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秀娟
摘 要:游戲在幼兒心理健康、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以及知識面的拓展發(fā)展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此,本文將對游戲化教學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意義進行具體的闡述。
關鍵詞:幼兒教育;游戲;重要性
學齡前的兒童對于模仿成人活動、反映他熟悉的周圍生活有著相當濃厚的興趣,這就使得教學游戲的產生成為一種必然。而作為一個幼兒園老師,在游戲中抓住幼兒的年齡特點,并予以指導教育,這便是最重要的任務。游戲僅僅作為幼兒的隨意游戲是遠遠不夠的。事實上游戲也是教師進行教育的一種手段。下面我就談談在游戲開展過程中的一些體會。
一、通過游戲讓幼兒對社會有所了解
游戲是幼兒反映社會、反映成人活動的一種游戲,這種游戲帶有很大的模仿性。幼兒很大程度上就是通過模仿來認識社會、了解社會,老師提供了一個游戲的場景,創(chuàng)設了一個游戲情節(jié),讓幼兒從不同的側面了解社會,這是游戲較其他游戲的一個不同所在。如:一次在游戲中一個小朋友說:“我是專門聽電話的。”我馬上接下去問:“專門聽電話的人有二種:一種是‘公用電話里專門聽電話的人,她們聽好電話幫人傳呼;還有一種人專門聽電話是幫助別人解決問題的,你是屬于哪一種人呢?”“我是專門幫助別人解決問題的?!薄澳阏娴臉訕訂栴}都能幫助別人解決嗎?”“是的?!庇谑俏矣终f:“現(xiàn)在社會上有一個地方,只要你有困難打電話去,它就會幫助你,你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是110熱線服務臺!”我話音剛落,旁邊的一個小朋友就搶著回答。“對,110熱線服務臺就是專門幫助別人解決困難的,任何人有困難都不用害怕,只要撥通電話就行了?!蓖ㄟ^這樣的一段對話我的目的達到了:就是讓他們了解社會,了解當今社會上的新機構以及新機構成立的宗旨。
二、通過游戲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幼兒期是培養(yǎng)道德意識、道德情感、傳授正確道德行為的關鍵期,因為這個階段的幼兒很容易接受正確的、美好的、規(guī)范的刺激,這對他們養(yǎng)成習慣至關重要。那么通過游戲可否完成這些目標呢;回答是肯定的。比如:有一次一個小朋友做汽車上的售票員,我對他說:“我是你的老朋友,可我今天沒帶錢,你就讓我上車不買票吧!”他聽了我的話愣住了一下,但經不住我再三“磨嘰請求”,他終于同意了??蛇@事真的就對嗎,我讓小朋友來評判。結果意見變?yōu)閮煞N:一種認為既然是老朋友當然可以不買票;而另一種則認為不行。一個小朋友激動地說:“乘車是有一條規(guī)則的,那就是‘上車要買票,月票請出示,這條規(guī)則人人都要遵守?!敖浰@么一說,大家恍然大悟。第二天,當我再叫他們重復昨天那個游戲時,我們的“售票員”說什么也不同意了,還一本正經地說:“我已經懂得這個道理了,干嘛要再犯錯呢?”可見游戲中傳授給幼兒的道德意識、行為規(guī)范在孩子心目中是根深蒂固的。幼兒由學習遵守游戲規(guī)則到學會操作游戲,既提高了游戲的質量,鍛煉了他們的操作能力,還為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打下了基礎。
三、通過游戲擴大孩子的知識面
在游戲中讓幼兒獲得知識,對孩子來說學得自在;對老師來說也教得自然。自主的游戲在幼兒實施創(chuàng)造過程中起重要地位,沒有自由的游戲過程,孩子的思維就會受到約束。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幼兒游戲蘊藏著發(fā)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機,發(fā)展的多樣性、差異性、自然性等特點,在游戲中體現(xiàn)得最為淋漓盡致,這是游戲本質所決定的。因為游戲是活動者內在動機的活動,不受活動以外的目標控制,活動的目的就在于活動本身,因而是自由的;游戲是活動者自主的活動,它不受活動以外的他人控制,因而它是符合自己意愿的一種活動;游戲是注重過程體驗的活動,它不受結果評價的制約,因而它營造的是一種輕松安全的氛圍;游戲是在個體原有經驗基礎上的活動,它無須承受過于超越自己能力的行動,因而游戲更多的是一種自我表現(xiàn);游戲是個體作用于環(huán)境的活動,在操作物體的動作中建構經驗,因而它同時是一種自發(fā)的學習,具有促進發(fā)展的功能。
四、游戲能激發(fā)幼兒語言交往的積極性。
游戲對于幼兒來說,是他們最早、最基本的交往活動,游戲過程本身就是幼兒交往的過程。幼兒在游戲中常常需要將視覺信息、聽覺信息以及主觀感受、愿望或要求轉換成語言,或者根據(jù)別人的意圖作出言語的反應。在游戲中,幼兒與成人、幼兒與幼兒之間雙向互動過程中的交往語言學習隨處可見??梢哉f,交往語言是在主動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構建的。
五、游戲能夠增強幼兒的自信、滿足幼兒心理需要
美國心理學家馬爾茲認為,絕大多數(shù)的自我信念都是根據(jù)過去的經驗――成功與失敗、榮耀與屈辱,特別是童年時的經驗而不自覺地形成的。游戲是由幼兒自發(fā)、自由、自選的沒有任何功利目的的,能滿足幼兒需要的活動。
六、游戲有利于幼兒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
心理學家把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描述為“回憶過去的經驗,并對這些經驗進行選擇、重新組合、以加工成新的模式、新的思路或新的產品”的能力。幼兒不僅從外界吸取知識經驗,而且還想把自己頭腦中的豐富想象表達出來,游戲能夠滿足幼兒的這種需要。
游戲是以孩子們?yōu)橹黧w的意愿游戲。老師只有把目標記在心里,并掌握幼兒的一些規(guī)律性的東西來加以引導,這樣的游戲會更生動、更受歡迎、更有價值。同時也能激發(fā)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合作能力、溝通能力、表達事物的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等,真正體現(xiàn)游戲的情感發(fā)展價值和認知發(fā)展的價值現(xiàn)在我真正懂得了“沒有游戲的幼兒園不是真正的幼兒園,不會指導游戲的老師“不是個好老師”這句話的含義,也真正發(fā)現(xiàn)游戲的魅力所在。
參考文獻:
[1]王麗萍.幼兒教育游戲化探索[J].長江叢刊.2016(3).
[2]劉霞.游戲化的幼兒教育[J].素質教育版.2013(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