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觀察太極六合針結合毫刃針治療偏頭痛的臨床療效。方法 60例偏頭痛患者, 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 各3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tǒng)針灸治療, 治療組患者采用太極六合針結合毫刃針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 治療1周后, 治療組治愈19例, 顯效7例, 無效4例, 總有效率為86.7%;對照組治愈10例, 顯效8例, 無效12例, 總有效率為60.0%。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太極六合針結合毫刃針治療偏頭痛, 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 療效顯著,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太極六合針;毫刃針;偏頭痛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2.045
偏頭痛是臨床最常見的癥狀之一, 生活中絕大部分的人都有過或輕或重的偏頭痛。它并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 而是許多疾病伴隨出現(xiàn)的癥狀, 如血管緊張、感冒、發(fā)熱、腦部炎癥等, 甚至一些全身性的疾病有時也可引起偏頭痛[1, 2]。西醫(yī)治療以非甾體類抗炎藥及曲坦類止痛藥為主, 此類藥物緩解偏頭痛癥狀的療效顯著, 但易造成一定的藥物濫用現(xiàn)象, 且副作用較多, 長期療效較差。如消化道潰瘍、腎功能損害、誘發(fā)冠狀動脈痙攣或肺動脈高壓等。中醫(yī)治療則將其分為肝陽上亢頭痛、外感頭痛、瘀血頭痛、肝陽上亢頭痛、腎虛頭痛、瘀血頭痛, 采用傳統(tǒng)針灸辨證治療[3-5]。但往往疼痛緩解慢, 病程纏綿難愈, 療效差。作者在長期臨床實踐中采用太極六合針結合毫刃針治療偏頭痛, 發(fā)現(xiàn)其見效快, 無副作用, 長期療效好,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中醫(yī)科2016年2月~2017年2月門診收治的60例偏頭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全部患者均符合相關診斷及排除標準。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 各30例。對照組男13例, 女17例;年齡20~65歲, 平均年齡(34.07±10.36)歲;病程1~10年。治療組男16例, 女14例;年齡22~59歲, 平均年齡(33.36±10.43)歲;病程1~15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診斷標準 參照2004年國際頭痛協(xié)會制定的偏頭痛診斷標準[1]:①發(fā)作時持續(xù)時間為4~72 h;②發(fā)作5次以上;③排除器質(zhì)性疾病, 或者雖提示有某種器質(zhì)性疾病, 但可證實偏頭痛的發(fā)作與該疾病無相關性。
1. 3 排除標準 ①濫用止痛藥物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女性;③患有心、肝、腎、造血系統(tǒng)和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等嚴重原發(fā)疾病者;④不能配合治療方案治療者。
1. 4 方法
1. 4. 1 對照組 患者采用傳統(tǒng)針灸治療:患者在治療床取仰臥位, 施術部位皮膚消毒, 針具選用0.25 mm×40 mm不銹鋼毫針。取穴太陽、率谷、合谷、申脈、照海直刺0.3~0.5寸;曲池、內(nèi)關、印堂斜刺0.5~1.0寸。辯證取加減:陽明經(jīng)頭痛加列缺;少陽經(jīng)頭痛加翳風或外關;太陽經(jīng)頭痛加后溪;厥陰頭痛加太沖;外感頭痛加合谷。以上腧穴均采用提插和捻轉(zhuǎn)法行針, 針用平補平泄, 針刺得氣后每5分鐘行針1次, 留針30 min, 針刺1次/d, 7 d為1個療程。
1. 4. 2 治療組 患者采用太極六合針結合毫刃針治療:患者在治療床上先取俯臥位, 雙手放置于頭枕部兩側, 盡量放松, 把頸部充分暴露, 用0.5 mm×40 mm一次性毫刃針, 按照定點、定向、刺入、分離4步驟進行操作[3]:選取頸1、2、6、7棘突及橫突旁結節(jié)點, 枕項線結節(jié)點, 常規(guī)消毒后, 左手按壓針刺部位, 右手持針, 毫刃針針刃方向與脊柱縱軸方向一致, 與皮膚垂直刺入, 逐漸伸入直達皮下深筋膜淺層, 進針深度為0.2~0.3 cm, 局部行切割后退針。用消毒的干棉簽擦拭血跡。消毒完畢患者再取仰臥位, 施術部位皮膚消毒, 針具選用飛虎閃電針, 取穴:內(nèi)八卦:乾位、坎位、離位;中八卦:乾位、坎位、離位、中脘;外八卦:翳風、外關、后溪、合谷、液門及頭痛局部區(qū)域。前額陽明經(jīng)頭痛中八卦用長針透刺中脘, 余辯證取穴同對照組。針刺后可擺動針尾提捏處促使經(jīng)氣生發(fā), 得氣后留針, 每10分鐘行針1次, 可根據(jù)患者病情留針20~240 min, 7 d為1個療程。
1. 5 療效判定標準 療效判定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擬定[2]。治愈:偏頭痛癥狀消失;顯效:偏頭痛癥狀好轉(zhuǎn);無效:癥狀無改善??傆行?治愈率+顯效率。
1. 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治療1周后, 治療組治愈19例, 顯效7例, 無效4例, 總有效率為86.7%;對照組治愈10例, 顯效8例, 無效12例, 總有效率為60.0%。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現(xiàn)在都市生活節(jié)奏快, 緊張的生活、工作和沉重的壓力導致偏頭痛發(fā)病率逐年提升。西醫(yī)認為偏頭痛排除器質(zhì)性病變, 多由于枕大神經(jīng)卡壓或腦部血管供血不足引起。毫刃針針刺頸1~2頸椎橫突、棘突及枕項線, 通過松解局部肌肉、韌帶或筋膜的粘連, 減輕局部軟組織痙攣, 消除了局部無菌性炎癥反應, 從而減輕枕大神經(jīng)及血管壓力, 改善腦部供血, 從而緩解偏頭痛癥狀[6, 7]。中醫(y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 是人體的“清陽之府”, 為人一身“髓海所在”。凡人一身五臟精華之血, 六腑清陽之氣, 皆向上灌注于頭部, 所以臟腑如果發(fā)生了病變, 都可以直接或間接影響頭部, 從而產(chǎn)生頭痛癥狀。頭痛一癥往往虛實夾雜, 但以水虧火炎, 本虛標實者居多, 乾為首為腦, 腦在人體為精明之府, 針刺乾卦具有溫陽化瘀、舒利肢節(jié)、消散風熱、醒腦開竅等功效;金生水, 加用坎卦可補益腎氣, 水旺則上濟于火;中八卦坎位針刺關元和氣海, 二者可補益元氣, 固腎培精, 所以無論是虛癥還是實癥引起的頭痛均可采用。按照洛書的方位來說, 離卦居于首位, 針刺離卦與坎卦相配合, 可起到調(diào)節(jié)陰陽升降, 水火既濟的功效, 所以臨床治療針刺該組穴位治療頭痛可起到立竿見影的功效。外八卦各個穴位各有其功效:例如中脘穴是胃之募穴, 是足太陽脾經(jīng)經(jīng)氣歸結之處, 八會穴中的“腑會”, 任脈、手太陽、手少陽、足陽明經(jīng)之會, 故為治療脾胃病癥之要穴。前額痛者多由中焦氣血不足所致, 而足陽明胃經(jīng)是多氣多血之經(jīng), 陽明胃腑經(jīng)氣匯聚于胃的募穴-中脘, 針刺中脘可振奮為足陽明經(jīng)經(jīng)氣, 運化水谷化生氣血濡養(yǎng)機體, 氣血充盈則疼痛自消[8-10]。所以對于前額頭部及眉棱骨脹痛, 伴有惡心、嘔吐者的偏頭痛針刺中脘有很好的療效。本研究顯示, 治療1周后, 治療組治愈19例, 顯效7例, 無效4例, 總有效率為86.7%;對照組治愈10例, 顯效8例, 無效12例, 總有效率為60.0%。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太極六合針結合毫刃針治療偏頭痛的療效明顯高于傳統(tǒng)針灸理療。在治療同時, 要對患者進行日常工作及生活疏導, 比如作息規(guī)律;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外出旅游或與朋友、家人聊天以舒暢情志;日??墒秤锰炻闊豸~頭等食療以調(diào)養(yǎng)身體。
綜上所述, 太極六合針結合毫刃針治療偏頭痛臨床效果顯著, 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Headache Classification Subcommittee of the 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 2nd Edition. Cephalalgia, 2004, 24(suppl 1):9-10.
[2] 朱英. 辯證針灸治療偏頭痛62例. 浙江中醫(yī)雜志, 2005(1):12.
[3] 田紀鈞. 刃針微創(chuàng)治療術. 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 2005:125.
[4] 洪瀟挺, 林佳, 劉小瓊. 平衡針結合毫刃針治療肩周炎臨床觀察. 實用中醫(yī)藥雜志, 2017, 33(7):836-837.
[5] 張炳冉, 趙文君, 周黎, 等. 靈龜八法結合少陽經(jīng)穴治療偏頭痛臨床療效觀察. 河北醫(yī)學, 2015(10):1742-1744.
[6] 鄭海建, 秦華. 脈血康治療偏頭痛的臨床療效觀察. 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5(16):1905-1906.
[7] 顧峰. 平肝通絡湯治療偏頭痛臨床療效觀察. 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7, 27(4):38-40.
[8] 崔宇. 蒙西醫(yī)結合治療偏頭痛的臨床療效觀察. 中國民族醫(yī)藥雜志, 2015, 21(9):18-19.
[9] 譙智泉. 針刺結合中藥治療偏頭痛62例療效觀察. 四川中醫(yī), 2015(9):166-168.
[10] 張健, 程志昆, 錢明華, 等. 頭皮針結合刺血療法治療偏頭痛80例療效觀察. 中醫(yī)藥臨床雜志, 2017(6):900-903.
[收稿日期:2017-08-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