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濤
近日,Gartner發(fā)布的《競爭格局:2017年OpenStack分發(fā)和支持服務市場》報告,在OpenStack乃至整個云計算生態(tài)圈中都引起了不小震動。這份報告從全球的角度分析了OpenStack的發(fā)展現(xiàn)狀和新商機,其中對八大“國際”O(jiān)penStack廠商的點評讓人們對OpenStack的全球市場格局有了更進一步的認知。
那么,Gartner眼中全球OpenStack八大代表企業(yè)都是誰呢?
OpenStack新商機
OpenStack市場在持續(xù)演進中。Gartner在報告中特別提到,與容器技術的集成、在NFV項目中的應用,以及中國OpenStack市場的快速發(fā)展是三大值得關注的亮點。當然,OpenStack的新商機就蘊藏其中。
當前,以Docker為代表的容器技術、以Kubernetes為代表的容器編排引擎等風頭越來越強勁,在行業(yè)用戶中的傳播率和提及率甚至蓋過了OpenStack。本以為會與OpenStack“對峙”的容器技術,實際上很快就與OpenStack“水乳交融”。Gartner觀察到了這樣的趨勢:
為了敏捷和云原生應用程序開發(fā),OpenStack更多地與主要的容器編排引擎進行集成。對于OpenStack廠商來說,可以投資通過集成容器技術帶有DevOps和應用開發(fā)、交付使用場景的“向上堆?!碑a(chǎn)品。
在這方面,已經(jīng)有OpenStack廠商做出了表率。甲骨文就宣稱,Oracle OpenStack是第一個使用Docker容器來部署OpenStack服務的。EasyStack今年3月也推出了基于Kubernetes的輕量級容器集群ESContainer。
在過去18個月中,OpenStack的應用已經(jīng)擴展到新的用例和技術領域,包括電信NFV、容器和邊緣計算,并在中國等發(fā)展中國家越來越多地被采用。
華為等OpenStack供應商與電信運營商密切合作,將OpenStack用于公有云。OpenStack基金會宣稱,超過20家服務提供商正在使用OpenStack構建其公有云,特別是在歐洲,這一趨勢越來越明顯,OVH、City Network、UKCloud、DataCentred等都在行動中。另外,托管私有云也成了OpenStack主要消費模式之一。
在OpenStack國際生態(tài)圈中,中國是不容忽視的一支生力軍。Gartner認為,中國和其他新興市場中供應商的積極推動,以及這些市場的終端用戶對OpenStack興趣的日益濃厚,是OpenStack市場持續(xù)增長的重要動力。
目前,近一半的OpenStack黃金會員是中國公司,三家中國電信運營商也都是黃金會員,這表明OpenStack在運營商基礎架構中的重度使用。OpenStack最近針對用戶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中國在OpenStack的部署數(shù)量方面排名第三,與加拿大持平。中國移動已經(jīng)贏得過一次OpenStack超級用戶大獎,中國銀聯(lián)、中國鐵路等又在為贏得下一個超級用戶大獎而努力。
Gartner指出,通過建立開源生態(tài)系統(tǒng)和培育本地人才,將為OpenStack在新興市場上贏得更多的商機。
OpenStack的中流砥柱
Gartner在報告中的“競爭概況”一節(jié)中,著重點評了八家OpenStack廠商,分別是Canonical、EasyStack、華為、Mirantis、甲骨文、紅帽、SUSE、VMware。Gartner只是對這些廠商在OpenStack方面的策略和作法做了一般性描述,并未有任何排名或傾向性。但是在OpenStack生態(tài)處于不斷演進和變化之中,Gartner顯然已將這八家廠商看作是OpenStack市場的中流砥柱。其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有兩個來自中國的廠商——華為和EasyStack,華為是IT綜合類廠商的代表,EasyStack則是OpenStack專業(yè)企業(yè)的代表。
其他六家國外廠商也大致同樣可以分成這兩類:一類是綜合性廠商,包括甲骨文、紅帽、SUSE、VMware;另一類是OpenStack專業(yè)廠商,包括Canonical和Mirantis。
Canonical是Ubuntu的提供商,支持OpenStack和Kubernetes的分發(fā),其中包括針對較小客戶的托管私有OpenStack服務——BootStack。Canonical聲稱有超過700個OpenStack付費客戶。2017年4月,OpenStack基金會的用戶調(diào)查顯示,54%的用戶在大型OpenStack部署中使用了Ubuntu。
Mirantis由于受到來自紅帽的競爭壓力轉型力度較大,現(xiàn)在它更愿意將自己定位為“托管開放云公司”,以構建、運營、轉移(BOT)模式為客戶提供托管云。它擴展了自己的云平臺產(chǎn)品線,包括OpenStack、在同一個Open Cloud中具有Kubernetes和裸機管理的容器,以及軟件定義網(wǎng)絡產(chǎn)品MirantisOpenContrail等。
甲骨文2013年成為OpenStack的一員,并為Nova、Cinder、Kolla、Murano、Oslo等OpenStack項目作出了積極貢獻。Oracle OpenStack被定位為企業(yè)級管理軟件,用于部署和管理私有和混合云基礎架構。
Red Hat OpenStack Platform是紅帽私有云IaaS發(fā)行版,與Red Hat Enterprise Linux共同設計和優(yōu)化。Red Hat OpenStackPlatform既可以獨立采購,也可以與紅帽其他的云產(chǎn)品組合。紅帽對OpenStack的貢獻主要體現(xiàn)在對OpenStack上游項目的支持,以及開發(fā)優(yōu)化的OpenStack平臺和組合。
SUSE也是OpenStack基金會的創(chuàng)始成員,來自SUSE的Alan Clark是基金會主席,對OpenStack在全球的推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SUSE的核心目標是讓OpenStack更易被企業(yè)接受和使用。它一直在大力推動與OpenStack配合度最好的Ceph存儲的應用。endprint
從2012年起,VMware就是OpenStack基金會的金牌會員。VMware Integrated OpenStack(VIO)將VMware的技術與OpenStack進行集成。雖然OpenStack與VMware的某些產(chǎn)品線重疊,不過VMware堅持為客戶提供更多選擇。另外,VMware也希望通過VIO的流水線部署和版本之間的無縫升級來改進OpenStack的部署和升級。
中國廠商越來越有國際范兒
今天,沒有任何人可以忽視中國廠商對OpenStack的支持和貢獻,中國企業(yè)用戶在OpenStack應用方面也有很多“創(chuàng)舉”。
以中國移動為代表的大客戶不僅在OpenStack部署規(guī)模上讓國外用戶難以望其項背,而且在某些技術環(huán)節(jié)的優(yōu)化上也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中國OpenStack廠商在本地加速OpenStack項目落地的同時,還積極地在OpenStack國際舞臺上發(fā)聲。在最近幾屆OpenStack峰會上,不僅參與的中國廠商數(shù)量越來越多,而且在會上做演講的機會也越來越多。
華為是OpenStack基金會中唯一的中國白金會員,并在OpenStack Board of Directors中擁有一個白金席位。華為在OpenStack方面一直是兩手一起抓:一方面,積極參與OpenStack社區(qū),為上游的項目作貢獻;另一方面,積極落地OpenStack的項目,已為德國電信、西班牙電信、Orange、中國電信和華為云提供了基于OpenStack的解決方案。
EasyStack作為從OpenStack起家的專業(yè)企業(yè)已經(jīng)快速崛起。EasyStack是OpenStack基金會的黃金會員,并在基金會中擁有一名獨立董事會成員和兩名項目技術負責人(PTL)。EasyStack的發(fā)展思路是以OpenStack為核心,畫一個無限大的開源云計算的圓,并加入Linux 基金會、CNCF基金會和OCI基金會,對OpenStack、Kubernetes和Ceph的最新代碼貢獻都進入全球前十。
公開數(shù)據(jù)顯示,EasyStack目前擁有超過200家企業(yè)客戶,并贏得了像中國電信、國家電網(wǎng)、郵政儲蓄銀行、中國銀聯(lián),興業(yè)數(shù)金、國泰君安、順豐、百世、上汽、TCL、聯(lián)想、清華大學等標桿型客戶的青睞。
華為與EasyStack能夠進入Gartner的視線,反映出中國廠商在OpenStack國際生態(tài)圈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對開源的認知和貢獻、OpenStack技術和解決方案的推廣、行業(yè)應用創(chuàng)新,以及生態(tài)建設等方面,中國OpenStack廠商都越來越具有國際范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