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瑾然
摘 要:新聞工作者是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主力軍,其工作的成效將會直接決定新聞工作的水平。要打造出高素質的新聞工作隊伍,就必須要提高新聞工作者的政治素質。為此,在文中就新聞工作者的政治素質展開探討,以期可以為新聞工作者素質的培養(yǎng)提供借鑒。
關鍵詞:政治素質;新聞工作者;新聞工作
政治素質的內涵很豐富,它既包括我們的黨性修養(yǎng),馬克思世界觀和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的素養(yǎng),黨在不同時期的方針、政策、路線的學習理解,也包括我們的新聞紀律執(zhí)行力等等。
一個新聞工作者只有具備了良好的政治素質,他在進行新聞宣傳的時候,才會主動地從導向、社會效果等諸方面去思考、去策劃、去研究自己的報道。
新聞工作者為什么要具備政治素質呢?
一、講政治是黨對新聞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就作出了《關于中國共產黨任務的第一個決議》,而在這個決議中,黨提出了宣傳工作必須講政治的要求。決議指出“任何中央或地方的出版物均不能刊載違背黨的方針、政策和決定的文章”。
2016年2月19日,中央召開了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5個“事關”、新的時代條件下新聞輿論工作48字的職責和使命,是對新聞工作者的政治素質更加全面和具體的要求。
二、政治素質是把握輿論導向的保證
每一個新聞工作者無論新老,都要樹立堅定的、正確的導向意識。怎樣才能確保導向不出問題呢,那就是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質,這才是確保導向正確根本。我們講政治素質,決不是要求每一個新聞工作者都成為政治家。而是要求大家以自身的政治修養(yǎng),自覺地從政治導向的高度區(qū)研究、策劃、思考報道。
三、政治素質是提高新聞敏感性的前提
從方法論的角度來說,新聞學是選擇的科學。現實生活中每天有許多的事件在發(fā)生。在進行報道時,你為什么選擇這個事件而不選擇那個事件?一個事件有許多的側面,你為什么選擇這個側面的這種潛在意義進行報道,而不選擇那個側面進行報道?在構思成篇時你總會把所收集到的信息按照自己的判斷、設計、想象、需求,根據一定的結構組合在一起。于是我們可以毫不懷疑的說,選擇就已包含著判斷,組合就包含著意圖,報道就包含著強化與放大。這一切都是政治意識的使然。
四、政治素質是宏觀意識的支撐點
我們在做新聞的時候一定要從大處著眼,才會取得成功。要知道,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信息傳播已打破了地域的阻礙,人們的思維像天地一樣廣闊,世界上無論發(fā)生一件什么事,都可能對全球產業(yè)廣泛的影響。面對這一現實,宏觀觀察能力是每一個記者必不可少的能力。因為變革的時代迷離混沌,需要傳道解惑,由此對記者的要求不僅僅是筆下生花,最重要的是人有高人一籌的見解。要做到如此,政治素質的高低就是決定性的因素。
五、政治素質是職業(yè)操守養(yǎng)成的保證
新聞工作者的職業(yè)操守問題,是馬克思新聞觀的重要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所倡導的新聞操守的核心,是新聞必須堅持為廣大的人民群眾的益服務。但是,近些年來,在我國新聞界違背職業(yè)操守,索拿卡要、新聞造假的事件去層出不窮,究其緣由,就是許多新聞單位放松了對記者的政治素質的要求、一些記者本人放松了自己政治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所至。
那么,怎樣才能提高自己的政治素養(yǎng)?
政治素質的養(yǎng)成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并不是要求我們一口吃成一個騰子,更不是要求我們每一個記者、編輯都變成政治家。但是有一個最基本的要求我們不能忘記,那就是我們的腦海中時刻有要政治意識。
(1)要注意培養(yǎng)自己的政治意識。復旦大家新聞學院教授、復旦大學媒介素質研究中心主任陸曄說:“身處中國社會轉型的特定語境中,新聞生產的實踐主要在三個場域內展開:宣傳管理部門的權力約束、媒介組織的編輯機制、與消息來源的關系。……關注中國的深度報道,必然要關注在這樣的權力架構中所受的社會控制和實踐策略”在這樣的特定語境中,政治意識的培養(yǎng)應該說是我們政治素質中最起碼的要求。
在這樣一個新聞的生產場域內,政治素質必須會對你的新聞生產產生很重要的影響,政治素質高的人選出來的稿子可能就是好稿,反之,可能就是一般的稿子或者是劣稿,甚至是有導向錯誤的稿子。
新華社高級記者、原社長郭超人說:“記者這個職業(yè)就是充滿政治性的職業(yè),回避不了,你不搞這個政治就搞那個政治。即使寫經濟報道,寫文藝報道,也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一定的政治條件下寫的,都充滿了政治性。我報道這個、不報道那個,這么報道這個,都不能不從政治上去考慮。所以沒有政治頭腦,不是政治家,當不了一個好記者。”他還說:“當記者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思考時無所顧忌,下筆時謹言慎行?!?/p>
(2)要嚴格守法?,F在,我們的新聞從業(yè)人員中,有一些人受西方“新聞自由”思想的影響,常以為自己是“無冕之王”,似乎擁有了不起的特權,可以深入非常之地、追究非常之事、采訪非常之人。這種思想對于一個想要在新聞事業(yè)上有所發(fā)展的從業(yè)人員來說,有百害而無一益。對于新聞的生產出爐,法律有著明確的規(guī)定,新聞紀律也有詳細的要求。如果有人想要游離于法律之外法搞什么新聞自由,肯定是寸步難行的。
(3)要認真學習和自覺執(zhí)行新聞紀律。遵不遵守新聞紀律,這對新聞稿件的命運至關重要。一條違反新聞紀律的新聞稿件肯定是不會在媒體上刊載出來的。作為記者必須要對這一點要有有所明了。新聞紀律大致上來講,它分為兩類:一類是常規(guī)性的紀律,這些紀律要經常學習,每一次的采編實踐中都要執(zhí)行;另一類是臨時出臺的規(guī)定或者紀律,這主要針對某一突發(fā)事件或者是社會上的某一重大問題所出臺的新聞紀律。
綜上所述,想要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新聞工作者,就要加強自己的政治修養(yǎng),要自覺學習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加深對黨的新聞工作方針政策的理解,提高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和執(zhí)行黨的新聞紀律的自覺性,更好地運用黨和人民交給我們的新聞武器,為促進改革發(fā)展、維護社會穩(wěn)定服務。
參考文獻:
[1]劉慧琳.論提升新聞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質[J].中外企業(yè)家,2016,(11):170.
[2]朱慧玲.新聞工作者政治素質應當先[J].新聞研究導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