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鄒 鴿
跟《老老恒言》學穿衣戴帽
文/鄒 鴿
衣但安其體所習,鮮衣華服,與體不相習,舉動便覺乖宜……衣取適體,即是養(yǎng)生之妙藥。
——曹庭棟《老老恒言》
清代曹庭棟自幼羸弱多病,頗留意于養(yǎng)生之學,撰有《老老恒言》一書,自記其養(yǎng)生之道。該書從日常生活、飲食起居入手談老年保健方法,細致入微,切實可行。其中述及很多實用性的穿衣養(yǎng)生理論,對現(xiàn)代人如何健康穿衣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下面讓我們一起跟《老老恒言》學一學如何穿衣戴帽。
《老老恒言·卷三·帽》曰:“腦后為風門穴,脊梁第三節(jié)為肺俞穴,易于受風。辦風兜如氈雨帽以遮護之?!鳖^部乃“諸陽之會”,為陽氣生發(fā)的地方,頸項部的風府、風池、大椎等穴位也都是容易受邪而引發(fā)身體的疾病,秋冬季節(jié),風寒之邪較甚,以侵犯人體?,F(xiàn)代很多頭項部的疾病都跟其穿衣不注意保暖避風寒有一定的關系,如產后風、頸肩部疼痛等。出門時戴帽子非常必要,特別是天氣較為寒冷、多風時,要戴保暖性能較好的帽子,可以保護頭頸部免受風寒邪氣的侵襲,避免風寒感冒、咳嗽等外感疾病的發(fā)生,同時可以保護中老年人的腦血管,避免因受寒血管收縮引起中風的發(fā)生。
曹庭棟在《老老恒言》中還指出:“(襪)其長宜過膝寸許,使膝有蓋護,可不另辦護膝。 護膝亦曰蔽膝?!秲冉洝吩唬骸フ呓钪2豢芍?,以致筋攣筋轉之患。”由于膝蓋是筋匯聚之處,膝蓋不能受涼,受涼就會導致筋攣筋轉的毛病,因此,要做護膝以保護膝蓋。尤其是對于關節(jié)炎、關節(jié)痛的疾病更要做好膝蓋和腿部的保暖,避免受風寒加重病情。現(xiàn)代人流行穿超短裙、熱褲等,尤其是氣溫比較低的時候,膝蓋和腿部非常容易受風寒,進而誘發(fā)各種關節(jié)疾病。
《老老恒言·卷三·帶》篇言:“古人輕裘緩帶,緩者寬也。若緊緊束縛,未免腰間拘板……老年家居,宜緩其帶,則營衛(wèi)流行,胸膈兼能舒暢。”人體腹腔內的臟器時刻都在運動,如果腰帶過緊,臟器受擠壓,血液循環(huán)受到抑制,就會導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癥狀。所以,腰帶寬窄需隨意,只要使衣服不散漫、腰部寬松、營衛(wèi)通行、胸膈舒暢即可。曹庭棟還指出,襪子和鞋子都不宜過緊,應當“寬緊恰當”,如果過緊會壓迫腳踝和足部的血管神經,影響血液循環(huán)和感知功能,特別是鞋前部應稍寬松,以防腳趾長期受到擠壓而導致腳部畸形。現(xiàn)代年輕人喜歡穿各種纖維制作的健美褲、緊身衣,束胸、束腰、束臀部,長期穿著對人體是有害的。這是因為緊身衣不同程度地壓迫肌肉血管,不利于氣血暢通。褲子過緊會使股外側皮膚神經受損,腹外側皮神經缺血,導致腿部外側麻木;過緊的衣褲透氣散熱差,容易引起皮炎、毛囊炎、濕疹,女性易誘發(fā)陰道炎、盆腔炎、尿道炎等婦科疾病。
《老老恒言·卷二 ·省心》:“衣但安其體所習,鮮衣華服,與體不相習,舉動便覺乖宜……衣取適體,即是養(yǎng)生之妙藥?!贝┮乱x擇適合自身的,不必太在乎別人的看法,也并不是越鮮艷越奢華的衣服就越好。另外,穿衣戴帽適合自己的身體就可以,不要刻意地去為了見客為了繁瑣的禮節(jié)而穿戴。不要過于去追求沒有必要的禮節(jié)穿衣、會客穿衣, 而忽視自己身體的需要,長此以往,對己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