)療,享受大病救助等政策。
今年5月,景德鎮(zhèn)市檢察院機關黨組織開展了“獻愛心?無私奉獻”捐款活動,為龍口村募集捐款47100元,其中一部分錢用于龍口小學設立教育資金。羅曉敏本人也積極參與該村的教育事業(yè),在學校開設法治課,每天下午放學后義務教學生打乒乓球。
在“輸血”的同時,羅曉敏更看重的是如何“造血”。羅曉敏主動與本地企業(yè)溝通,每年給每戶貧困戶帶來了1600元收益。駐村以來,羅曉敏先后為龍口村爭取到80多萬元幫扶資金,目前該村已經脫貧10戶23人,羅曉敏自己幫扶的2戶貧困對象已經率先脫貧。
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現在的龍口村,不僅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改善,村容村貌發(fā)生巨大變化,而且突出產業(yè)扶貧這個關鍵,內外兼修,輸血與造血并重,一眼望去到處生機勃勃……
樂平市鸕鶿鄉(xiāng)龍口村舊貌
■責任編輯: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