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予懷
深秋的時候,紅葉、銀杏、鳳凰木的花,都是美的風(fēng)景。但若是這些美的風(fēng)景沒人來欣賞,也只能自開自落,在月下顧影自憐了。
這么美的季節(jié)還有這么美的風(fēng)景,就必須要出去溜達一下,或者去郊游,總歸也要有點書生的意氣,出去“飛揚跋扈”吧。
山的前面,一棵銀杏孤零零地立在那兒。為什么又是孤零零的呢?大概是因為它是這里鶴立雞群的一棵,但它又不高大,禿了頂,枝上也就幾片老得發(fā)抖的葉子,好像那巴黎圣母院的陽花樹,可憐瑟瑟地被路人指點??偠灾?,它也就是個骨架,那骨架下面卻是很多的黃葉。想那秋風(fēng),一定滄桑得很,從地的最深處盤旋而起,飄到半空的時候,定是有一邊的黃葉紛紛揚揚地落下,又舍不得離開太遠,便是“滿地黃花堆積”了。另一處的不知名的樹底下也都是些焦黃的樹葉。這些葉子又很厚實,卻也暗淡,不過這暗淡也分出多種色彩,混合在一起,形成秋天斑駁的色彩。但它的另一頭,也就是山的下面,卻是一排排壯觀的金黃。它們還是枝繁葉茂,而且樹枝和樹干之間還是錯落有致的,襯著稀疏的、漏風(fēng)的黃葉,而那黃葉的細縫間,也透著溫和的陽光。遠看,山、樹、陽光顯出一片深秋的柔和,真有些“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的意境。等你品味出這些味兒時,你就會想:風(fēng)景這邊真美。
自然也會有它本身的七情六欲,比方說剛和柔,自然都表達出來,而且有的時候,它表達的比人類還要完美。因為人類的創(chuàng)造力本來就是從自然那兒模仿過來的,像倉頡,像俞伯牙。
正是傍晚,水風(fēng)清,晚霞明,山上似乎還有云的影子。兩個小女孩大概是要出去“找秋天”,也到這兒來了。她們從遠處奔了過來,棉衣的曳尾,還有帽子頂上的一朵假花,自然坦蕩地飄揚。她們一直奔到銀杏下,說是要野餐,便又自覺有理地如麻雀般亂叫起來了。她們是愛鳥之人,便也喜愛那傻頭傻腦的麻雀。那麻雀想要討好她們,主要也是看中了她們手中的美食,因為麻雀知道:她們是善良的人,而那些善良的人也一定會對它們生出同情。兩個小女孩自豪起來,她們覺得自己真是偉大,竟能得到鳥而且是一只麻雀的愛戴。她們又立刻嚴肅起來,把頭上的帽子戴得端正,兩手嫻熟地放在膝上,就像蒙娜麗莎那般端正地坐著。就這樣思考著,突然有個小女孩理直氣壯地說:“我當(dāng)皇帝,你當(dāng)貴族,然后那些麻雀就都跪下了給我們磕頭,你說怎樣?”另一個馬上贊同,她說什么“這個主意可真是妙極了”之類的話,她肯定覺得自己撿著了大便宜。
單純的景物只是這樣,只有春夏秋冬季節(jié)輪換的變化。但人類和動物,他們會有情感的表現(xiàn)方式,有動有靜,有自己的思考以及見解。當(dāng)它們合二為一,那么風(fēng)景就會獨美,而世界也不再單調(diào)和枯燥了。
現(xiàn)在的許多人忘了童真,覺得自己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接觸大自然,他們想:我們真是太忙了。
可是,風(fēng)景這邊獨美。
(指導(dǎo)老師:翁樂平)
詩人說:“把無限放在手掌,永恒在剎那間收藏?!庇篮憔褪墙健L(fēng)月、天地種種的自然景觀,當(dāng)我面對眼前的美景,我知道她不是一處絕美的風(fēng)景名勝,只是一個普通的地方,一棵普通的樹,也有他的千嬌百媚,也有他生命的風(fēng)采。當(dāng)兩個童稚的小女孩走向他們,這自然風(fēng)光有了人物的陪襯,自然便成為“風(fēng)景這邊獨好”。一枝一葉總關(guān)情,淳樸之中見美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