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丁
“平凡”與“平庸”二詞,差之毫厘,意隔千里。凡者,未必庸也;而庸者,定凡亦俗也。
世人皆道千萬凡人中尚得一偉人,不凡者寥落如星辰,故庸者何過之有?殊不知,蕓蕓眾生皆為凡者,偉人亦凡者;而庸與凡間有云泥之別。安于現(xiàn)狀,荒淫度日,揮霍光陰之人,即為甘于平庸。故吾等樂于納己之凡,而拒絕平庸。
長溯千年前,有一五柳先生,隱于山林之間,食風(fēng)餐,宿茅屋,誦“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詞,一書一筆一明月,一酒一瓢一良田。其人無官無祿,無欲無爭,亦頗為自在逍遙。赤子如他,視高官“偉人”如無物,念官場之爾虞我詐、勾心斗角皆為平庸,不逐名利,不染塵雜,心如止水而思深如海。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雖凡而未沉淪,此乃大智者。
放眼觀今,拒絕平庸之人,亦以“平凡”詮釋境界與生命。憶“感動中國人物”之胡佩蘭,年逾古稀不倦不休,坐診問藥風(fēng)雨無阻。忽逢心病突發(fā),幾番搶救,次日,未有一絲一毫倦怠,仍開店問診。良醫(yī)如她,視治病為生命,奉病人為親屬。二十年風(fēng)雨無阻朝朝暮暮,嘗有言曰:技不在高而在德,術(shù)不在巧而在仁。其人與眾醫(yī)無異,而具高明之處貴于善,貴于堅持。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小事省大道,平凡而不甘于庸常,兢兢業(yè)業(yè)做好平凡事,此乃偉人也。
世人長逐世之浮華,一厘一毫之間,丟卻本源,失了本心,平凡墮為平庸。有啃老一族,虛度大好年華,只習(xí)索取未得付出;有拜金一族,“世間萬物為金錢不可辜負(fù)”或“愛情誠可貴,尊嚴(yán)價更高,若為金錢故,二者皆可拋”,此種觀念瞠人之目、結(jié)人之舌;有電子一族,不明社會為何物,只在異域世界暢游。世間淤泥其盡染,虛室墨黑,怎道心齋之中虛妄和俗情生根,碌碌一生,生為凡夫俗子,死為平庸之人。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淡薄名利,物以致遠(yuǎn);或仿今偉人之行,鞠躬盡瘁,一生為民。何哉?不自貶,不自滿,不唾平凡,不甘平庸。當(dāng)學(xué)者則踏實勤勉,悉心論道;入社會則正直為人,盡心盡責(zé)。然則做人之本為何耶?其必曰:“拒絕平庸乎?!狈蛐藜褐恼?,望天下眾人皆能以此同歸。
[作者通聯(lián):合肥市一六八中學(xu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