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玉 謝少華 (武漢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5)
影片《萬物理論》講述了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和簡·王爾德始于劍橋大學的愛情故事以及霍金患病前后的勵志經(jīng)歷。英文片名“The Theory of Everything”中的“Everything”(一切事物)也印證了所謂“萬物理論”未必限于科學界的理論,也是關于世間萬物、人與事的種種。影片雖延續(xù)了傳記電影的沉穩(wěn)風格,但并未將鏡頭過多對準霍金在學術界的非凡成就,而是以不失小清新的表現(xiàn)手法和適度的節(jié)奏呈現(xiàn)了傳記電影中的愛情元素,還原了他同簡從相知相戀、結為夫妻,到婚姻走到盡頭的故事。電影的意義并非純粹光和影的堆砌,而是記錄、揭露,然后給我們以啟示。這部電影同樣有笑有淚,引人深思:當生命已無法避免地面臨生與死的艱難博弈,愛的力量能抵御一切外在的困難和心中的孤獨,高尚的道德力量時刻彰顯著人性的溫暖,充滿魅力的人格力量無形中化解了人生的困境?;艚鸬男袆邮芟抻诓埖纳碥|,探索人生的腳步卻如同他探索宇宙的思想一樣,從未止步。
發(fā)病初期被醫(yī)學界泰斗們斷定最多只能再活兩年的霍金,不僅創(chuàng)造了生命史上的奇跡,五十幾年后的今天仍然活著的他還創(chuàng)造了科學史上的奇跡,以其黑洞、時間和宇宙大爆炸理論成為科學界公認的“活著的牛頓和愛因斯坦”。是什么力量使他成就如此的偉業(yè)?影片以一語雙關的方式極其巧妙地向全世界普通觀眾介紹了人世間萬事萬物所共同遵循的規(guī)律?;艚饌ゴ蟪删偷牧α縼碓淳驮谖覀兠總€人的身邊。
影片伊始,霍金在學校舉辦的酒會上與簡——一個研究伊比利亞半島詩歌的少女一見鐘情。理性和感性剛剛碰撞出火花,霍金就被確診為盧伽雷病,隨著病情惡化會逐漸全身癱瘓,甚至只剩下兩年的生命。霍金自己說過:“在我21歲的時候,我的期望值變成了零。自那以后,一切都變成了額外津貼。”他是科學家,認為世間萬物都必須是純粹理性的,從來不相信奇跡的發(fā)生。對于他來說厄運降臨后的每一天都是生命的倒計時。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影片中,簡前去找霍金,拾級而上的環(huán)形樓梯的旋轉鏡頭,階梯似乎永遠沒有盡頭,仿佛人在未知命運面前的迷惘無力、憂郁不安。
霍金被荒謬的命運驅(qū)使著,他的生命如風中揚起的一粒塵埃、隨波逐流的一片落葉,隨時可能逝去。簡對霍金的愛超越了對死亡和離別的恐懼,霍金對簡的愛則改變了他對死亡理性的認識。憑著自己的意志和愛的力量,他一次次從死亡線上掙扎著活過來。愛情的力量讓他重拾生活的希望,支撐著病殘的身軀,將這“兩年”的生命一直延續(xù)下去。正如艾里?!し鹇迥贰稅鄣乃囆g》介紹的,愛是一種力量,是一種將人從分離與無盡的孤獨中解救出來的巨大力量。[1]119艾里希認為真正的愛可以在對方身上喚起某種有生命力的東西。無疑,愛的力量將這位理性的科學家從噩耗的絕望中解脫出來,喚醒了他的生命力,給了他活下去的勇氣和動力。影片中,霍金艱難地用自己背部支撐整個身體,吃力地往樓梯口挪去,拄著拐杖一步一步蹣跚著趕去參加論文的答辯。我們感動于他面對巨大苦難的堅強和執(zhí)著,也明白是什么支撐著他積極樂觀地活下去。他和簡的每一次溫馨的互動和相依相扶,他無力的臂膀抱著新生兒,僵硬的面部卻不自覺綻放出幸福的笑容。因為愛,他不再孤單和絕望;因為愛,他有勇氣面對世間的一切荒蕪;因為愛,他被給予力量支撐他在生命以及科學探索中繼續(xù)前行。一個因霍金的盧伽雷病變得不“正?!钡募彝ヒ驗閻鄣膫ゴ笥辛藬尺^狂風大浪、在茫茫大海中繼續(xù)航行的力量。
愛給予霍金極大的力量??梢哉f沒有愛,沒有家庭溫暖就沒有霍金在科學上的偉大成就。在人生道路上,愛選擇了我們,我們選擇了愛,才有了事業(yè),有了美好,有了幸福。愛的力量是成就偉大事業(yè)的基礎。
隨著《萬物理論》劇情的發(fā)展,霍金和簡之間的關系也隨著他們婚姻生活的繼續(xù)陷入了困境。很多時候我們感動于霍金和簡一起抵抗疾病的勵志經(jīng)歷,以至于我們無法想象這般樂觀和堅持背后隱藏的黑洞。雖然二者婚后的生活溫馨和諧,但是透過鏡頭,我們也能捕捉到人性的孤獨和脆弱。影片中,離開餐桌的霍金,無力行走之下不得不用后背支撐著自己向樓梯上挪動,透過樓梯扶手,他看著餐廳里的觥籌交錯、談笑風生,而樓梯口不諳世事的兒子目睹了父親的窘迫。拖著這樣無法自理的身體,他永遠無法承擔起一位合格丈夫和父親的責任?;艚鸪惺苤鵁o法承擔責任的焦慮感和自責感,甚至連這種焦慮自責都無從表達的雙重痛苦。“如果自我不得不承認它的軟弱,它就會突然產(chǎn)生焦慮?!盵2]因為疾病,霍金自己尚不能自理,更無法幫助簡分擔家庭的重任。面對殘酷的現(xiàn)實,他不得不承認自己的無力,由此也產(chǎn)生了道德性的焦慮,內(nèi)心充滿了自責和不安。在生活中,比起道德敗壞的人,道德高尚的人更容易因為良心的不安體驗到道德焦慮。而影片刻畫出的霍金和簡身上都閃爍著道德的光輝。
簡拋棄一切雜念打理霍金的起居生活。隨著霍金疾病的日益惡化,簡一邊照顧著無法自理的丈夫,一邊照顧他們的孩子們。獨自支撐著整個家庭的重任尚且力不從心,更不用說擠出時間來發(fā)展自己的伊比利亞半島詩歌研究,精神上的疲倦和壓力也日益加劇。影片中,簡竭力想要關注手頭的詩歌研究,卻被客廳里坐在輪椅上的霍金和孩子嬉戲的噪音所打斷,無奈之下,她不得不放下手頭的工作。對于簡來說,她的世界無疑已經(jīng)縮小為房屋的四壁,家庭成為限制她主體性發(fā)展和人身活動范圍的困境。簡與教堂唱詩班的鋼琴老師喬納森互生愛意,這也是意料之中的。她也是一個平凡的女人,心底有著對正?;橐龅南蛲c對詩和遠方的追求。然而,作為一個虔誠的英國國教信徒,道德倫理的約束讓她產(chǎn)生了道德困境。一邊是行走不便、不能自理的丈夫,另一邊是充滿仁義之心、能為她撐起一個正常家庭的喬納森。出于道德倫理的約束她無法舍棄自己的責任,但也無法壓抑自己對善解人意的喬納森的愛意,所以與喬納森保持著柏拉圖式的愛情。
霍金看似是一個身陷輪椅、行動不便的人,他的心中關于道德有著比常人更深遠的思考。簡愿意與霍金風雨同舟,卻在霍金功成名就時離開了他,是因為于簡而言,愛情逐漸變成了難以負擔的責任。霍金覺察到了這種變化,加之對簡多年來的付出充滿愧疚,所以選擇包容妻子和喬納森之間的情愫。當喬納森表示愿意為這個家庭伸出援手時,霍金一開始在情感上是拒絕的。但不忍簡的辛苦,他終于主動提出:“我們可以尋找一些幫助?!弊龀鲞@樣的建議,霍金的內(nèi)心充滿了掙扎,畢竟這樣建立在對簡的愛與同情基礎上的道德情感和傳統(tǒng)倫理規(guī)范之間是充斥著沖突和矛盾的?!叭诵小钡募彝リP系是病態(tài)的,但對于簡卻是有益的。簡可以有人分擔家庭的重任,也不必受到良心的譴責和道德困境的折磨。于是,霍金舍棄作為男人的尊嚴,拋去傳統(tǒng)家庭倫理關系的條條框框,親自去教堂邀請喬納森和簡一起開車去波爾多。他知道自己是不可能去履行一個丈夫和父親的責任和義務的,接納喬納森介入這個家庭,減輕簡的負擔,也將其從道德困境中解救出來,這是出于理性的選擇。對于霍金來說,疾病是一種對非常態(tài)生活的極端體驗,也讓其對道德的思考和感悟不拘于傳統(tǒng)。在基于對簡的愛和同情的道德力量之下,他理解并接受了這段道德倫理規(guī)訓之下的“非正常關系”?;艚鸬摹俺扇酥馈边@一壯舉頃刻間把愛從夫妻間的小愛升華為宇宙間的大愛。愛的力量與道德的力量結合在了一起。正如愛因斯坦所說的那樣,人的業(yè)務水平從某種意義上講是由他的道德力量所決定的。正是因為有這么崇高的道德力量,霍金才有了那么偉大的科學成就。愛和道德是偉大成就的左膀右臂。
有人認為,《萬物理論》是一部悲劇,因為它的結局并不如同題材的《美麗心靈》一般圓滿,但對于霍金和簡而言,這也許是最好的結局。我們感慨于這段哀而不傷的愛情,同時也折服于影片中霍金折射出的人格魅力。一如他洞察宇宙奧秘的睿智,他在生活中也是一個偉大的智者。人的一生的精神、傾向和特色,都是人本身的性格所造成的:生活中的各種事件雖然不由人來決定,這些事件的精神卻是由人的性格來決定的。[3]在科學探索中,霍金以超越常人的智慧靜靜地思考宇宙的命運。在生活中,這位洞悉宇宙的天才也早已超出了常人對情愛的理解,靜靜規(guī)劃著這段婚姻的走向。當他覺察到簡的移情別戀,他選擇包容她與喬納森的感情。之后,霍金提出要和護士伊奈恩一起去參加會議,實質(zhì)上在委婉地暗示自己已移情于伊奈恩,要和簡結束這段婚姻。這個決定并不如表面上的三言兩語那般輕描淡寫。對于霍金來說,結束婚姻不是臨時起意,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后的決定,畢竟它意味著巨大的付出和犧牲?;艚鹋c簡共同生活多年,細水長流的感情中已習慣了對方的存在,他之所以放手是因為理解她,愿意以這種方式成全她。果然,簡在那一刻表現(xiàn)出的不是對背叛的怨恨,而是一種難以名狀的凄楚和卸下多年責任的釋然?;艚鸬摹氨撑选庇谒允墙饷?。簡非常理的反應也證實了霍金這個決定的明智。霍金為簡寫下這個劇本,按部就班的安排下,簡可以毫無愧疚地、毫無壓力地從禁錮她的責任感中脫身。在霍金的身上,我們看到這個偉大科學家的睿智、自我犧牲、寬容和豁達,他以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將普通的男女之情上升到了博愛的高度,無形地化解了同簡的情感困境。影片中的霍金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著身邊的人,透過鏡頭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這種無意識隱藏在每一位觀眾的心中。
在影片《萬物理論》的結尾,霍金邀請簡去白金漢宮接受女王接見。在霍金的心中,這些年一直站在他身后支持他的簡始終是最值得和他一起分享這份榮譽的人。我們感慨這段婚姻帶來的遺憾,同時卻不得不為霍金如宇宙般寬廣的胸懷感動不已。霍金對簡沒有絲毫芥蒂,依然邀請她和孩子一起來見證這份榮譽。站在花園里,霍金和簡看著三個子女向他們跑來。在這五人相見的一剎那,可以包容宇宙的無疆大愛,能夠填平黑洞的崇高道德,與可以化腐朽為神奇的人格交融在一起。電影蒙太奇將這瞬間化為永恒,永遠定格在觀眾內(nèi)心深處,成為經(jīng)典。
《萬物理論》這部電影沒有過度地渲染主角偉大的事跡,反而盡量還原霍金的真實生活,將他和簡這段哀而不傷的愛情故事娓娓道來。電影作為藝術手段之一,擴大了我們的眼界,通過呈現(xiàn)給觀眾的故事給予我們?nèi)松母形?。影片《萬物理論》向我們傳遞著這樣的價值觀念:愛的偉大力量能夠使人重新拾起對生命負責的希望和毅力,高尚的道德時刻彰顯著人性的溫暖,獨特的人格魅力可無形中化解人生的困境。在這些力量的加持下,霍金不僅成就了自己卓越的科學事業(yè),也成就了自己偉大的人生。這位科學家的行動雖受限于病殘的身軀,探索人生的腳步卻如同他探索宇宙的思想一樣,從未止步。如果根據(jù)本部影片為成就設定一個公式的話,那就是,偉大=愛+道德+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