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虹霞
(安徽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安徽蕪湖 241002)
生心理視閾下的青少年羽毛球多球訓練法芻義①
徐虹霞
(安徽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安徽蕪湖 241002)
運用文獻資料、田野調查、實驗對比、數理統(tǒng)計等方法,選取蕪湖市羽毛球俱樂部青少年同等級業(yè)余男學員40名,隨機分為兩組,一組采用多球訓練法,另一組采用單球訓練法,訓練周期為8周。在實驗前后分別對實驗對象的速度、力量、耐力、心肺功能等指標進行測試并比較。結果表明:采用多球訓練組的學員無論力量、肺活量等都優(yōu)于單球訓練組;且多球訓練組學員的成績提升明顯快于單球訓練組。
生心理 羽毛球 青少年 多球訓練
當今世界羽毛球運動已出現嶄新局面,主要朝著“快速、多變、全面”的方向發(fā)展,它不僅要求運動員有嫻熟及靈活的技戰(zhàn)術,且對羽毛球運動員的身體機能[1]要求越來越高。身體素質是構成運動技能基礎,現許多運動員因體力透支而導致同場競技失敗。如何解決這一致命問題呢?要想迅速提高青少年羽毛球運動員的技術水平,首先必須采取科學的訓練方法和手段。多球練習法大大增加了訓練的強度以及單位時間內的密度,做到不間斷練習,對于提高基本技術、步法及球落點的準確性較為明顯。
通過中國知網(CNKI)學術搜索平臺,選擇“羽毛球、青少年、多球訓練”及“機能”等關鍵詞進行搜索,仔細閱讀、梳理后選擇了其中的26篇,發(fā)現近幾年對青少年訓練模塊透視甚少,本研究想追隨時代潮流,以隨機選取的40名業(yè)余運動員為研究對象,對其展開8周的多球訓練法試驗,追蹤其實驗過程,收獲了良好的效果。探索其訓練本質,想以此為契機保持連續(xù)發(fā)展。
從安徽省蕪湖市參加羽毛球俱樂部業(yè)余培訓的同等級學員中抽取男生40人,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即分別為多球訓練組和單球訓練組,每組各20人。
在進行試驗的過程中,運動員在飲食、睡眠和訓練時間等一些方面是一樣的,并制作日志表格。采取的訓練方法不同,實驗組采用多球訓練方法,單球訓練法占多球訓練法時間的1/5,對照組相反。試驗組使用的多球供球訓練方式是“一球一擊”的方式,訓練的內容有有正手后場高遠球、吊球、殺球、網前正反手挑球、放網,由定點擊球逐步過度到移動擊球。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一球多擊”的訓練手段進行練習,內容和實驗組相同,主要是單球練習。在實驗開始前和結束時,分別對兩組運動員的安靜心率、50m、800m跑、1min跳繩等指標進行測定;實驗過程中對運動員的心率也嚴格控制,以防發(fā)生過負荷訓練。測試時,嚴格按實驗要求進行測定。測試結果:對照組實驗前安靜心率平均72.2次/分,肺活量2560.3mL,實驗后心率71.0次/分,肺活量2590.6mL;實驗組實驗前心率72.0次/分,肺活量2591.6mL,實驗后心率70.6次/分,肺活量2773.8mL。
可知,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安靜心率在實驗前、后變化都不明顯;對照組的肺活量指標,實驗前后有明顯變化(Plt;0.05),實驗組實驗前后有非常明顯的變化(Plt;0.01)。實驗后,實驗組的肺活量指標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lt;0.05)。
測試顯示:對照組實驗前50m跑成績平均9.02s,實驗后8.96s,實驗組實驗前8.99s,實驗后8.63s;對照組實驗前800m跑成績平均200.5s,實驗后198.8s,實驗組實驗前201.3s,實驗后190.9s;對照組實驗前1min跳繩平均135.3個,實驗后140.5個,實驗組實驗前135.1個,實驗后149.1個。
可知,實驗組實驗后的50m、800m跑、1min跳繩指標比實驗前均有非常明顯地提高(Plt;0.01),而對照組則只有800m跑和1min跳繩指標實驗后比實驗前有提高(Plt;0.05)。實驗后,實驗組的50m跑、800m跑指標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lt;0.01)。
從本實驗可知,兩組運動員的速度、耐力均比實驗前有明顯提高,且多球訓練組的效果明顯優(yōu)于單球訓練組。羽毛球運動具有快、狠、準等技術風格,在訓練和比賽中對運動員的手法、步法[2]及各項素質的綜合素質能力都要求很高。多球訓練恰好體現出了這種極限特點,多球訓練的速度快,方式多樣,需要運動員加快擺動速度、幅度、提高反應速度,加快步法移動,這將會不可避免地使運動員的專項素質和身體能力增強。
身體素質是根本,運動傳統(tǒng)的訓練方式是枯燥的,青少年不容易堅持,身體素質訓練和多球訓練合二為一可以增加訓練的樂趣,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點。而青少年正處于成長階段,是提高訓練質量的重要階段,他們的思想和身體都在成長[3],對訓練敏感反應時,通過多球的訓練速度、位置、路線等的變化,可以加快青少年運動員的反應速度,提高擊球的判斷能力。總之,單球練習手段在業(yè)余選手中失誤率較高,運動量和強度都達不到原先預期的效果。因此,若要彌補此不足,就須運用把技戰(zhàn)術、素質編織在一起練習的方法,而多球練習法是適合這種要求的理想方法之一。
學習一項技術可分為4個階段,即泛化、分化、鞏固、自動化。所選取對象一般介于分化和鞏固階段,在緊張的訓練及比賽過程中,仍易出現一些錯誤的技術動作。單球練習不容易做到準確及時地糾正錯誤動作,可在進行多球練習時,供球者可以供球的同時觀察學生動作,及時督促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學習的技術動作上,減少錯誤動作的產生。如此,便于教練及時發(fā)現問題且予以糾正,提高學生動作的準確性。在訓練過程中,教練可以持續(xù)地口頭提醒學員調整學習技術動作,慢慢地隨著學員對某一動作練習頻率的增加,便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該動作重難點。
針對于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來說,目前他們還沒有完整獨立的思維方式,在訓練手段上,教練員應充分考慮青少年的個性心理特征,在訓練內容時酌情增加形式的娛樂性和多樣化。將多球訓練形式趣味化、靈變化,使孩子們盡可能做到開心練習。
多球訓練強度大、密度高,是練好基本功,發(fā)展一般及專項素質,提高自身水平的主要手段。實驗證明采取多球訓練可以更好地糾正錯誤動作,增強身體素質,提高技術水平以及培養(yǎng)意志力。所以,多球訓練法運用到青少年培訓實踐中毋庸置疑。當然,單球訓練也有其自身價值,不能徹底否定。
為使青少年羽毛球運動員能適應大強度和連續(xù)性的比賽,以及現今快速、多變的打法,下面提幾點建議:一是教練根據不同的對象、具體情況擬定針對性訓練計劃。二是作為教練提高自身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其給學員的供球質量理應與實戰(zhàn)接近。三是根據不同訓練要求,合理分配不同練習方式的時間比例。四是避免因多球練習的高強度造成運動損傷。五是在進行多球練習過程中,應強調訓練的效率。
[1] 周建偉,潘雯雯,戴美仙.羽毛球多球訓練對提高身體機能能力的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5,41(3):92-102.
[2] 魏勇,劉宇,傅維杰.羽毛球運動步法分類及使用頻率[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8,32(5):54-57.
[3] 林崇德,李慶安.青少年期身心發(fā)展特點[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2005(1):48-56.
G80-32
A
2095-2813(2017)10(b)-004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9.048
徐虹霞(1994,1—),女,漢族,在讀碩士,研究方向:運動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