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顧海凇
以民心為導向創(chuàng)新黨建
文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顧海凇
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干部,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zhàn)斗力的基礎”“離群眾最近的黨的代言人”,群眾常聽其言、察其行,以辨黨風政風、以寄民意民情。
銅仁“民心黨建”工程中有兩個案例,以強烈對比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一個,銅仁市質監(jiān)局稽查分局一名副局長,面對上門辦事的群眾,推諉輕慢,不耐之情溢于言表:“我的職責是叫你到隔壁辦公室去找人?!碑斎唬摳本珠L踢到了銅仁市紀委暗訪組這塊“鋼板”,受到了紀律處分。
另外一則,江口縣閔孝鎮(zhèn)魚良溪村黨總支書記楊再煉,根據(jù)村內黨員干部傳承下來的好經(jīng)驗和一些群眾提出的意見,創(chuàng)新提煉了黨員“十個一”工作法,“黨員身份亮一亮、群眾困難幫一幫、群眾意見聽一聽……”該工作法得到廣泛肯定,成為貴州黨員干部踐行群眾路線的鮮活教材。
一反一正兩個案例,引人思考。黨的基層組織和基層黨員干部,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zhàn)斗力的基礎,是“離群眾最近的黨的代言人”,群眾常觀其言、察其行,以辨黨風政風、以寄民意民情。在上述兩例中,一種是凌駕于群眾之上,一種是同群眾打成一片。民心得失之別,想來無需置喙。
人民群眾對黨的感情與評判,反映出民心取向;黨的干部對待群眾的態(tài)度與作為,體現(xiàn)黨建水平。二者之間具有統(tǒng)一性。黨的干部能否正確對待人民群眾,不是一件小事,關乎根本。從思想上關乎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的樹立,從行動上關系黨的群眾路線的踐行,效果上,印證著“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這條鐵律。黨的十八大報告告誡全黨必須牢記,“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黨才能始終立于不敗之地?!?/p>
扎根基層貼近民心、建強堡壘凝聚民心、同步小康永固民心,以民心為導向創(chuàng)新黨建,以民心為標尺檢驗效果,這正是銅仁“民心黨建”工程強基固本的鮮明標識。在民心與黨建之間搭建橋梁,“民心黨建”工程作出了可貴的探索。
“民心黨建”工程抓住“民心”這一根本,把人民群眾是否贊成、是否受益、是否滿意作為想問題、辦事情、作決策的根本依據(jù),把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作為檢驗黨建成效的最高標準,找到了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模范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常態(tài)化制度化工作抓手。
抓住建強基層組織提升為民服務能力這一關鍵,在全市各村(社區(qū))建立“干群連心室”,選派萬民干部下基層,鍛造一支打硬戰(zhàn)、敢創(chuàng)新、有溫暖的黨員隊伍,了解人民群眾所思、所想、所盼、所求、所憂,確?;鶎咏M織建設與群眾需求“同頻共振”,發(fā)揮了推動發(fā)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為推動銅仁科學發(fā)展、生態(tài)崛起、后發(fā)趕超奠定了堅實的組織基礎。
凸顯黨的基層組織在建設同步全面小康中的基礎作用和使命擔當,跳出“就黨建抓黨建、就經(jīng)濟抓經(jīng)濟”的思維定式,將“民心黨建”工程、精準扶貧與基層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有機結合,共繪同步小康民生愿景,建立民情大數(shù)據(jù),對各村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現(xiàn)狀和同步小康指標體系進行定位分析,把黨建與中心工作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起考核,推動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黨建工作格局。
始終貫徹黨的“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集民智、解民憂,把決策建立在可靠的基礎之上,在人民群眾最亟待解決的問題上下工夫,探索了重大事項社會穩(wěn)定風險評估、“三個開刀”等成功實踐,形成了“民心黨建+”的開放體系,營造了民心可順、民心可聚、民心可期的生動局面。
銅仁“民心黨建”工程,形成了抓根本、抓關鍵、抓落實、抓效益的基層黨建運行系統(tǒng),豐富了貴州黨建創(chuàng)新的區(qū)域實踐。(責任編輯/吳文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