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梨源
淺談幼兒園安全主體責任的落實措施
任梨源
幼兒園作為幼兒活動的主要場所,承擔著保障幼兒安全活動的重要責任。幼兒園的安全管理是幼兒在園活動的首要前提,落實安全主體責任是幼兒園的首要工作。
幼兒 安全責任 措施
《綱要》規(guī)定: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生命和促進幼兒健康放在首位,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同時,要重視幼兒心理健康。幼兒園落實安全主體責任,是幼兒園一切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基礎。只有樹立科學的安全管理觀,抓好安全工作,才能保證在園幼兒身心康發(fā)展,而保障幼兒的健康發(fā)展, 才能繼而實現(xiàn)各方面的教育目標。
事故因果連鎖理論認為: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tài);間接原因包括個人因素及與工作有關的因素。根本原因是管理的缺陷,即管理上存在的問題或缺陷是導致間接原因存在的原因,間接原因的存在又導致直接原因存在,最終導致事故發(fā)生。因此,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體系是消除管理缺陷的重要策略。筆者認為以預防為主導,將提前防范作為重點的預防型安全管理體系適合幼兒園的實際情況,此種體系的建構,需要從外部及內(nèi)部、物質(zhì)及精神,多層面的協(xié)同支撐。
《安全生產(chǎn)法》第二十四條規(guī)定:“生產(chǎn)經(jīng)營單位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的安全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chǎn)和使用。 ”因此,幼兒園管理者應嚴格審核各建筑設施,特別是消防通道、安全出口、消火栓、滅火器等安全設施必須符合國家要求。
許多安全事故容易發(fā)生在戶外期間。大型戶外玩具、玩沙玩水區(qū)域、園舍地面經(jīng)常會有輕者擦傷、重者磕傷的事件。因此,要讓孩子們玩得既開心又安全,這就要求幼兒園保證園舍的各硬件設施嚴格滿足國家要求,每處細節(jié)、每個角落都用心檢查,全面確認,盡量避免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幼兒接觸的桌椅、各類教玩具都要保證質(zhì)量,無毒且安全性強。由于幼兒的身體發(fā)育特點,以及幼兒園活動的分散性、多樣性,幼兒隨時存在摔倒、撞擊的風險,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盡可能為其提供最為安全保險的硬件,桌椅保證全部是圓弧角的設計,教師的柜子及保育員的衛(wèi)生清潔用品都要保證在幼兒無法接觸的高度。
幼兒園作為集保育和教育為一體的機構,承擔了幼兒早點、中飯、午點的飲食,幼兒園食堂工作的重點就是保證食品的衛(wèi)生安全和營養(yǎng)均衡。為此,作為直接接觸食品的食堂工作人員必須持健康證上崗,并且保證至少一年體檢一次,而食物的選擇和處理上必須嚴格執(zhí)行采購、驗貨、加工、運送、留驗、洗消、保存等各項食品衛(wèi)生管理制度。保證食品的新鮮及原材料的來源途徑正規(guī),同時應與食品供貨商簽訂協(xié)議書,以法律的約束為食品的安全進行保證。幼兒的餐具如碗、勺、筷、杯要有一套固定的消毒模式,并且做好消毒記錄,以便隨時進行監(jiān)督。
幼兒藥品的管理、服用也是一項細致的工作,如果在這方面出現(xiàn)一點點的錯誤就很容易會釀成大禍。醫(yī)務室的醫(yī)生承擔著幼兒身體檢查、藥品管理的重要責任。形成一套幼兒帶藥、放藥、服藥的規(guī)定,能有效保證幼兒進藥的安全。幼兒所帶藥品,家長須用包裝好,寫上幼兒姓名、班級,來園后,家長要及時在校門口的服藥記錄本上進行簽字,并且填寫準確幼兒姓名、藥名、劑量。校醫(yī)對這些藥品統(tǒng)一收集,在固定時間進班請幼兒服藥,負責服藥的老師要簽字確認。
幼兒園接送制度和保衛(wèi)制度具體就是把好幼兒接送關、把好門衛(wèi)值班關。家長送孩子入園時一定要保證送入大門,接孩子一定持接送卡,如果遇到父母以外的人來接孩子,必須攜帶有接送卡,教師要多次詢問幼兒并且與家長電話核實后才能放走孩子,堅決杜絕亂接、錯接,嚴防不法分子乘虛而入。教師平時也要教育孩子不跟陌生人走,以保證幼兒的接送安全。
幼兒園門衛(wèi)要保證一天24小時都有保安值班,按時開關大門,幼兒園實行封閉式管理,實行外來人員登記制,如有來訪者,保衛(wèi)人員核實無誤后才準其入內(nèi)。幼兒或家長中途進出大門需要嚴格登記。接送幼兒期間,門衛(wèi)站在大門口值班,嚴防幼兒私自離園,嚴防不法分子入內(nèi),如遇危急情況,應立即采取緊急措施。
幼兒園內(nèi)的安全涉及管理、教育、飲食 、保衛(wèi)等方方面面,園內(nèi)的所有教職工都是幼兒安全的保障者,支持者,而這其中,幼兒教師作為幼兒的直接面對者,更需要提升自己的安全觀念意識,注重幼兒的安全需要。常規(guī)化、 制度化、 全面化的安全管理體制是保障幼兒園安全的基礎,所有的在園工作者都應該樹立正確的安全觀念,時刻保有危機意識,在腦中時刻有警鐘提醒。
通過對教職工進行各種形式的培訓,如:定期安全會議,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的講座,針對性的考核等,做到警鐘長鳴,讓教職工腦中繃緊“安全弦”,明確日常安全管理的要求、內(nèi)容、緊急事故處理方法、避險逃生技能、承擔的責任等;管理者定期組織安全宣講活動,針對典型安全事故案例,教師分析事故發(fā)生的原因,探討預防事故發(fā)生的措施,不斷強化全體教職工的安全意識,提高教職工對安全事故后果的預見能力,牢固樹立預防為主的思想及高度的責任感。
防范勝于補救,明確幼兒園安全主體責任,在幼兒園各安全環(huán)節(jié)都能保證提前準備、提前預防、提前保障,以“預防為主”的理念下不斷完善幼兒園的安全保障體系,堵塞各類管理漏洞,能夠促進和諧的幼兒園建設及長遠發(fā)展,確保幼兒園的長治久。
[1]丁文珍.談幼兒園事故的處理[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2(03).
(作者單位:江蘇省昆山高新區(qū)紫竹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