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世釧
文化視點
古籍文獻保護與典藏
林世釧
現(xiàn)階段,中國的圖書館收集了較多數(shù)量的古籍文獻,但是,較多的古籍文獻沒有得到相對高效的保存利用,使得一些文獻喪失了其應有的歷史文化價值,根據現(xiàn)有的狀況,本文主要分析了現(xiàn)有圖書館古籍文獻中的破壞因素,針對現(xiàn)有的古籍文獻保護問題提出了相應的保護措施。
古籍文獻 保護 典藏 對策
古籍文獻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遺產,古籍文獻中承載著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展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偉大智慧,對現(xiàn)階段的歷史文化研究與文物考察有著重要的意義,長久以來,相關人員對歷史文化古籍的保護力度不夠,嚴重導致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缺失,我們作為新世紀的接班人必須對文物的保護提出有效建議。
我們對現(xiàn)階段的古籍文獻保護現(xiàn)狀進行了相關調研,并對古籍文獻的破壞因素進行了分析,發(fā)現(xiàn)古籍文獻的破壞主要有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1]
(一)自然因素
書籍畢竟是紙制品,在保存過程中定然會面臨一定的自然損壞,主要的損壞方式為蟲害,光照,潮濕,灰塵等。其中蟲害是所有破壞因素中最重要的一項,通過對歷史的研究和相關記錄的探討,我們發(fā)現(xiàn),古籍文獻受到蟲害的影響較大,我們進入了圖書館的庫房進行了查閱,發(fā)現(xiàn)有的古籍蟲蛀鼠啃,七零八落,歸根結底是害蟲的原因,許多古籍甚至千瘡百孔,已經無法拿起來,具資料顯示,有十幾種常見的昆蟲可以對古籍文獻造成巨大的破壞,另外,有的昆蟲隱蔽性較高,在實際的圖書館調查中很難發(fā)現(xiàn)其蹤跡,另外,霉菌對書籍的影響相對較到,其中曲霉菌,毛霉菌等常見的霉菌都會對書籍造成致命性的毀壞。霉菌的出現(xiàn)會使紙張變質,甚至導致霉斑的產生?;覊m對古籍文獻的相應破壞也是巨大的。從實質上講,灰塵是一種附著性很強的固體雜質,大部分的灰塵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和有害氣體等,另外,灰塵中往往存在有大量的酸性和堿性物質,遭遇水之后生產酸堿物質從而對書籍造成一定的損害,灰塵中有一些霉菌和細菌等的物質,同樣對書籍的損害較大。光照是古籍文獻損害的又一大重要原因,光是生命之源,但是,如果圖書受到大量光的照射會導致書籍的相關損害,光照對書籍的損害主要分為光輻射熱,光氧化和光降解,大量的光照會導致紙張纖維的降解,從而影響書籍的質量。[2]
(二)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對于書籍的危害相對較大,但是人為因素往往會給相關古籍文獻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主要的任務古籍損害因素為大火,水火無情,火災發(fā)生時對于書籍的危害往往是致命的,現(xiàn)階段,部分圖書館的防火設施相對不完善,導致火災事故的產生,嚴重影響到了古籍的安全,另外,古籍文獻的取放缺少規(guī)范也是影響古籍文獻有效保護的重要因素,有些古籍在管理是胡亂放置,最終導致書籍的位置錯誤,再次查找書籍的工作相對較難。書籍的管理不夠完善嚴重影響了古籍文獻保護。
針對上述問題的介紹,我們提出了古籍文獻保護的有效性措施:
(一)防止害蟲和霉菌
害蟲是影響古籍保護的最重要因素,當今大學圖書管理中,大多數(shù)的庫房使用樟腦球進行害蟲的防治,但是效果不夠明顯,有效防治害蟲的方法是物理殺蟲與和化學殺蟲結合的方法,物理殺蟲和化學殺蟲在使用上各有利弊,用過兩者的有效結合,可以達到最好的殺蟲效果,另外,在進行具體的蟲害保護時,我們可以使用預防與防治相結合的方法,首先,在平時的書籍養(yǎng)護中,加強對庫房的有效清理,注意保護庫房的干凈與整潔,對庫房的邊角地區(qū)進行定期的殺菌,從而有效的阻斷病菌進入庫房的渠道,另外,一旦發(fā)現(xiàn)蟲害,我們必須馬上采用物理或化學方法進行殺蟲,防止他們的繁殖增多,另外最大限度地保證書籍的安全。
(二)改造古籍典藏的環(huán)境
改造環(huán)境,首先可以防止書籍見到強光燈沒另外,必須防止書籍遭遇有害氣體和灰塵的污染,并適當?shù)恼{節(jié)庫房的溫度和濕度,保護古籍文獻的環(huán)境要求必須比普通的書籍保護環(huán)境質量要求高,因為古籍的年代相對較遠,在一定承重更容易受到相關的損害,庫房的窗戶必須盡量的少,窗戶上必須俺咋混個有效的防光器,或者永久性的防光設備,另外,庫房的燈光主要是用白熾燈,因為白熾燈的紫外線較少,可以有效的減少光照對書籍的不良影響,對于庫房的保潔,必須使用吸塵器進行定期的吸塵,以減少灰塵對書籍的污染,在庫房中應該配備空氣凈化器,防止高污染氣體遇水后對書籍造成毀滅性的影響,必須對庫房的溫度進行有效的監(jiān)控,減小庫房的濕度。
(三)規(guī)范圖書管理制度
人為破壞的發(fā)生,歸根結底在于管理制度不夠健全,在防火方面,有些圖書館處理不當,未充分意識到書籍防火的重要性,為火災留下的一定的隱患因此比喻完善火災緊急處理制度與防火追責制度,必要時進行火災演習,防止火災的發(fā)生對人員的生命威脅,另外,必須完善追責制度,相關責任事故追責到人,充分了解圖書借閱者的相關資料,實現(xiàn)高質量地古籍文獻保存與典藏。
古籍文獻是我國歷史文化的印證,銘記著我國的優(yōu)秀文化,必須對古籍文獻進行有效的保護,我們可以通過防治蟲害,營造良好的保存環(huán)境,完善圖書管理制度,實現(xiàn)古籍文獻的長久有效保存。
[1]王曉慶.淺論公共圖書館古籍文獻的保護與利用[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13(03):12~14.
[2]呂春煥.淺談高校圖書館古籍的典藏和流通[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2(33):310.
(作者單位:惠安縣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