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道玉
小學語文教學發(fā)展的新趨向
◎ 汪道玉
語文新課標 2011 版公布已經(jīng)六年。但我們真的讀懂了、去做了?探討小學語文發(fā)展的新趨向,相關論點可謂仁智互見。
近些年來,中小學語文教學研究與實踐界最熱的詞恐怕是“語文核心素養(yǎng)”。關注語文核心素養(yǎng)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亮點。2011 年版語文新課標在談到“語文素養(yǎng)”時,較之 2001 年版存在很大補充——“語文課程應激發(fā)和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適應實際生活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語文課程還應通過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進學生和諧地發(fā)展,使他們提高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鄙鲜霰磉_尚未涉及“核心素養(yǎng)”。2014 年頒布《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明確提出要“研究制訂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體系和學業(yè)質量標準”,以及“依據(jù)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體系,進一步明確各學段、各學科具體的育人目標和任務,完善高校和中小學課程教學有關標準”。中小學各學科圍繞“學科核心素養(yǎng)”,修訂學科課程標準。由此,“核心素養(yǎng)”更大程度上進入大眾的視野。
“核心素養(yǎng)”(即“關鍵能力”)是 1997 年經(jīng)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OECD)成員國啟動國際學生評價項目(PISA)中提及的概念。在PISA的測評框架中首先提出“素養(yǎng)”概念,即“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分析、推理和進行有效溝通,解決和解釋各種不同情境中問題的能力”——上述概念指導了PISA測評內(nèi)容的制定。
那么,何謂語文素養(yǎng)?語文核心素養(yǎng)?全國小語會會長崔巒老師認為,語文素養(yǎng)是一種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yǎng),其要素包括語文知識、語言積累、語文能力、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以及思維能力、人文素養(yǎng)等。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吳永軍教授認為,語文素養(yǎng)指的是學生在日積月累中所獲得的語文方面的綜合水平?!叭辗e月累”是指經(jīng)過長期修煉與積累形成的,那種短期的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無濟于事(尤其是大量練習卷式操練)。“綜合水平”是指一個復合體或綜合體,它不單純指能力,包含多種元素,即綜合素質,是學生在積極語言實踐中積累與建構,并在真實語言情境中表現(xiàn)出的語言運用方式及其品質。《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指出,“核心素養(yǎng)”是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所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那么,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又如何界定?目前沒有權威性論述。高中語文課標關于“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界定:語文素養(yǎng)的核心要素和關鍵內(nèi)容,主要包括“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傳承與理解”等方面。
由北京師范大學林崇德教授掛帥、歷時 3 年研討撰述的《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以科學性、時代性和民族性為基本原則,以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為核心,將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fā)展、社會參與等方面,綜合表現(xiàn)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chuàng)新等“六大”素養(yǎng),具體細化為十八個基本要點。
美國教育專家認為,21 世紀的人應當具備如下方面的能力——批判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創(chuàng)造性和創(chuàng)新能力、交流和合作能力。加州教育學者以及中小學校長、老師津津樂道“四C”:Creativity—創(chuàng)造性、Critical—批判性思維、Com mu n icat ion—溝通能力、Cooperation—合作能力。若用著名學者斯坦福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琳達·達林—哈蒙德(奧巴馬總統(tǒng)的教育顧問)的話,“當今世界,教育者們都在應對全球性的變化,使得教授學生以下內(nèi)容變得尤為重要:批判性地思考,獲取信息,解決問題,反思和改進自己的工作,以及創(chuàng)造新的想法、產(chǎn)品和解決方案”。根據(jù)歐美國家、PISA考試對語言素養(yǎng)的要求,以及我國學界關于語文素養(yǎng)的理解,語文核心素養(yǎng)最值得提情感、思維和能力等方面,即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批判性思維(語文工具性的主要體現(xiàn))、問題解決能力(收集、處理信息以利解決問題)。以“批判性思維”為例,它是西方社會特別注重的方面,但又是我國學生特別奇缺、需要的東西。從詞源上來講,“批判性思維”暗示發(fā)展“基于標準的有辨識能力的判斷”,“批判是對已有的各種觀點接受之前必須進行的審查和質疑”,據(jù)此應當具有如下品質:獨立思考,懷疑批判,不盲從;能夠自由表達觀點,但要有合乎邏輯論證(有推理、有證據(jù));可以承擔相應社會責任。
許多學者都強調(diào)“批判性思維”,比如陳寅恪在 1929 年所作的王國維紀念碑銘中,首先提出以“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為追求的學術精神與價值取向。2016“兩岸三地”語文教育發(fā)展論壇——《中國語文教育上海共識》提出,獨立之人格、批判之精神應當成為語文教育的根本追求。西方教育歷來都重視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yǎng),可以從《灰姑娘》教學中看出美國教師的關注點。第一個問題:這個故事里面你最喜歡誰,最不喜歡誰?為什么?第二個問題:假如你是灰姑娘的后媽,你會愿意灰姑娘參加王子的舞會嗎?記著,一定要老實地回答喲。最后一個問題:這個故事里你們有沒有讀出來一些不合理的地方?當前,“批判性思維”顯得彌足珍貴。澳洲悉尼大學商學院商學碩士課程有大批中國留學生學習,在1200 多名參加該課程核心科目“商業(yè)的批判性思維”考試的學生中,竟有 400 多人不合格,中國留學生占八成,引起國內(nèi)外媒體的關注。悉尼大學商學院主管教育的副院長約翰·謝爾茲(John Shields)認為,上述核心課程特別注重“批判性思維”,包括中國的部分外國學生的學習方式相對被動,同時還存在英語水平欠佳導致的原因,即“中國大陸的主要學習模式是被動學習,而不是批判性學習和主動學習”。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 年版)》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應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不僅明確界定“語文課程”,而且提出近些年來語文教學的重要轉變,即“語用”成為語文教學的核心。重新重視“語用”,除了新課標的法理依據(jù)之外,與“真語文”討論以及語文教學的轉向存在一定的關系。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曾在不同場合提到我國“假語文”教育的問題:“一個共同的特征或者說普遍的毛病是假。假的特征是,大的方面說如教師拙劣或水平不高的自我表演啦,設計無數(shù)個坑,勾著學生往里跳啦,空洞和貼標簽似的升華以及老師不著調(diào)的語言等。小的方面說,PPT和各種聲光設備,讓人眼花繚亂啦,課堂上隨意指點學生、老師奔來跑去、呼風喚雨的抽風狀啦,以及讓學生朗誦腔十足的誦讀和老師堆起來的假笑等,這都是假語文課,不是真語文課?!蓖跣衩髟谠u價一位年輕女教師的示范課《斑羚飛渡》時指出,“老師無節(jié)制地放縱情感,什么老羚羊的無私奉獻呀,勇敢付出呀,偉大與崇高譜寫動人之歌云云,在音樂和畫面的烘托下,鬧極。這就是當下時髦而虛偽的語文課。這真的是一堂‘假語文’課!”2012 年 11 月底,由教育部、語文出版社和福建省泉州市教育局主辦的全國小學語文聯(lián)合教學研討活動在福建省泉州市舉行,王旭明倡議“要本本色色教語文,認認真真教語文,使語文回歸本真狀態(tài)”。在會議期間,《語言文字報》《語文建設》雜志聯(lián)合全國 14 省市 32 所學校發(fā)布《聚龍宣言》,宣言倡議“教師要真講、學生要真學、評價者要真評,在本真語文的旗幟下,教真語文,教實語文,教好語文?!庇纱耍浴罢嬲Z文”為口號的大討論正式啟動。于是,語文課是“教課文”還是“教語文”?“用課文教語文”的理念漸成許多語文教師的共識。
那么,什么是“語用”呢?簡單地來講,就是“語言文字運用”?!罢Z用教學”就是師生在使用語言進行交際的動態(tài)過程中發(fā)展學生在具體語境中理解與運用語言的素養(yǎng)。“語用教學”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20 世紀 30 年代美國學者C.W.莫里斯提出,語言有“語符、語義、語用”三維。20 世紀 60 年代語言學家喬姆斯基提出語言能力和語言運用概念,認為前者指內(nèi)化了的語言規(guī)則體系;后者指人對語言的使用。上述觀點對當代世界語言教育產(chǎn)生深遠影響。語言最主要的功能是交流,交流能力是“語用”能力的核心。因此,“語用教學”應當成為語文教學的核心。
“語用教學”提倡對以往以“思想內(nèi)容、語言知識(形式)”為主體的語文教學進行重構,立足言語行為,在多維互動中發(fā)展學生的語言運用素養(yǎng),追求“言語理解與言語表達相統(tǒng)一”的學習過程。若從語言教學角度來看,語文教學包括語言意義教學、語言形式教學、語言運用教學等層面。由上可見,語文教育的重心正經(jīng)歷從語符、語義教學即語言能力教學,向語用能力教學的轉變。因此,語文課堂教學結構必須變革,由此提出基于“語用”的“三位一體”結構。
在上述“三位一體”的課堂教學結構中,三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支撐,各有各的功能。語義教學的功能之一是培養(yǎng)學生“解碼”能力,即“讀懂”課文說了什么,這是“語用”的基礎;語義教學的功能之二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這是語文工具性的重要方面;語義教學的功能之三是“道”的獲得,著眼于學生的精神成長。“語形”教學的主要功能:一是讓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的表達效果及表達方法,從而向“語用”轉化奠定言語基礎;二是讓學生體驗漢語言的獨特魅力;三是促進學生積累。
在“識字寫字”教學建議部分,2011 版語文課標增加如下內(nèi)容:“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也是貫串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nèi)容?!鄙鲜霰磉_闡明:識字寫字教學不僅是低年級的必備內(nèi)容,也是整個小學和初中階段的重要內(nèi)容,在高年級淡化識字寫字教學的現(xiàn)象不符合語文課標要求。
2011 版語文課標還指出,“按照規(guī)范要求認真寫好漢字是教學的基本要求,練字的過程也是學生性情、態(tài)度、審美趣味養(yǎng)成的過程。每個學段都要指導學生寫好漢字。要求學生寫字姿勢正確,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提高書寫質量。第一、二、三學段,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 分鐘,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要在日常書寫中增強練字意識,講究練字效果?!边@樣,每天語文課堂必須安排上述選項,這在近些年的課堂教學大賽中已有反映,體現(xiàn)出對“識字寫字”教學的重視,也是對當前語文教學以及生活中運用語文所出現(xiàn)偏差的糾正。
《課標編寫組說明》指出,根據(jù)近些年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中小學的識字寫字教學還存在明顯欠缺,事實上不少高學歷的成人也都普遍存在嚴重的書寫問題。修訂工作組認為,中小學的寫字教育要大力加強。社會各界也強烈呼吁,要求進一步采取措施,加強識字寫字教學。在國家語委和專家組的支持下,又推出《識字寫字教學基本字表》和《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常用字表》?!蹲R字寫字教學基本字表》的作用:讓學生在初級階段熟練掌握 300個“基本字”。選出的高頻字里包含漢字的各種筆畫類型和基本間架結構類型,學生多花一些工夫認識、體會,并且練好這些字之后,學習其他的字可以少花時間和力氣,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閱讀教學存在許多新主張和新探索,比如“主題教學”、“群文閱讀”、“組塊教學”等。在閱讀教學探索方面,“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無疑是嶄新的“奇葩”。2011版語文課標在“第三學段(5—6年級)”之“(二)閱讀”之“5”指出,“閱讀敘事性作品……閱讀說明性文章……閱讀簡單的非連續(xù)性文本,能從圖文等組合材料中找出有價值的信息?!庇纱?,“非連續(xù)性文本”(類似高中語文的“實用性閱讀”)成為閱讀教學所需要解決的新問題。
何謂“非連續(xù)性文本”?普遍認為,是以數(shù)據(jù)表格、圖解文字、調(diào)查報告之圖表、憑證單、使用說明書、地圖、廣告、公告、目錄、索引、列車時刻表等為基本內(nèi)容的文本。它不同于傳統(tǒng)語文教科書上的“文學性文本”?!胺沁B續(xù)性文本”受到重視,源于 PISA 測試中相關文本的閱讀。PISA 從五個角度測量讀者對文本的理解:檢索信息、形成概要的理解、闡釋文本、反思和評價文本內(nèi)容、反思和評價文本形式。在分析 PISA 閱讀素養(yǎng)分量表中發(fā)現(xiàn),我國學生在文本閱讀中比較善于閱讀小說、散文等連續(xù)文本,但在閱讀圖表、表格、清單等“非連續(xù)文本”上表現(xiàn)得相對薄弱。因此,如何在平時教學中強化“非連續(xù)性文本”教學,就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就全國范圍來說,各類版本的小學語文教材的文本形式基本上是連續(xù)性文本(文學作品),基本上沒有出現(xiàn)過真正意義上的“非連續(xù)性文本”的課文。但仔細研究教材之后又發(fā)現(xiàn),其實“非連續(xù)文本”滲透在教材的各方面,比如目錄、課文插圖、課文后習題、單元練習、綜合性學習等,即它們早已存在,只是我們平時很不重視。不僅在語文教科書中,數(shù)學、英語、品德、科學、美術等教科書中也都存在較多“非連續(xù)性文本”,各類圖表、說明、注釋隨處可見,都為相關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
另外,習作教學從“教”到“學”的轉變、語文的“情境性學習”、語文教學主張的異彩紛呈、語文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等,都是當前小學語文的發(fā)展趨向,值得認真研究。
G420
B
1673-9949(2017)10-0046-04
(作者:安徽省合肥市琥珀小學副校長)
[責任編輯:嚴加紅]