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學琴 王慶 胡海亮 蔣光明 王冉 管玲
四種血漿類成分血的凝血指標變化觀察
潘學琴 王慶 胡海亮 蔣光明 王冉 管玲
目的 檢測不同類型血漿在融化后不同時間段凝血指標的變化,了解血漿的凝血因子質量變化,為臨床血漿的使用提供理論依據。方法 采用sysmexCA-1500全自動血凝分析儀對83份融化的血漿標本分別于0.5、6、12、24 h進行PT、APTT、TT、FIB各項指標的檢測。結果 去冷沉淀血漿在0.5 h內不同結果與其他3類血漿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病毒滅活血漿與去冷沉淀血漿中Fib與TT的結果,與新鮮冰凍血漿及普通冰凍血漿,在0.5~24 h時間段的監(jiān)測結果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新鮮冰凍血漿與普通冰凍血漿結果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 去冷沉淀血漿不能與其他3種血漿同等使用,病毒滅活血漿只能作為普通血漿使用。
不同類型血漿 儲存時間 凝血指標變化
目前,臨床普遍應用的血漿制品種類有新鮮冰凍血漿、普通血漿、病毒滅活血漿、去冷沉淀血漿。為準確觀測血漿融化后凝血因子質量及融化后凝血指標的變化,現對4類血漿融化后進行不同時間段凝血指標的監(jiān)測,報道如下。
1 材料
1.1 儀器:SYSMEX CA-1500全自動血凝儀(德國西門子公司)、Plasma Thawing System DH 4融漿儀(美國HELMER公司)。
1.2 試劑:SYSMEX的凝血酶原試劑(PT、546877)、部分活化性凝血酶原試劑(APTT、551785A)、氯化鈣(CaCl2、539758)、纖維蛋白原(Fib、547245A)、OV液(547069),凝血酶時間測定(TT、1601008)為上海長島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質控品為SYSMEX(1#是528149E、548018B,2#是548237C、548257C)提供。
1.3 標本:留取不同類型血漿標本83份,其中新鮮冰凍血漿17份、普通冰凍血漿24份、病毒滅活血漿13份、去冷沉淀血漿29份。
2 檢測方法 血漿融化儀37℃融化10 min后,按照說明書和試劑要求,使用全自動血凝分析儀于0.5、6、12、24 h分別檢測PT、APTT、TT、FIB各項指標,并進行隨機質控。
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3.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數據比較采用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融化后4種血漿相同時間段凝血指標的結果對比見表1。
表1 融化后不同時間下各品種之間的結果對比
血漿是目前臨床使用較頻繁的血液制品之一,主要應用于凝血因子缺乏的補充、口服抗凝藥物過量引起的出血、肝病患者的血漿置換、大量輸血伴發(fā)的凝血障礙等。
由表1可見,剛融化的0.5 h內去冷沉淀血漿的PT、APTT凝血指標較其他3種血漿差異較大,外源性及內源性凝血途徑的凝血因子質量較差,其他時間段監(jiān)測結果較其他類型血漿相對較穩(wěn)定,只體現在新鮮冰凍血漿的差異;病毒滅活血漿與去冷沉淀血漿的Fib及TT與新鮮冰凍血漿、普通冰凍血漿比較,從0.5 h標本開始監(jiān)測到24 h結束,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病毒滅活血漿為新鮮冰凍病毒滅活后制備的血漿制品,可有效減少輸注后病毒感染的風險,但在滅活的同時,過濾及光照可使Fib、不穩(wěn)定及不耐熱因子等的活性受到影響,監(jiān)測結果顯示理論上病毒滅活血漿不能等同于新鮮冰凍血漿使用,其適應證可等同于普通冰凍血漿[1];但也有學者對滅活前后各項指標的變化進行對比分析,認為滅活后血漿中蛋白質、凝血因子的含量有一定的改變,但不影響其使用[2,3]。去冷沉淀血漿與其他類型血漿各項凝血指標的差異原因,主要是制備冷沉淀過程中,分離了大部分纖維蛋白原及凝血因子。去冷沉淀血漿在臨床使用較晚,使用效果褒貶不一,有人認為不可與其他血漿等同使用[4],其所含的纖維蛋白原、FⅧ及總蛋白水平均明顯低于新鮮冰凍血漿及普通冰凍血漿,故臨床應用受限。但隨著冷沉淀的臨床應用,去冷沉淀血漿的應用也在上升,有學者研究[5-8]認為去冷沉淀血漿去除了大多數vWF大分子量多聚體,但含有vWF金屬蛋白酶,對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TTP)效果較好。新鮮血漿與普通冰凍血漿的結果并未顯示出明顯的差異,可能是由于街頭采血后常常無法在規(guī)定時間內進行分離制備,造成新鮮冰凍血漿的質量不穩(wěn)定[9]。也有學者認為,沒有需要補充特定成分的情況下是可以等同使用的[10]。研究數據也顯示,血漿在融化后隨放置時間的延長,凝血指標也在發(fā)生變化,凝血因子活性隨時間的延長慢慢減弱,使臨床使用達不到預期效果。建議血漿在融化后0.5 h內開始使用效果最佳,可有效發(fā)揮血漿內凝血因子的活性作用。 本次試驗過程中由于標本數量的局限性,統計結果不能很好的反映出4種血漿的整體凝血指標的狀況。
血漿制品是目前臨床常用的血液制品之一,了解和掌握不同血漿制品的凝血指標在不同時間段的變化,對指導臨床使用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新鮮冰凍血漿包含了所有凝血因子,這是其他血液制品不能取代的,普通冰凍血漿缺失了不穩(wěn)定的凝血因子Ⅴ與Ⅷ,不能用于對這類因子的臨床補充,病毒滅活血漿可有效減少病毒感染的機率;去冷沉淀血漿主要應用于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各類血漿在融化后要立即輸注,以減少不穩(wěn)定凝血因子的失活,確保臨床用血安全有效。
1 陳愛華,劉永梅.病毒滅活血漿中主要指標及亞甲藍殘留量的檢測分析[J]. 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3,34(14):1811-1812.
2 何銳洪.研究亞甲藍光化學法病毒滅活對血漿有效成分的影響[J]. 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3,34(13):1721-1722.
3 項軍.病毒滅活血漿制備時間對FⅧ活性的影響[J].臨床血液學雜志(輸血與檢驗版),2012,25(2):95-96.
4 黎美君,馬珊珊,夏代全,等.冷沉淀制備過程的質量控制和去冷沉淀血漿的臨床應用價值探討[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5,12(6):819-820.
5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和中國國際標準化委員會GB18469-201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全血及成分血質量要求[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2.
6 陳鎮(zhèn)奇,黃藍生.冷上清中部分有效成分的檢測[J].臨床血液學雜志,2012,24(2):78-80.
7 Altuntas F,Aydogdu I,Kabukcu S,et al.Therapertic plasma exchange for the treatment of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a retrospective multicenter study[J]. Transfus Apher Sci,2007,36(1):57-67.
8 英國血液學標準委員會輸血特別委員會.新鮮病毒血漿、冷沉淀和冷上清使用指南[J].國外醫(yī)學輸血及血液學分冊,2001,27(5):463-464.
9 陳菊芬,沈磁石,葉有玩,等.不同時間制備的血漿及冷沉淀的質量比較[J].中國輸血雜志,2013,26(5):454-456.
10 肖瑞卿,王蓉.新鮮血漿與去冷沉淀血漿中血型抗體效價及血漿蛋白的比較[J].中國輸血雜志,2013,26(2):123-124.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coagulation indexes in different plasma after melting,and to understand the changes of plasma coagulation factors,an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clinical use. Methods Sysmex-CA-1500 Automatic Coagulation Analyzer was used to detect test 83 plasma samples's PT、APTT、TT、 FIB at the 0.5 hours,6hours,12hours,24hours after melting. Result Removing cryoprecipitate of plasma's results are differences from the other three plasma in 0.5h . The Fib and TT results of Virus inactivation plasma and remove cryoprecipitate of plasma are different from fresh frozen plasma and nomal frozen plasma results in general 0.5 to 24 hours; almost results are no difference between fresh frozen plasma and nomal frozen plasma. Conclusion The plasma of moving cryoprecipitate can not use the same as the other three plasma. Virus inactivated plasma can only be used as a normal frozen plasma.
Different plasma Storage time Coagulation changes
R457.1+4 R446.11
A
1671-2587(2017)05-0444-03
An Observation on Blood Coagulation Indexes of Fou r Different Plasma PAN Xue-qin,WANG Qing,HU Hailiang,et al.Anhui Province Chest Hospital,Department of Blood Transfusion 230001
10.3969/j.issn.1671-2587.2017.01.010
230001 合肥,安徽省胸科醫(yī)院輸血科(潘學琴,王慶,管玲);安徽醫(yī)科大學一附院輸血科(胡海亮);安徽省立醫(yī)院南區(qū)輸血科(蔣光明,王冉)
潘學琴(1983–),女,安徽無為人,主管技師,學士,主要從事臨床檢驗與輸血工作,(Tel)17730035105。
2017-01-05)
(本文編輯:王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