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型本科教育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夠解放思想,大膽調(diào)整教學計劃和課程體系。2007 年教育部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明確規(guī)定:“大學英語教學應貫徹分類指導、因材施教的原則,以適應個性化教學的實際需要。各高等學校應根據(jù)本校實際情況確定教學目標,并創(chuàng)造條件,使那些英語起點水平較高、學有余力的學生能夠達到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云南經(jīng)濟管理學院的大學英語課程是一門通識教育必修課,它的開展應以學生的需求為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素養(yǎng)和語言綜合應用能力為目標,但云南地處西南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相對落后,教育教學條件不健全,導致云南地區(qū)的大學生英語水平不高、英語學習興趣不強。了解和掌握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十分重要,它影響了英語教學改革的方向和目標,因此本論文將從教師和學生的視角就應用型本科大學英語的學習情況進行一個簡單的調(diào)查研究。本次調(diào)查研究的對象為云南經(jīng)濟管理學院2016級本科220名學生以及13名校內(nèi)的英語專職教師。
一、從教師角度調(diào)查應用型本科大學英語學習情況
問題1:您認為目前應用型本科大學生的英語學習主要問題是什么?
A.老師的教學方法不對 15.30%
B.學生的學習方法不對 15.30%
C.老師和學生的方法都不對 15.30%
D.語言環(huán)境差 30.70%
E.以上都不是,其他______ 23.00%
問題1描述為“您認為目前應用型本科學生的英語學習主要問題是什么?”從以上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30.7%的老師認為本科生英語學習的主要問題是來自老師本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之間不對稱、不匹配的問題,第二大因素就是語言環(huán)境因素,23.0%的老師認為是缺乏良好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導致本科大學英語的學習問題。約15%老師認為還有其他原因?qū)е掠⒄Z學習的問題,這部分老師認為是學生的認知和對語言能力的誤判導致英語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了無數(shù)問題。
問題2:您認為目前應用型本科學生學習英語的障礙是
______ (可多選)
A.詞匯量有限 人數(shù):8
B.語言技能基礎薄弱 人數(shù):9
C.學習興趣不高 人數(shù):7
D.懶惰 人數(shù):10
E.其他 人數(shù):0
由于該問題設計為多選題,因此根據(jù)選項的出現(xiàn)頻率來分析其中哪一項是教師認為在本科學生英語學習過程中的主要障礙,從表2中可以看出,A和B選項是學習者的語言基礎能力問題,C和D選項是學習者本身的態(tài)度問題,四個選項的出現(xiàn)頻率不相上下,說明從老師的角度來看,本科學生英語學習的障礙包含了語言本身的技能水平以及個人的學習態(tài)度問題。
問題3:您認為應用型本科學生的英語課堂的學習氛圍是_____
A.沉悶但好學 15.30%
B.沉悶且厭學 38.40%
C.活躍好學 23.00%
D.活躍但厭學 7.60%
E.以上都不是,其他______ 0%
從問題3中可以看出有38.4%的老師認為本科生的課堂氛圍是沉悶且厭學的,而有23.0%的老師認為本科班的課堂氛圍是活躍好學的,這兩種截然相反的課堂氛圍在5個選項中所占的比重偏高,是什么原因?qū)е碌哪??其中一個原因與班級的類型有關,比如我校的醫(yī)學類的班級一般屬于沉悶但好學,工程類的班級屬于沉悶且厭學,而財經(jīng)類的班級大部分屬于活躍且好學,這與老師所任教的班級類型不同有關系。第二原因可能與老師的教學方法有關,任課教師的教學方法新穎、知識點難易度始終、課堂氣氛活躍,那么這位老師的課堂氛圍應該是活躍且好學的,而教師教學方法傳統(tǒng)、照本宣科、知識點重難點掌握不清的,那么課堂氣氛便會厭學且沉悶。
二、從學生角度分析英語學習情況
問題1:您學習英語最大的目的是什么?
A.考級考證 (為就業(yè)做準備) 人數(shù):106
B.提高語言技能 人數(shù):69
C.拓展視野 人數(shù):32
D.培養(yǎng)語言學習興趣 人數(shù):13
E.其他 人數(shù):0
從以上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共106人認為英語學習的主要目的就是考級考證為以后的就業(yè)做好準備,這部分學生人群占了53%的比重,其次為了提高語言基本技能的學生人數(shù)共有69人,占32.3%,最后學習英語是為了拓展視野和進一步培養(yǎng)興趣的人群并不多,共45人占20.4%。
問題2:以下英語語言技能中,您最大的弱項是什么?
A.口語表達 20.90%
B.聽力 22.70%
C.閱讀 16.30%
D.翻譯 21.80%
E.寫作 18.10%
掌握英語聽、說、讀、寫、譯五大技能是英語學習的基本要求,然而在這五項技能中都有學生不擅長的模塊。從表中可以看出,5項基本技能所占比例不相上下,說明每一塊的技能都有學生認為是自己的弱項,也就代表學生對五項技能的總體掌握情況都不太好。這也為以后教學改革實施過程中的教學內(nèi)容的設置和教學方法的改變上提供一些數(shù)據(jù)參考和借鑒。
問題3:您目前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如何?
A.完全沒興趣 3.90%
B.沒興趣 5.20%
C.一般 36.80%
D.感興趣 50%
E.非常感興趣 3.90%
該部分的問題3是“您目前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如何?”,令人欣慰的是50%的學生表示感興趣,完全沒興趣和非常感興趣的學生人數(shù)一致,只占了很小一部分。除了大部分感興趣之外,還有約36.8%的人群表示興趣一般,這部分人群是今后工作中培養(yǎng)英語興趣的重點對象。而表示完全沒興趣和沒興趣的學生內(nèi)心是十分抵觸英語這一學科的,那造成抵觸心理的原因又會是什么呢?在分析和討論部分會進行簡單的梳理。endprint
問題4:您對目前的課堂學習形式的滿意度如何?
A.非常不滿意 0
B.不滿意 3.9%
C.一般 50%
D.滿意 36.8%
E.非常滿意 3.9%
從問題4可以看出,學生對目前課堂學習形式的滿意度大部分表示一般,但也有很大一部分表示滿意,其中不滿意和非常滿意的人群所占比例一樣,也就是說有極少數(shù)同學認為目前的課堂狀態(tài)令他十分不滿,也有極少數(shù)同學認為目前的課堂學習形式特別能夠滿足他的學習需求,但極端的情況畢竟這是個案,應該把注意力集中在研究對目前課堂教學形式表示一般態(tài)度的學生群體。
三、分析和總結(jié)
從教師角度調(diào)查學生英語學習情況來看,并不樂觀。語言環(huán)境問題是造成應用型本科大學英語學習的主要問題,而這一因素是難以克服和解決的,學校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的語言環(huán)境少之又少。而在語言技能的弱項調(diào)查中聽、說、讀、寫、譯五項技能學生掌握情況都不良好,特別是聽、說、譯三項技能,聽、說好理解,大部分學生從小接受的都是應試教育,在語言環(huán)境缺乏的情況下對于聽力和口語表達欠缺是可想而知的,然而譯的能力,特別是由母語翻譯為目標語的過程,學生表示十分苦惱,這與對目標語的語系掌握不清是緊密相連的。從教師的視角看,大部分時候的英語課堂都屬于沉悶且好學的,那么這是不是在提醒我們的任課老師教學方法出了問題,或者是教材出了問題。很多任課教師教法傳統(tǒng),課堂基本還是屬于啃書本的過程,現(xiàn)在智能手機的普遍,比起學習而言有趣的事情太多太多,怎樣才能讓學生不看手機而聽老師講課是這個時代給教師出的一大難題和挑戰(zhàn),必須與時代接軌、轉(zhuǎn)變教學理念,更新教學方法才能使我們的課堂變得活躍且好學。
從學生角度調(diào)查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英語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考級考證,為以后的就業(yè)做準備,由此可見,高中及以前的應試教育思想在學生心理是多么的根深蒂固,同時也可見社會對于英語語言技能的評價也沒有轉(zhuǎn)變思路,依然拿一紙證書來評價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和水平,這是一種盲目的利己主義和現(xiàn)實主義,脫離了語言真正的內(nèi)涵。從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度調(diào)查來看,大部分同學是對英語感興趣的,只是不知道怎樣才能學好、好學,這需要我們?nèi)握n教師在課堂上多一些方法的講解,同時對于課堂滿意度調(diào)查結(jié)果,一半以上的學生對目前的課堂效果并不認同,這又一次警示了任課教師更新教學方法的必要性。
參考文獻:
[1]巴班斯基.教學教育過程最優(yōu)化—— 方法論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2]張燁,楊紅.關于大學英語分級分模塊教學模式下學習適應性的調(diào)查研究——以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12級非英語專業(yè)本科生為例[J].才智,2013,07:186-187.
[3]寧曉靜.大學英語分模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北華航天工業(yè)學院學報,2016,04.
作者簡介:邱曉婷(1986-),女,彝族,云南普洱人,云南經(jīng)濟管理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商務英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