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鋒
【摘要】目的 研究維持性血液透析急性并發(fā)癥的相關因素及防治對策。方法 從我院接收并行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中,隨機抽取100例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分析該類患者發(fā)生疾病并發(fā)癥的因素,同時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結果 100例患者發(fā)生低血壓、心律失常以及肌肉痙攣的幾率分別是4.0%、1.0%、2.0%。結論 分析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發(fā)生急性并發(fā)癥的相關因素,有利于及時采取有效的防治對策,保障患者治療安全。
【關鍵詞】維持性;血液透析;并發(fā)癥;相關因素;防治對策
【中圖分類號】R459.5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19..02
眾所周知,對于一些嚴重疾病如急性、慢性是腎衰竭患者而言,持續(xù)性的血液透析屬于十分常見的治療方式,雖然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患者出現并發(fā)癥的幾率也非常高[1]。為了進一步分析該類患者發(fā)生急性并發(fā)癥的關聯因素,便于及時提出有效的防治對策,文章抽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對象展開詳細的分析,并將具體的研究情況報告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 基本資料
本次研究所抽取的100例對象均屬于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其中有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40例;年齡范圍均處在20~80歲間,平均年齡是(48.5±2.0)歲。100例患者均所需要開展2~3次的誘導透析,然后再實施規(guī)范的血液透析治療,并且對于本次研究已經知情和同意。
1.2 透析方法
100例研究對象均經過碳酸鹽透析、針對性的改變透析技術聯合治療,選擇4008B型的透析機及其配備的透析液及透析管等進行,將患者液流量控制為每分鐘500 mL;血流量控制為每分鐘120~260 mL;誘導透析的時間是2 h~3 h、維持性透析的時間控制為4~4.5 h。醫(yī)務人員在患者透析治療期間均嚴密觀察其疾病并發(fā)癥情況,然后分析其相關因素并制定有效的應對策略。
2 結 果
100例患者中,有4例在透析過程中出現低血壓,所占比例是4.0%;2例出現肌肉痙攣,所占比例是2.0%;最后有1例出現心律失常,所占比例是1.0%。發(fā)生急性并發(fā)癥的血液透析患者均經過有效及時的處理后,均順利完成透析治療。
3 討 論
患者接受維持性的血液透析治療期間,容易受到各類因素影響而出現急性的并發(fā)癥,影響透析效果。在本次研究中,100例透析患者中有4.0%出現了低血壓,2.0%出現了肌肉痙攣以及1.0%出現心律失常,這是維持性的血液透析患者最為常見的幾種并發(fā)癥,一旦不及時進行處理,不但會影響患者的透析效果,嚴重者甚威脅患者的安全。因此,加強這些急性并發(fā)癥的相關因素分析顯得尤為
必要[2]。
3.1 疾病并發(fā)癥的相關因素分析
(1)肌肉痙攣
在本文中,有2例透析患者在透析過程中出現了肌肉痙攣,分析其相關因素主要有以下四點,即:第一,患者體內循環(huán)血量在時間內大量減少;第二,如果患者在透析過程中出采取低鈉透析液或者出現離子化鈣低下電解質失衡等,均會造成肌肉電的生理出現異常,進而引起了肌肉痙攣;第三,患者在接受透析治療期間神經系統容易出現興奮,也是引發(fā)肌肉痙攣的一個相關因素;第四,患者接受碳酸鹽血透之后,出現堿血癥而導致機體內的血漿2、3-雙磷酸甘油酸酯的濃度異常降低,導致機體缺氧后引起肌肉痙攣這一并發(fā)癥。
(2)低血壓
對于血液透析患者而言,低血壓屬于非常常見的跡象并發(fā)癥,本次研究的100例患者中,就出現了4例低血壓,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非常高。如果不及時處理極有可能引起透析不充分、超濾困難,甚至損害患者其他臟器等危險,而低血壓反復發(fā)作則容易引起動靜脈瘺閉塞。分析血液透析患者發(fā)生低血壓的相關因素,有以下幾個:患者處在超濾偏多、偏快的情況下,速率超過患者機體自身毛細血管再充盈,此時就會導致有效的血容量降低而引起急性低血壓;在透析過程中,透析液的溫度、鈉離子的濃度都會直接對患者的血壓造成影響,如果透析液的溫度每次增加1.1℃其透析中發(fā)生低血壓的幾率就會高出三倍,然而鈉離子的濃度高低會對血漿的滲透壓、血管的再充盈直接造成影響;患者年齡偏大,尤其是合并有貧血、心功能不全的患者,發(fā)生低血壓的幾率都非常高;另外,在透析過程中,患者如果進食的話會增加迷走神經的興奮性而導致消化系統的血管呈現大量擴張的狀態(tài),使得有效的循環(huán)血容量與體循環(huán)充盈壓均下降而引起低血壓;最后,在透析治療期間,采取用了生物相容性較差的透析膜以及不合理的降壓用藥也是導致透析患者出現低血壓的常見相關
因素[3]。
(3)心律失常
本文中,雖然僅有1例出現心律失常,但不及時處理,也會危及患者安危,其相關因素有:患者原有的心臟基礎出現病變;患者本身合并有尿毒癥,進而導致透析過程中機體出現電解質紊亂、酸堿失衡等;在透析過程中,患者發(fā)生心律失常與其自身低血壓、血容量降低、低氧血癥以及嚴重貧血等均有密切關聯;最后,患者的年齡越大,發(fā)生心律失常的幾率就越高。
3.2 血液透析患者急性并發(fā)癥的防治對策
(1)肌肉痙攣
針對血液透析患者治療過程中出現的肌肉痙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防治,即使:①如果患者的血鈣<2.1 mmol/L,則采取100 mL的生理鹽水與20 mL 10%的葡萄糖酸鈣進行緩慢的靜滴,同時將患者的脫水量控制在2 g~205 g左右,這樣能夠有效預防肌肉痙攣發(fā)生,并且在常規(guī)治療期間重視對患者維生素D、鈣劑等補充。②維持患者機體的酸堿平衡可以有效避免其在碳酸鹽血透之后出現堿血癥、血氧不足。③運用可變鈉透析,并對干體重進行評估以及盡肯能減少超濾量,或者在必要之時將透析的時間延長15 min~30 min左右。④如果患者已經出現肌肉痙攣,則需要及時對痙攣的部位加強保暖、適量鍛煉及按摩,如果患者因超濾而引起血容量降低,避免其直立而引起血壓降低、腦供血不足等。最后,如果患者肌肉痙攣嚴重則采取20 mL的高滲鹽水或者生理鹽水、鎮(zhèn)靜劑以及50%的葡萄糖、共同滴注,有利于緩解癥狀。endprint
(2)低血壓
針對低血壓這一并發(fā)癥,醫(yī)務人員在為患者開展血液透析期間要積極做到以下幾點:①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的觀察,如果患者出現出汗、打哈欠以及頭昏眼花時要加強重視,部分患者會因超濾過快而在透析2~3 h突然發(fā)生腹痛;②在患者開始透析的時候將其鈉濃度提高至150 mmol/L,可以促進其血漿的再充盈。在透析結束前的1 h把鈉濃度降低為140 mmol/L左右,能夠促進患者血液中的鈉離子彌散至透析液中,進而避免患者在透析期間常??诳?,體重過多增加等。與此同時,階梯式的超濾方法需要嚴格遵守先快后慢的原則,以降低患者心血管負擔,這樣有利保持患者血壓穩(wěn)定,不會出現血容量、心輸出量變化;③透析膜應該選擇生物相容性較好的,且在透析期間合理運用降壓藥物,一般在透析1 h~2 h左右飲食較好;最后,要控制好血流量,避免出現超濾,同時保持患者頭低足高、吸氧等維持良好的心肌功能[4]。
(3)心律失常
在透析期間,要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心率、心律以及神志、血壓、抽搐等,一旦發(fā)現心電監(jiān)護有異常并及時結合抗心律失常的藥物、轉復治療。如果患者的心肺功能較差,則需要及時配合預防性的吸氧,同時糾正其機體酸堿失衡,詳細記錄其24 h的出入量以及尿量,對液體量進行控制。必要的時候給予輸血以及EPO,使其血紅蛋白水平得到有效維持[5]。
綜上所述,血液透析患者發(fā)生并發(fā)癥的幾率較高,及時分析這些并發(fā)癥的相關因素,并及時提出有效防治措施,有利于患者治療安全。
參考文獻
[1] 左玉梅,馮 健,王 媛,劉建平.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并發(fā)癥致病機制及防治研究進展[J].人民軍醫(yī),2016,01:79-81.
[2] 王藝萍,覃蓮香,楊乃寧,余永武.老年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短期死亡因素分析[J].軍事醫(yī)學,2016,08:672-675.
[3] 郭寶茹,何 歡,高 瑩.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急性并發(fā)癥的護理對策[J].西部中醫(yī)藥,2016,08:141-142.
[4] 沈麗莉.影響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依從性相關因素及干預措施[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6,34:171-173.
[5] 曹 婷,陳春香.血液灌流串聯血液透析治療常見并發(fā)癥和護理對策[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7,02:148-149.
本文編輯:劉帥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