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宇飛 王 丹 吳自濤
(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廣東 珠海 519087)
珠海高校開設海島野外生存課程的SWOT分析*
那宇飛 王 丹 吳自濤
(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廣東 珠海 519087)
海島野外生存是一門集教育、科普、運動為一體的探游類適應性課程。通過采用SWOT分析分析法對珠海高校開設海島野外生存課程的可行性進行初步分析,認為此課程在珠海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
海島;野外生存;SWOT分析
作為一座以宜居聞名的濱海城市,珠海市共有147個海島,素有“百島之市”的美稱。海島是珠海發(fā)展的重要戰(zhàn)略資源,也是其健康持續(xù)發(fā)展的強勁動力。如何更加充分、有效地利用海島,使之成為珠海生活的日常內容,不僅是當?shù)卣畱撋钊胨伎嫉膯栴},也是作為思想集散地的高等學校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本文立足珠海各海島開發(fā)利用的實際情況,通過調查研究法、文獻資料研究法、對比研究法和訪談的方法對在珠海市各高校開設海島野外生存課程的優(yōu)勢、劣勢、機遇與挑戰(zhàn)做了詳細考察,并提出建議。
我國大陸高校海島野外生存課程最早開設于廈門大學和浙江海洋大學,是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產物。廈門大學在2003年啟動的“海島生存生活訓練”,并在大兔嶼島建立學校訓練基地。目前開設這一課程最為成熟的當屬浙江海洋大學,該校2006年起開設海島野外生存選修課,2007年起進行海島生存實踐活動。該院還擁有全國唯一一個海島野外生存基地,填補了“野外生存生活訓練”在海島實驗基地建立上的空白。2010年起,該院又開展全省和全國大學生海島野外生存夏令營活動,影響越來越大。理論基礎、課程體系和以此為基礎的教育及賽事平臺日臻完善,出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在他們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高校和學生開始參與這課程中來。
海島是開設海島野外生存課程的基本條件,有著“百島之市”之稱的珠海在這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在珠海市擁有的147個海島中,既有如淇澳島、桂山島、外伶仃、擔桿島、東澳島、萬山島等已經有居民居住、開發(fā)成熟的海島,也有大量人跡罕至、平常無人居住的無人島,還有如廟灣島等原居民因距離陸地過遠遷出后形成的無人島。,從交通距離來看,淇澳島、橫琴島已經通過大橋與大陸連接在一起,其它多數(shù)海島有正常航班往來,航程在1個小時到三個小時不等,選擇充分。
各類型海島的廣泛存在為珠海高校全面開展海島野外生存課程提供了場地條件。日常課程可在學校或者與陸地相連的海島完成,中期課程可以在開發(fā)較為成熟的海島完成,期末考核則可以在無人島開展,實現(xiàn)課程的分級管理。
珠海地處珠三角地區(qū),是改革開放的前沿,而珠海市是全國四個經濟特區(qū)之一。改革開放以來,珠海人務實而不保守,憑借著“敢為天下先”、“甘為拓荒?!边@種敢創(chuàng)、敢冒、敢試的非凡勇氣和膽識,書寫了改革開放的“特區(qū)奇跡”。
“特區(qū)奇跡”中就包括以“不求所有、但求所在”模式引進來的各高等院校。珠海各高校多為新機制辦學,羈絆較少。如教育部要求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鞍凑諏嵤虑笫?、改革創(chuàng)新的精神,大膽進行教學模式、管理方式、國際合作以及產學研一體化等方面的改革嘗試”。因此,珠海的各高校多思想活躍、充滿活力,師生樂于也易于接受新事物。
由于按照新機制辦學,珠海各高校的專業(yè)及方向設置多緊貼市場需求,具有一定前瞻性。2012年 6月,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成立了國內首家以運動休閑命名的學院,是以我國健康和休閑體育產業(yè)需求為導向設立的創(chuàng)新型學院。目前,這一學院開設有戶外與旅游方向,開設皮劃艇、帆船、登山、攀巖、營地教育等多項與海島生存課程相關的項目。在該校的大學體育課中,也開設有海島野外生存俱樂部課程,培養(yǎng)了一批海島野外生存的愛好者。除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的休閑體育專業(yè)外,中山大學珠海校區(qū)和吉林大學珠海學院都開設有旅游管理專業(yè),在開課的課程體系上注重與本地優(yōu)勢資源的結合。以上條件為大規(guī)模開設海島野外生存課程打下了扎實的專業(yè)基礎,提供了有力的專業(yè)支撐。
經過十余年的發(fā)展,珠?,F(xiàn)已有10所高校,在校生達14萬人以上。珠海的在校大學生數(shù)量在省內僅次于廣州。每年11月后的海島淡季,正逢各高校新生剛接受完入學適應教育,各個班級和學生組織都在進行各種融入團隊訓練。就近的海島、沙灘和拓展訓練基地是首選之地,如飛沙灘等。此類選擇的花費比外伶仃島稍少,但是活動質量則遜色很多。同時,拓展內容囿于場地限制,大同小異。而短期入門的海島野外生存課程集學習、教育、娛樂、探險等于一體,完全可以替代此類拓展。
珠海各海島背靠經濟富庶、具有較高消費能力的珠三角,毗鄰港澳。珠海各高校學費多在2萬元以上,學生家境相對優(yōu)越,能夠承擔往返海島以及購置設備所需要的費用。在我們?yōu)榇伺e行的抽樣調查中,有60%以上的學生表示可以拿出1500元以上的花費投入到海島野外生存課程中去。海島野外生存課程對珠海而言是一門新的課程。但在全國范圍內來講,已經有浙江海洋大學等兄弟院校作出了十余年很好的示范和探索,有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和專業(yè)人才。這些經驗都是珠海開設此類課程最好的參考和借鑒,可以讓珠海各高校在探索的道路上少走彎路,及早建立起適合自己的課程體系。
海島作為一個遠離大陸的存在,生態(tài)環(huán)境極為脆弱,一旦破壞,將面臨困難而漫長的修復,有的甚至是毀滅性的。珠海的廟灣島被稱為“中國的馬爾代夫”,風景秀美,深受驢友喜愛。此島在原住民因距離太遠整體遷移到外伶仃島后,成為無人島。政府和海洋執(zhí)法部門多次發(fā)布宣告禁止游客前往,但阻止不住游客的熱情。
如果珠海高校開設海島野外生存課程并作為一門公共體育課或俱樂部課程的話,勢必會有大量學生登陸海島。一些開發(fā)成熟的海島有專人維護,影響處于可控范圍。但如果登陸一些無人島,開展鉆木取火、就地造飯等項目的話,那么環(huán)境將不可避免的遭受破壞。
海島野外生存作為一門課程,應當符合一門課程的基本特征,應該是可延續(xù)性的。作為濱海城市,珠海在每年 7月到11月常遭遇臺風襲擊。一旦臺風襲來,海島課程將無法延續(xù)。同時,海島旅游的淡旺季差別極為顯著。旺季時一票難求、一房難求;而淡季則無人問津。在這方面珠海各海島就如舟山群島有優(yōu)勢,舟山群島所建立的基地已經有了成熟的陸路交通,受臺風影響相對較?。憾谥楹?,各海島依靠客船與大陸互通,一旦遇上臺風,少則兩三天,多則一周,甚至更長時間交通阻斷,這些都不利于一門課程的正常開展。
就珠海海洋開發(fā)和海島建設而言,國家發(fā)改委在 2014年批復的《廣東海洋經濟發(fā)展試點工作方案》和廣東省發(fā)改委批復的《珠海萬山海洋開發(fā)試驗區(qū)綜合開發(fā)規(guī)劃》中,明確要把萬山海洋開發(fā)試驗區(qū)建設成為廣東省海洋經濟開發(fā)示范區(qū)、粵港澳經濟融合發(fā)展區(qū)、國際高端海洋海島休閑旅游勝地、國家科技興?;?、珠江口優(yōu)質生態(tài)生活灣圈,這為海島生存課程的深入推進提供了契機。
由于交通條件限制、周邊海島游的激烈競爭、水電等基礎設施滯后、接待能力有限和生態(tài)脆弱等方面的原因,部分島嶼旺季的上島人數(shù)已經達到或超過極限值,海島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遭遇威脅,單純追求上島人數(shù)的粗放式發(fā)展已不可取。各海島也在積極謀求自設轉型。從2017年元月起,各海島將大幅度提高交通費用,一方面是航務成本的提升,另一方面則是出于控制上島人數(shù)、保護生態(tài)的考慮。從浙江海洋大學的辦學實踐來看,海島野外生存課程是海島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海島文化進一步發(fā)展的突破口之一,也是集文化、旅游、教育和科學普及為一體的重要載體,對于提升海島旅游品位和促進海島的進一步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抽樣調查數(shù)據也支持了我們這一推斷,有71%的受訪者認為海島野外生存課程可以帶動包括交通、漁家樂、潛水和海釣相關行業(yè)的發(fā)展,為海島發(fā)展帶來新的活力。
珠海的迅速發(fā)展帶來的機會讓各高校持續(xù)受到關注。近年來,珠海因其環(huán)境優(yōu)美而備受關注,成為首選的宜居城市之一。港珠澳大橋、橫琴開發(fā)等也帶來了不少機會。珠海的機會就是所在高校的機遇,也是高校的一張名片。珠海各高校生源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質優(yōu)量足,為海島野外生存課程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了足夠的備選人群。
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潛水、帆船、皮劃艇、游艇等海洋休閑運動在國內方興未艾。國內不少高校也在陸續(xù)開設這類課程和方向,海洋休閑的專業(yè)人士將越來越多。就當前大學生而言,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這一項目。
當前,各高校都在致力于本校體育課程改革,使之更加受歡迎。在新一輪改革中,傳統(tǒng)的跑跳投、足籃排等傳統(tǒng)項目進一步削弱。而與地方結合緊密的一些項目得到越來也多的學生關注并參與進來。如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推行五位一體的公共體育課改革,推出了海島野外生存課程。開設的專業(yè)課程也在調整,引入了越來越多的本地海洋因素。這都為海島野外生存課程進入課程做了良好的準備。
安全問題是一切項目的基本問題。海洋是一個充滿未知的世界,如安全出現(xiàn)一點問題,一切努力都是徒勞。高校學生又是一個極為敏感的群體,備受關注。處于自身責任考慮,一般在出海前,都會買足必要保險,進行充分的安全教育。目前,珠海的組織者與參與者缺少專業(yè)防范知識和海島生活背景,對海洋基礎知識了解不多,例如海邊游泳時的溺水,其施救與一般泳池就救援有很大不同。海島是一個相對比陸地要復雜的狀況,考慮才到這一點,學校的組織者和海島管理者都會比較謹慎,這也是許多野外生存課程無法深入開展的問題癥結所在。
珠海當前有不少公司和培訓機構在從事海島旅游,有的打出了海島拓展訓練的旗幟,也能吸引一些人。如何與這類課程區(qū)別開來,做出海島野外生存課程的特色,是一個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也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真正認識到這是一門課程,而不是一個游戲。學生也才能夠樂意為此付出時間與精力。
珠海海島多,分布廣,正處于開發(fā)的繁榮時期。海洋意識、海島文化也正在深入人心。雖然目前有不利的因素和潛在風險,但更應該看到珠海各海島和各高校在這一課程開設上的軟硬件資源和重要的機遇。一個新興課程的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需要積累,需要有一批人不斷的推廣,而珠海的海島野外生存課程就處在這樣一個推廣機遇期。只要靜下心來,潛心探索,這項時尚、刺激的探游類課程在珠海一定會有大有所為。
SWOT Analysis on the Course of Island Subsisten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Zhuhai
NA Yufei, etal.
(Zhuhai Schoo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 Zhuhai 519087, Guangdong, China)
“珠海市高校海島適應性課程體系構建與實踐”項目的階段性成果,項目受“2016年廣東大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培育專項資金”資助,編號:pdjh2016b0901。
那宇飛(1995-),河北保定人,本科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