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初女, 王光達, 王 亮, 張慶宇, 丁洪玲, 張基德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農業(yè)科學院,吉林 龍井 133400)
中早熟玉米新品種“延單28”選育及其特性
黃初女, 王光達, 王 亮, 張慶宇, 丁洪玲, 張基德*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農業(yè)科學院,吉林 龍井 133400)
“延單28”是2010年由延邊農業(yè)科學研究院選育,2017年3月經吉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的中早熟玉米新品種,組合為YB28-2×NKY35-6,適宜在吉林省、黑龍江省等東北地區(qū)中早熟玉米區(qū)種植,需≥10 ℃有效積溫2 400 ℃左右;具有高產、優(yōu)質、早熟、多抗的特點。在2015和2016年10點次的吉林省區(qū)域試驗中,“延單28”的產量為10 596.0~13 845.0 kg/hm2,平均產量12 265.3 kg/hm2,比對照“吉單27”增產8.8%。
延單28;玉米;中早熟;雜交種
隨著鄰省備案制度的執(zhí)行,吉林省玉米生產中所種植的品種呈井噴式發(fā)展,品種多、亂,甚至發(fā)生品種混雜的情況[1-2];尤其是品種越區(qū)種植,品種性狀極不穩(wěn)定,給很多種植戶造成經濟損失[3]。這不僅對吉林省玉米產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造成影響,而且造成玉米深加工企業(yè)優(yōu)質玉米原料嚴重不足的局面[4-6]。一直以來,玉米中早熟區(qū)可種植的品種數量較少[7-9],所以選育高產、優(yōu)質、抗性好的中早熟玉米優(yōu)良新品種[10-12],并提供與之配套的栽培新技術[13-15],對促進吉林省中早熟區(qū)玉米生產的穩(wěn)定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1.1“延單28”品種來源及其選育過程
2010年,延邊州農業(yè)科學院,以自選系YB28-2(四-78改群體為基礎材料)為母本,以自選系NKY35-6(Clarino×鐵7922改為基礎材料)為父本,雜交育成“延單28”?;?011—2013年院內產比試驗中的優(yōu)異表現, 2014年“延單28”申請參加了吉林省中熟組預備試驗,2015和2016年參加了吉林省中早熟組區(qū)域試驗和生產試驗。2015和2016年,在延邊州農科院、吉林農業(yè)科技學院、吉林市農科院進行了人工接種抗病(蟲)性鑒定;2016年在農業(yè)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進行了品質分析。2017年3月,“延單28”由“吉林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并獲得通過,審定編號為“吉審玉20170011”。
1.2試驗方法
預備試驗、區(qū)域實驗和生產試驗,由吉林省種子管理站統(tǒng)一組織進行。
1.2.1 預備試驗
采用間比法設計,不設重復,四周設置不少于4行的保護行。參試品種隨機排列,小區(qū)行長5 m,4行區(qū),田間排列中最多6個參試品種的兩側均安排對照品種;每個區(qū)組的首、末端均安排對照品種。保苗株數為6萬株/hm2,苗期缺苗10%以上的小區(qū)報廢,補種生產用種。
1.2.2 區(qū)域試驗
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小區(qū)行長5 m,4行區(qū),3次重復,試驗區(qū)四周設4行以上的保護行。保苗株數為6萬株/hm2,苗期缺苗10%以上的小區(qū)報廢,補種生產用種。
1.2.3 生產試驗
采用間比法設計。田間排列按照每2個對照種之間排列6個參試品種,每一區(qū)組的首、末兩端均安排對照品種,不設重復。每品種種植面積100 m2(一般為6~8行),試驗區(qū)四周設4行以上的保護行。
2.1“延單28”的增產潛力
2.1.1 “延單28”在院內產比試驗中的產量表現
2012和2013年,在院內產比試驗(表1)中,“延單28”的產量分別為12 052.5 kg/hm2和12 107.6 kg/hm2,分別比對照“吉單27”增產6.5%和8.0%。在2年試驗中,平均產量為12 080.1 kg/hm2,平均比對照增產7.3%。
表1 “延單28”在延邊農科院產比試驗中的產量
2.1.2 “延單28”在吉林省區(qū)域試驗和生產試驗中的產量結果
2015年,在吉林省區(qū)域試驗(表2)中,“延單28”的產量為11 021.3~13 914.1 kg/hm2,在5個點的試驗中均比對照“吉單27”增產,增產幅度為7.3%~19.9%;5個試驗點的平均產量為12 717.8 kg/hm2,比對照品種“吉單27”增產13.6%。2016年,在吉林省區(qū)域試驗(表2)中,“延單28”的產量達到10 596.0~13 845.0 kg/hm2,平均產量為12 253.8 kg/hm2,平均比對照增產13.2%。在5個試驗點的試驗中,除在白山市試驗點 “延單28”的產量為11 000.0 kg/hm2,比對照稍有減產(-1.1%)之外,在其他4個試驗點的試驗中,“延單28”均表現增產,增產幅度為13.7%~20.0%?!把訂?8”在2015和2016年2年、10個試驗點的區(qū)域試驗中,平均產量為12 265.3 kg/hm2,平均比對照品種“吉單27”增產 8.8%。
在4個試驗點的生產試驗(表3)中,產量為9 155.4~11 577.4 kg/hm2,比對照增產7.1%~20.0%;平均產量為10 278.1 kg/hm2,平均比對照增產15.1%;在4個生產試驗點,有3個試驗點的“延單28”產量比對照增產超過10%。
表2 “延單28”在區(qū)域試驗各試點的產量
表3“延單28”在2016年生產試驗中的產量表現
Table3GrainyieldofYandan28atvariousplacesinproductiontrials
試驗地點產量/(kg/hm2)比CK增產/%CK產量/(kg/hm2)蛟河縣白石山10147.620.08456.3白山市種子管理站9155.420.07629.5松花江種業(yè)10232.07.19552.8延邊州種子管理站11577.414.910073.3平均Average10278.115.18928.0
2.2“延單28”的抗病蟲鑒定結果
“延單28”在2015和2016年2年、4點次人工接種抗病、蟲害鑒定(表4)中,表現為抗(R)或高抗(HR)絲黑穗病,高抗(HR)莖腐病,抗(R)或中抗(MR)大斑病,抗(R)或高抗(HR)彎孢菌葉斑病,高抗(HR)玉米螟蟲,抗(R)或中抗(MR)穗腐病??梢姡把訂?8”對玉米生產中常見的病、蟲害具有較廣的抗性。
表4 “延單28”人工接種抗性鑒定結果
3.1植物學特征
幼苗葉鞘紫色,葉片綠色,葉緣白色,花藥黃色,穎殼綠色。株型半緊湊,株高293 cm,穗位高109 cm,成株葉片數21片。
3.2生育特性
中早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24 d,比吉單27早2 d,需≥10 ℃有效積溫2 400 ℃左右。在中早熟地區(qū)適應性好、豐產性好。
3.3經濟性狀
花絲淺紫色,果穗筒型,穗長20.2 cm,穗行數14~16行,穗軸紅色,籽粒黃色、馬齒型,百粒重48.1 g。經農業(yè)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檢測,籽粒容重740 g/L,粗蛋白含量9.03%,粗脂肪含量4.28%,粗淀粉含量74.61%,賴氨酸含量0.29%。
3.4抗病、蟲性
中抗大斑病,抗彎孢葉斑病,抗絲黑穗病,抗莖腐病,高抗玉米螟,中抗穗腐病。
4.1栽培技術要點
“延單28”適宜在中等肥力以上的地塊栽培;4月下旬~5月上旬播種,一般保苗5.5~6.0萬株/hm2。施肥: 施足農家肥,種肥一般施用磷酸二銨200 kg/hm2、硫酸鉀100 kg/hm2,追肥一般施用尿素400 kg/hm2。
4.2適宜種植區(qū)
適宜吉林省玉米中早熟區(qū)種植。注意防治大斑病和穗腐病。
制種時父、母本同期播種,父、母本行比1∶4,父本種植密度為6.0萬株/hm2,母本種植密度為5.0萬株/hm2。一般土壤肥力條件下均可種植,5月上旬為最佳播種期;制種田,施用種肥100 kg/hm2磷酸二銨,追肥300 kg/hm2尿素為宜。
[1] 吳民學,佘小林.玉米生產中的主要技術問題及解決方法[J].種子世界,2012(09):27.
[2] 趙建崗,張采鳳.目前玉米親本生產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種子世界,2002(04):60.
[3] 劉毅.畢節(jié)地區(qū)農村承包土地流轉情況的調查報告[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36):20910-20913.
[4] 黃初女,王光達,董藝蘭,等.極早熟玉米單交種“延單21號”的選育[J].延邊大學農學學報,2008,29(1):37-40.
[5] 董藝蘭,黃初女,王光達,等.大豆玉米立體栽培技術實效分析與推廣[J].延邊大學農學學報,2009,31(2):45-49.
[6] 朱浩哲,黃初女,王光達,等.早熟區(qū)大豆玉米套種栽培效果分析[J].延邊大學農學學報,2008,30(1):41-45.
[7] 黃初女,王光達,王亮,等.中早熟玉米新品種“鵬誠216”選育報告[J].延邊大學農學學報,2014,29(1):37-40.
[8] 鄭大浩,李艷茹,梁明峰,等.“延油1號”高油玉米中早熟新品種選育及其特性[J].延邊大學農學學報,2003,25(2):92-96.
[9] 李偉忠,許崇香,孫梅,等.中早熟玉米新品種“龍墾6號”的選育及栽培要點[J].黑龍江農業(yè)科學,2010(5):156-157.
[10] 劉文國,王紹萍,錢淑玲, 等.高產、優(yōu)質、多抗性中早熟玉米雜交種吉星27選育及推廣[J].玉米科學,2003,11(增刊):43-44.
[11] 陳學軍.東北、華北春玉米品種使用情況及生產發(fā)展趨勢[J].種子世界,2012(02):7-8.
[12] 張林,王振華.青貯玉米品種東青號的特征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J].種子,2011,30(4):112-113.
[13] 孟素梅.玉米栽培新技術的研究與展望[J].農業(yè)工程技術·綜合版,2016(10):49.
[14] 郭元平,肖能武.封海東玉米化調矮化栽培新技術試驗研究[J].湖北農業(yè)科學,2015,54(20):4943-4947.
[15] 郭偉令.玉米創(chuàng)高產集成配套栽培新技術[J].糧食作物,2014(1):175-233.
Breedingofanewmid-earlymaturingmaizehybridYandan28anditscharacteristics
HUANG Chunv, WANG Guangda, WANG Liang, ZHANG Qingyu, DING Hongling, ZHANG Jide*
(YanbianKoreanAutonomousPrefecture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LongjingJilin133400,China)
Yandan 28 is a new med-early maturing maize hybrid, YB28-2×NKY35-6, characterized by high-yield, high-quality and multi-resistances, which developed by Yanb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2010 and authorized by Crop Variety Expression and Approve Committee of Jilin Province in March 2017. Yandan 28 is suitable to be planted early maturing area in the Northeast of Jilin and Heilongjiang Provinces, needs 2 400 ℃ of effe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In Regional Trials of Jilin Province from 2015 to 2016, grain yields of Yandan 28 varied from 10 596.0-13 845.0 kg/hm2, averaged 12 265.3 kg/hm2and 8.8% in averag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Jidan 27.
Yandan 28; maize; mid-early maturity; hybrid
2017-06-07
吉林省科技廳重點成果轉化項目(20150307036NY)
黃初女(1965—),女(朝鮮族),吉林龍井人,研究員,研究方向為大豆玉米育種。張基德為通信作者,
E-mail:ybnkym@163.com
1004-7999(2017)03-0084-04
10.13478/j.cnki.jasyu.2017.03.015
S51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