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延群
面癱食療方六則
文/王延群
中醫(yī)認為面癱多因脈絡空虛,風寒之邪侵襲,或風熱、風痰、瘀血阻滯經脈,氣血失和,引起筋肌弛緩不收,若早期重視,中藥加針灸療效佳。西醫(yī)則主張早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以及改善血液循環(huán)、營養(yǎng)神經、抗病毒等類藥物,但如果過量使用激素,會產生副作用。在配合醫(yī)生給出的治療方案的同時,面癱患者可選擇如下食療方法:
防風粥:防風10~15克,蔥白適量,粳米30~60克。前兩味水煎取汁,去渣,粳米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藥汁,煮成稀粥,溫服。本方可祛風解表散寒,適用于風寒襲絡引起的面癱、肌肉酸楚等。
薄荷糖:薄荷粉30克,白糖500克。將白糖放入鍋內,加水少許,文火煉稠后加入薄荷粉,調勻,再繼續(xù)煉至不粘手時,即成本方。具有疏風清熱、辛涼解表的功效,對于突然口眼斜、眼瞼閉合不全、咽干微渴等癥有效。
川芎白芷水燉魚頭:川芎3~9克,白芷3~9克,鳙魚頭500克,蔥、胡椒、姜、鹽適量。武火燒沸,再以文火燉半小時,分早、晚食魚喝湯。本方祛風散寒、活血通絡,適用于外感風邪引起的面癱。
姜糖蘇葉飲:紫蘇葉3~6克,生姜3克,紅糖15克,以沸水浸泡5~10分鐘。本方具有疏風散寒的功效,適用于外感風邪引起的諸癥。
參枸蓮蓉湯:白人參、枸杞子、葡萄干各2克,蓮子肉、山藥各2克,肉蓮蓉、火麻仁各12克,橘紅3克,大棗、胡桃肉各2枚,煎湯取藥汁,口服2~3次。本方可補中益氣,兼滋養(yǎng)肝腎。
參芪烏雞湯:黨參15克,北芪15克,田七10克,竹絲雞四分之一只(除去皮脂),生姜2片,煲湯飲食。本湯可以補虛扶正、祛痰糾偏,適宜恢復期氣血較弱的患者使用。
當癥狀穩(wěn)步改善后,病人尚可咀嚼口香糖(香口膠),雙側均可,以患側為主。通過主動鍛煉相關筋肉,促進功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