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結玲
給一個看得見的目標
□ 宋結玲
我們學校有一部分住宿生,由于人數(shù)較少,因此學校沒有形成固定的管理制度,對住宿生的管理處于一種松懈狀態(tài)。每天早上由值日老師叫學生起床,這些小懶蟲經(jīng)常被叫了好幾次,仍不愿起來。
有一次,一位老師值日時,他只叫了一遍,幾分鐘后,孩子們全部起床,并在操場集合,我很驚訝,平時懶散的學生今天怎么這么積極,這么迅速?帶著好奇,我向那位老師請教,他說:“我只是在叫孩子起床的時候,告訴他們,三分鐘以內必須在操場集合,否則要罰他們在操場跑五圈。一般,三分鐘還沒到,他們就已經(jīng)集合好了?!蔽矣X得這個方法不錯,每次值日,我也用這個方法來叫孩子們起床,發(fā)現(xiàn)真的很管用,孩子們再也不賴床了。
細細琢磨這種變化,里面還真蘊含著深刻的哲理。我以前叫孩子們起床,并沒有規(guī)定讓他們什么時候起來,所以孩子總會耍賴皮,在床上能多躺一會就多躺一會?,F(xiàn)在,我都會給孩子定一個目標,必須在五分鐘之內起床并在操場上集合,孩子就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他知道必須在五分鐘以內起來,否則會受到懲罰。有了明確的目標,孩子就知道要干什么,不用我反復地去提醒他們了。
在教學中,我們是不是也經(jīng)常忘記給孩子定一個目標呢?很多時候,孩子不想學習,作業(yè)不愿意做,上課不認真聽講,我們總是指責孩子不懂事,沒有上進心,我們有沒有靜下心來,和孩子聊一聊,了解一下孩子的心思,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呢?在了解了孩子自身的情況后,可以根據(jù)孩子的實際情形,定一個看得見的目標。平時,給孩子批改作業(yè)時,只要作業(yè)交了,我都會在作業(yè)本上畫一顆星星,訂正錯誤之后,再畫一顆。久而久之,我和孩子之間就形成了一種默契,孩子們知道每天要交作業(yè),批改完了還要訂正好讓老師重新批改。倘若看到哪次作業(yè)只有一顆星星,孩子們看著就不順眼,都會自覺把作業(yè)訂正好,再拿來給老師批改。其實,這顆小小的星星,就給了孩子一個看得見的目標,有了它,孩子就知道自己每天需要完成什么任務。
1984年,在東京國際馬拉松邀請賽中,一位名不見經(jīng)傳的日本選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奪得了世界冠軍。1986年,意大利國際馬拉松邀請賽在米蘭舉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參賽,又一次獲得了世界冠軍。當記者問他為何能取得如此驕人成績時,他回答道:“憑智慧戰(zhàn)勝對手?!痹瓉?,山田本一在每次比賽之前,都先把比賽路線看一遍,并把沿途醒目的標志畫下來。比賽開始后,他就奮力向第一個目標沖去,到達第一個目標后,又奮力向第二個目標沖去……40多公里的路程就被分解為若干個小目標跑完了。所以,定一個看得見的目標是如此重要。
對于孩子而言,我們更應該給他們一個看得見的目標,如果把目標定得太遙遠,孩子也會被遙遠的距離嚇倒,給一個看得見的目標,讓孩子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才是幫助他們走向成功的關鍵。
張芳寧 攝
(作者單位:安徽省安慶市岳西縣菖蒲鎮(zhèn)溪沸小學)
(責任編輯 李敏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